髹漆——“人间国宝”大西勋的世界

分类: 学术视域 |
http://www.nippon.com/cn/files/i00003cn_ph01_thumb.jpg
1 髹漆
“髹漆”一词或许听起来比较陌生,它是“刷漆、上漆、涂漆”的意思。“髹”字的上半部分表示以女性头发为材料做成的漆刷,下半部分则有让漆休息、干燥的意思。这是我对这个字的理解。
http://www.nippon.com/ja/files/i00003_ph02_thumb.jpg
2 大西勋的工作室
这里是用刨子刨“曲轮”的地方。这种工作通常在烛光下进行。因为在烛光的映照下可以清晰地看见木胎表面凹凸的阴影。而且不可思议的是,即使在烛光下长时间工作,眼睛也不会感觉疲劳。
http://www.nippon.com/ja/files/i00003_ph04_thumb.jpg
3-4 “曲轮”木胎漆盘 2010年
这个作品主要是想表现从春到夏不断变化的绿色。通过朱色和黑色的搭配,烘托出日渐浓郁苍翠的群山。
http://www.nippon.com/ja/files/i00003_ph05_thumb.jpg
5 100个“曲轮”
用直径3厘米到50厘米不等的100个“曲轮”组合出作品。木材会因湿度和温度的不同而伸缩,所以无法忠实反映设计图的要求。为了让这些“曲轮”环环紧扣,细微调整必不可缺。
6 由100个“曲轮”组合出器皿的形状
将“曲轮”分毫不差地环环紧紧扣成形。为什么要做如此繁复的工作呢?这是为了让木材呼吸,让它存活几百年。当然,胎体也可用旋床加工成形,不过由于木材的特性,时间一长,很容易顺着木纹横向伸,或是变形成椭圆,或是出现裂缝,以致开裂。但如果采用“曲轮”方式,那么上漆后的器皿即使拿到不同温度和湿度的外国去也不容易损坏。所以,如果想大量生产的话可用旋床加工,但如果要长久保存,那就得用“曲轮”了。
http://www.nippon.com/ja/files/i00003_ph08_thumb.jpg
7-8 “曲轮”木胎漆盆 2009年
这是我以铁炭炉中烧得通红的木碳为意想而制作的作品。我出生在煤矿区,那里出产优质的无铅炭。无铅炭的黑
色不是漆黑,而是有点烟熏的黑,但愿我准确地表现出了那种黑色……。
9 贴布
给上了漆的“曲轮”裱褙一层麻布。关键是要将布纹斜着贴在木纹上。这是因为要给木材有一定程度的伸缩余
地。如果布纹与木纹平行,只能听任木材伸展,收缩时就不好办了。如果斜着贴上去,那么既可应对木材的伸
缩,又能保持一定的强度。正仓院的皇室珍藏品也是采用这种裱褙方式的。古代人的智慧真是令人敬畏啊!
http://www.nippon.com/ja/files/i00003_ph10_thumb.jpg
10 贴布
在贴好的布上涂漆。除贴布外,给“曲轮”上漆时,也像这样用十字板撑起“曲轮”,拿着十字板作业。这样
可以边旋转边涂漆,最重要的是手不会碰到上了漆的地方。
http://www.nippon.com/ja/files/i00003_ph11_thumb.jpg
11 用油桐木炭打磨
最近多数人都用砂纸进行打磨作业,不过我还是钟情于使用静冈县产的油桐木炭。髹漆、烘干、磨光,不断反
复这一作业过程,最终作出美丽的漆面。
http://www.nippon.com/ja/files/i00003_ph13_thumb.jpg
12-13 “曲轮”木胎“黑溜”(※6)高脚漆盘 2003年
这件作品表现的是夜空中的繁星。创作时我一直在思索夜空究竟是怎样的一种漆黑。这件作品有脚,它也
是由“曲轮”的叠加而成的。所谓“溜”,就是在末道工序中在漆器上罩涂一层透明度很高的精制漆。罩
漆之后底漆的黑色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显深沉和含蓄,形成一种妙不可言的黑色,光洁而润泽。
14 生漆
漆液是取自漆树的乳白色树脂,由采漆工割开漆树树皮,采集从中渗出的树脂而得。树脂十分珍贵,一棵
漆木的采集量仅有150克。日本使用的漆99%产自中国,不过我用的是茨城县大子产的漆。我请做采漆工的朋
友采来生漆,自己提炼,然后再加入颜料制成喜欢的颜色。这种漆是在盛夏时节采集的,叫“盛漆”,是
罩涂时使用的。
http://www.nippon.com/ja/files/i00003_ph17_thumb.jpg
16-17 “曲轮”木胎漆盘 2010年
这件作品表现了冬天的猎户座,是我回忆儿时仰望夜空的情景而创作的。外侧表示新月,为了突显出这一部位,我通过调节“曲轮”的高低差,提高了月牙弧形部分的高度。
http://www.nippon.com/ja/files/i00003_ph18_thumb.jpg
18 髹涂罩漆
髹涂罩漆,一气呵成,因为漆是最忌尘埃的。我的工作室所在的筑西市不能算是髹漆的理想场所。髹
漆的最佳之处,是终年气候湿润的地方。例如轮岛涂(石川县)、津轻涂(青森县),会津涂(福岛县)等漆器产地。那里湿度高,灰尘相应就少。
http://www.nippon.com/ja/files/i00003_ph19_thumb.jpg
19 漆刷
漆刷上用的是女性的头发,用木板夹住后制作而成。据说以前用“海女”(※7)的头发制作的漆刷,发毛比较坚韧,是最好的。
http://www.nippon.com/ja/files/i00003_ph21_thumb.jpg
20-21 “曲轮”木胎漆盆 2008年
为表现梯田,我选择了椭圆形。制作椭圆“曲轮”十分困难,进行了无数次细微调节后才做成了现在的形状。硕果累累的秋天是我想表现的季节感。
http://www.nippon.com/ja/files/i00003_ph22_thumb.jpg
22 髹涂罩漆
我入门漆匠这一行比较晚,所以髹漆不是我的强项,比我技艺高超的大有人在。所以我抛弃了所谓的小
聪明,专心致志于髹漆和打磨,并反复练习。只有脚踏实地,肯于下功夫,才能让漆焕发出自然的光彩。
http://www.nippon.com/ja/files/i00003_ph23_thumb.jpg
23 木工道具
这是调节或修整“曲轮”用的小刨子和小刀。为了让“曲轮”咬合严密,需要微调,需要有用途各异的不同道具。
http://www.nippon.com/ja/files/i00003_ph24_thumb.jpg
24 髹漆作业间
右侧的房间是漆室,是为防尘、保温和保湿而专设的房间。没有湿气的话,漆是不会干的。漆干燥的最佳环境是湿度75%,温度20度至25度。在这里放置7至8小时,诱发出漆的光泽。
http://www.nippon.com/ja/files/i00003_ph25_thumb.jpg
25 “曲轮”木胎罩朱髹漆盆 1990年
漆盆边缘的8个小孔代表北斗七星和仰望星辰的自己。这也是采用了罩明装饰工艺的作品。20多年的岁月,令漆盆的朱色越发娇艳。这款漆色可以说是与时间共同完成的。
(※6)^ 漆器罩明装饰技法的一种,在黑色底漆上罩涂一层透明漆
(※7)^ “海女”是指在日本近海,以潜水方式捕鱼以及采集鲍鱼的妇女,一种日本非常传统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