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僧渡江
(2012-07-24 15:30:14)
标签:
杂谈 |
分类: 古诗文 |
两僧渡江
僧法一、宋杲,自东都避乱渡江,各携一笠。杲笠中有黄金钗,每自检视。一伺知之,杲起登厕,一亟探钗掷江中。杲还,亡钗,不敢言而色变。一叱之曰:“与汝共学,了生死大事,乃眷眷此物耶?我适已为汝投江流矣。”杲展坐具作礼而行。
【注释】
法一、宋杲:两个和尚的法号。
东都:指洛阳。
笠:竹制的遮阳挡雨的帽子。
了:明白。
眷眷:留恋,顾恋。
坐具:行李,原指僧人卧具,后作礼拜之具。
【译文】
和尚法一和宗杲从洛阳躲避战火渡过长江,他们每个人携带一个斗笠。宗杲的斗笠中有一枚黄金的钗子,常常自己检查看。法一窥探了解了这个情况,在宗杲起身上厕所的时候,法一急忙找出金钗扔到江中。宗杲回来,发现丢失了金钗,吓得不敢说话但脸色大变。法一呵斥他说:“我和你一起学习,是为了明白生死大事,你却还一心想着这东西啊?我刚才已经为你把它扔到江里了。”宗杲打开做礼的道具,一边做着礼一边前行。
【文言知识】
释“适”。“适”是个多义词。上文“我适已为汝投之江流矣”中的“适”,指“刚才”,句意为“我刚才已经替你将它扔到江中去了”。又,“适旦即发”,意为“刚天亮就起程”。它又指“恰巧”,如“出门适暴雨,遂止”,意为“出门恰巧遇上突然下雨,就停止赶路”。
【阅读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