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http://ww1/large/7dd6df5fjw1eya3dvpxztj20ku0fmaaz.jpg今天在横山书院聆听湛如法师讲解《金刚经》与《唯识学》。
实话实说,个人感觉非常累。
累的原因有三:一是听者根性不够。《金刚经》为上等根性者说,为顿教以心印心者说。二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空,是最上乘。行入可证得,但理入不可得。三是湛如法师博大精深,旁征博引,意趣甚深。我等没有多少佛教基础的人追不上。尤其是唯识学,一看到树状图就晕倒了。
妄谈两句,空。
空是缘起性空的空。
换成大白话,我是从这几个角度去理解空的:
第一,要理解缘起。世间均没有造物主。万事万物,均是由一定条件、一定物质的因缘和合而生。
第二,缘起,即无我。生者必死,有生就有灭。“我”只是一个假名,是一个过程中的假名。
第三,缘起,即无常。因为“我”是一个过程,每时每刻都在流转。流转或流变,即是无常。
第四,无常,不仅是人无我,亦是法无我。“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金刚经》)
第五,不仅是我空,更不仅是法空,而且,空亦是空。“莫闻吾说空便即著空。第一莫著空。若空心静坐,即著无记空。”(《坛经》)
第六,自性真空。“诸佛刹土。尽同虚空。世人妙性本空。无有一法可得。自性真空。亦复如是。”(《坛经》)
第七,缘起是有善恶的。比如“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性空是无善恶的。
第八,缘起是自性空,但缘起的法则不空。“万法皆空,因果不空。”“佛国刹土,尽同虚空。”但“有生就有灭,不生就不灭”,不空。
第九,无住生心。这颗心,不要执着有,不要执着空,不要执着有与空,不要执着非有非空,不要执着非非有非非空。
第十,空,是最上乘。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实证的境界,都是无法言说的。
真空亦是妙有。
真空不异假有。
实话实说,个人感觉非常累。
累的原因有三:一是听者根性不够。《金刚经》为上等根性者说,为顿教以心印心者说。二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空,是最上乘。行入可证得,但理入不可得。三是湛如法师博大精深,旁征博引,意趣甚深。我等没有多少佛教基础的人追不上。尤其是唯识学,一看到树状图就晕倒了。
妄谈两句,空。
空是缘起性空的空。
换成大白话,我是从这几个角度去理解空的:
第一,要理解缘起。世间均没有造物主。万事万物,均是由一定条件、一定物质的因缘和合而生。
第二,缘起,即无我。生者必死,有生就有灭。“我”只是一个假名,是一个过程中的假名。
第三,缘起,即无常。因为“我”是一个过程,每时每刻都在流转。流转或流变,即是无常。
第四,无常,不仅是人无我,亦是法无我。“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金刚经》)
第五,不仅是我空,更不仅是法空,而且,空亦是空。“莫闻吾说空便即著空。第一莫著空。若空心静坐,即著无记空。”(《坛经》)
第六,自性真空。“诸佛刹土。尽同虚空。世人妙性本空。无有一法可得。自性真空。亦复如是。”(《坛经》)
第七,缘起是有善恶的。比如“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性空是无善恶的。
第八,缘起是自性空,但缘起的法则不空。“万法皆空,因果不空。”“佛国刹土,尽同虚空。”但“有生就有灭,不生就不灭”,不空。
第九,无住生心。这颗心,不要执着有,不要执着空,不要执着有与空,不要执着非有非空,不要执着非非有非非空。
第十,空,是最上乘。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实证的境界,都是无法言说的。
真空亦是妙有。
真空不异假有。
前一篇:庄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