《小学低年级绘本阅读策略的研究》结题报告
(2014-06-10 16:00:05)
标签:
情感 |
分类: 课题研究 |
立项号 |
2013XKT-XXYW130 |
课题名称 |
小学低年级学生绘本阅读策略的研究 |
|||||||||||||||
负责人 |
尤苗 |
工作单位 |
西安市碑林区大学南路小学 |
|||||||||||||||
博客网址 |
http://blog.sina.com.cn/u/2112483730 |
完成时间 |
2014年5月 |
|||||||||||||||
成果主件名称 |
小学低年级学生绘本阅读策略的研究 |
|||||||||||||||||
课题成果附件 |
(课题成果附件形式包括论文、教育叙事、随笔、教学设计、活动图片、教育案例、调研报告等) |
|||||||||||||||||
序号 |
成果名称 |
成果 形式 |
应用发表情况(打“√”) |
|||||||||||||||
博文 发表 |
刊物 发表 |
会议 交流 |
教学 应用 |
|||||||||||||||
1 |
小学低年级学生绘本阅读策略的研究 |
开题 中期 结题报告 |
√ |
|
|
|
||||||||||||
2 |
《蓬蓬头教授的万灵药》《城里最漂亮的巨人》 《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最强大的勇士》 《母亲节的惊喜》《不要告状,除非是大事》等课堂朗读实录 |
课堂实录 |
√ |
|
|
|
||||||||||||
3 |
家长关于学生阅读的看法 |
随笔 |
|
|
|
|
||||||||||||
4 |
学生课外阅读调查表 |
问卷调查 |
√ |
|
|
|
||||||||||||
5 |
绘本,一个缤纷的小世界 |
论文 讲座 |
|
|
|
|
||||||||||||
6 |
《我为你笨拙的爱而感动》 |
随笔 |
|
|
|
|
||||||||||||
7 |
学生写话 |
随笔 |
|
|
|
|
||||||||||||
8 |
《每天都是星期三》绘本综合实践 |
照片 |
|
|
|
√ |
||||||||||||
9 |
《自己种种看》综合实践 |
照片 |
|
|
|
√ |
||||||||||||
结题报告关键词 |
绘本阅读、背景、依据、目标、方法、过程与步骤、结果与成效 |
|||||||||||||||||
结题报告摘要 |
课题结题报告的中心是关于小学低年级绘本阅读策略的研究,探讨绘本阅读的重要性和方法途径。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一、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及界定;二、课题研究的理论、实践基础及研究意义;三、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步骤及过程;四、研究结果与成效;五、还存在的一些问题及改进措施 |
|||||||||||||||||
结 题 报 告 |
一、 新课程改革正在进行和实践之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是每一位语文老师关注的热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 研究者们发现,3—8岁是人的阅读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如果在这个时期,能够培养幼儿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自主阅读的能力,对幼儿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将产生重要的积极地影响。 而绘本作为早期阅读的一种重要读物,在发达国家早已成为家庭的首选儿童读物,也是孩子接触最早的文学作品形式。国际公认:“绘本是最适合幼儿阅读的图书”。 它的表达形式多样、物象形态生动、色彩鲜明协调,具有文学性、生活性、教育性、情趣性等特点,让幼儿在绘本阅读中喜欢阅读,学会阅读,陶醉于阅读。 基于此,作为低年级教师我们要以绘本为载体,想方设法调动低年级学生的生活积累,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培养学生的阅读品味和兴趣。 二、理论依据及意义(研究的理论、实践依据。) (一)理论依据: 2.儿童心理发展理论: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视觉是儿童感知事物的最直接方式,绘本以“图”为主,主要诉诸于视觉的媒介形式,同时又是视觉和听觉的完美结合,所以,绘本符合幼儿的感知认识和思维特点,在促进幼儿情感、认知、能力等发展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二)实践依据: 纵观我们的绘本阅读教学,许多教育工作者都在努力的进行着实践与创新,落实着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是在实际的实践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绘本的选择不科学,使得孩子对绘本失去了阅读兴趣;教学方式传统单一,教师的主导行为过分压制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得教学过程平淡乏味;过于注重文字阅读而忽略了对图画欣赏。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进行绘本阅读策略和方法上的探讨和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使绘本阅读符合低年级学生特点。 可见,只有探究合理有效的绘本阅读策略,才能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使学生在“悦”读中快乐健康地成长。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步骤及过程 (一)研究目标: 1通过谈话、观察、调查问卷的方式,根据学生特点,推荐内容合适的绘本给孩子。 2读图时代,探索绘本与其他带图的书本质的区别,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可操作的绘本阅读教学策略。 3通过各种形式的绘本阅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培养孩子享受阅读、热爱语文的积极情感。 4通过课题的研究,在低段能形成良好的学习阅读氛围,打造书香班级。 (二)研究内容: 2.分析本班学生读物选择的特点,成因,结合学生心理特点为学生推荐合适的绘本,并在课堂中进行绘本教学,提高学生阅读品味。 3.优秀绘本的选择,为学生和家长推荐优秀绘本。 4.每周在课内进行一次绘本阅读欣赏课,培养学生的阅读品味,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绘本阅读策略 。 (三)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阅读彭懿所著《图画书——阅读与经典》了解优秀绘本的特点,加深对所持绘本的解读;阅读薛瑞萍所著《心平气和的一年级》,了解其绘本指导的案例,与实际相结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调查研究法。在问卷调查,班级群讨论的基础上,了解学生的阅读现状,从而因势利导选择适合本班学生的绘本进行阅读指导。 3.行动研究法。不断实践,不断修正,不断完善绘本阅读指导方法、策略,从而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绘本阅读框架与思路。 (四)研究步骤及过程: 本课题分三个阶段进行 1.准备阶段(2013年5月至2013年9月),搜集相关的资料,初步把握课题的基本内涵及意义,做好课题的设计申报工作。 2.研究阶段(2013年9月至2014年4月),根据课题的设计方案,对课题研究的各项内容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探索与研究,总结、积累相关的研究成果资料,不断完善整个研究的内涵及体系,并对此形成阶段性总结报告 3.总结阶段(2014年4月至2014年5月),反思、总结整个研究过程,整体建构研究的成果框架,形成课题研究总报告,并申请和组织课题结题工作。 四、研究结果与成效 (一)学生方面 1.阅读品味有所提高。过去常见学生拿着《植物大战僵尸》等读物,现在,学生的选择更加多元,常常三五一群翻阅着《爷爷一定有办法》,《每天都是星期三》等绘本,对于其中有趣的图案指指点点。 2.阅读理解有所加深。例如,在共同赏析了《猫》后,学生王顺浩说小猫之所以变得勇敢是因为爱的力量,郭佳蓉对其中的以红黑为主的色调谈出了“那给人一种刀山火海的可怕的感觉”;在共同赏析了《爷爷一定有办法》后,学生联系实际上谈自己的亲人,从中体会到亲人朴实的行为则是对自己最真挚的爱。 (二)教师方面 1.思维方式有所改变。绘本故事简单却贴近生活,引人深思。例如《想吃苹果的鼠小弟》中,鼠小弟想吃挂在树上的苹果,然而,因为个头矮小无法实现,犀牛、长颈鹿、大象等动物通过身材优势都得到了一个苹果,这使得鼠小弟越发孤单自卑,最后可爱的海豚将鼠小弟当成皮球高高顶起使得鼠小弟如愿以偿——这个故事文字极少,白净的纸上除了苹果是红色之外其余都是素描,然而这个故事结尾却让我在淡淡一笑中体会到:每个学生都是鼠小弟,他要的不是指责、冷遇,而是热忱不伤自尊的帮助。 2.教学理念有所更新。绘本《安的种子》中安的那一份平和的心境,宛如一潭清澈平静的水,是多么难得。他感激地把种子装进小布袋,挂在胸前,从容地去买东西,扫雪,做斋饭,挑水,悠悠然去散步。他告诉我,要满怀希望,有所追求,但一定要淡定,顺其自然。同时,享受生活的过程,享受那些平凡琐碎的小事,享受等待。看完这个故事,我再去反思我们的教育,如果我们的孩子是我们所拥有的一棵种子,做为教师,要做的唯有尊重、爱护、等待。 3.科研能力有所提高。一是在对学生进行绘本阅读教学后,我逐渐明白绘本阅读并非一般课文教学,应注重图文结合,同时启发学生想象。二是在研究过程以及与家长的交流中真切地感受到了小课题的研究层次。 (三)初步形成的绘本阅读步骤: 1.读封面(包括腰封)。无论什么书,封面都是最先映入读者眼帘的,而在阅读前让孩子发现发现作者名,译者名,出版社名,主人公等都有助于孩子对绘本的理解。例如《大嗓门妈妈》的封面上有一幅一只大企鹅拉着一只挣扎着的小企鹅的的画面,学生看到这幅画面后就会想象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这又是一只怎样的企鹅妈妈呢?由封面中的图画猜想故事,使整堂课弥漫想象的色彩。 2..读环衬。环衬是封面与书芯之间的一张衬纸,很多绘本的环衬上也画有图画,绘本的环衬不但与正文的故事息息相关,有时还会提升主题。例如《爷爷一定有办法》环衬是那条神奇的毯子,上面布满了闪烁的星星。《疯狂的猫咪》环衬是蜡笔画的猫和狮子,提示着二者戏剧性的关系。 3.读正文。每一个孩子都是读图画的天才,只要故事在图画上表现出来,那么孩子的眼睛就会发现它们。他们能发现画家没有发现的破绽,能读出成人料想不到的意思。在绘本阅读的过程中我尊重每个孩子的不同感受,积极鼓励孩子边发现边猜想后面将要发生的事,鼓励他们将自己比拟成故事中的角色让孩子也自然地融入到故事中去。(如《遇见圣诞熊》学生发现小熊妹妹所写的超长的圣诞礼物清单;《大卫,不可以》中,大卫所看到的天上的云的形态;《爷爷一定有办法》中每一页底下老鼠一家生活的变化。学生一边读文,一边赏图,让思绪随着图文驰骋千里,上天入地。 4.读封底。 合上一本绘本时,绘本的故事就已经讲完了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因为有的绘本,就是把故事的结尾延续到了封底上,为孩子们想象留下了空间。因此绘本的封底不容错过。封底很有“看头”——大部分与封面相呼应,有的甚至需要与封面连在一起欣赏讨论,有的则是故事的结尾与延续。如《大嗓门妈妈》中,妈妈与儿子相依回家的场景与封面形成了对比。 五、研究成果形式 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 经过近一年的努力,可以说本班学生已有了初步的绘本阅读兴趣,并能在丰富的图画和温润的文字中感受阅读的魅力。但是仍存在一定的问题: 1.绘本内容选择较单一。我在选择绘本内容时,人文关怀和儿童情绪管理方面较多,然而自然科学较少。 2.课内影响大,而课外影响小。在每周一次的绘本交流课上,学生参与程度高,参与人数多,阅读兴趣浓厚。然而在课外,仍有部分学生不能主动看书,不能被书籍中的情节所吸引。因此,对于绘本阅读,除了每周一次的课堂引领,更要给予学生时间,让学生互相推荐,互相讲述。让学生之间互相影响,共同促进,共同提高。 3.实施绘本阅读策略研究的目的是使学生爱上阅读,而不仅仅是爱上绘本阅读,从这个出发点来看,我们任重而道远。因此,绘本阅读应与其它各种类型的阅读相结合,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
|||||||||||||||||
课题组成员名单(不超过五人) |
||||||||||||||||||
序号 |
姓名 |
性别 |
年龄 |
职称 |
职务 |
在研究中承担任务 |
||||||||||||
1 |
尤苗 |
女 |
34 |
小学语文一级 |
教师 |
组长 |
||||||||||||
市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指导专家组审查意见 |
(指导专家签章)
|
|||||||||||||||||
市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评审专家组评审意见 |
(专家组长签章)
|
|||||||||||||||||
市基础教育科研领导小组办公室 审查意见 |
(单位盖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