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系”这碗水究竟有多深?(一)

(2011-09-16 11:51:35)
标签:

关系

信任

生活体验

商业管理

分类: 商业管理

一、关系最劳力,最累心

 

关系按照大类分为:自我关系、私人关系和公共关系。

所谓自我关系,就是与自己心灵、身体的对话了。

所谓私人关系,通常指人脉关系。

所谓公共关系,通常是指企业在市场营销体系中建立公共信任度的一种管理工具。

 

我们一提到关系,往往第一反应都是负面的。

什么拉关系?跑关系?结党营私,拉帮结派。连主席都说,“党内无派,千奇百怪”。

 

自一出生以来,我们就一直为“关系”所劳力,所累心。通过“关系”上户口、上幼儿园、上小学、上大学、找好工作、拉一个大客户、交接权贵、给家人办事等等。

 

我们总是在求人时的低语陪笑,以及被别人求时的气宇轩昂之间,在切换,在轮回,乐于此道,而身心俱焚。

 

有没有解脱之门呢?

 

二、什么样的“关系”,是我所欲也?

 

中国人讲求一个“势、道、术”。

势是气场、格局。道是公信力、旗帜。术是各种应用技巧。

要解决“关系”心病,首先就要求一个“道”,究竟什么样的“关系”是我所欲也?

 

经过痛苦而长久地思考,终于给“关系”下了一个定义:“关系是良好的共同生活体验”。这里面有三层涵义:

 

一是“共同”。一定要与对方在时间、空间上有交集,有足够的量,累积“共同”。

二是“生活体验”。关系不是“拉”出来或“跑”出来的。而是当事人双方在“共同”的生活和工作中,对双方共同感兴趣的事物、情感进行了相同层次的“生活体验”。既要有这份体验的内在心境,也要有这份体验的外部环境。

三是“良好”。有生活体验,不一定是关系就好。这种例子,比比皆是。这种“良好”,不是简单地投其所好,恐怕是和对方在某一方面有共鸣、有碰撞、有互相启发或者有较高层次的娱乐性、放松程度等。

 

自从创造出来这个符合个人特点的“关系”定义后,我就感觉,“本立而道生”,轻松多了,在“关系”层面大大解脱。不再为应酬而刻意劳力了,不再为求人而刻意累心了。很多“关系”,都进入了一个时空被拉长的内、外部环境中,予以磨合,予以建设性地成长了。

 

仅有“道”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从多个维度、多个层面,反反复复,把“关系”吃透,形成习惯,抛弃“刻意”等人为痕迹,学会自然而然地与人、与社会、与自己进行交往。

 

三、“关系”本质是情感帐户

 

关系是情感帐户,是一种储蓄。那么也就带来一些特点:

 

一是,经常存钱,才会有本金和利息。你对别人不投入,别人也应付你。你是假心假意,别人也如此。你利用别人,别人也利用你。心态一定要端正,不然,在杀了别人猪的同时,也被别人杀了猪。这种事多了去了。

二是,储蓄是推迟的消费。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消费。尤其是商业合作关系,总是迫切希望立刻就出现多赢的合作局面。需要谨慎地处理好储蓄、消费的那个平衡点。很微妙。

三是,那种无欲无求的朋友关系是一辈子的财富,一定要好好珍惜。这种关系往往可欲而不可求。但是,退一步说,把标准降低一些,不因对方说“不”而变质的关系,就是需要好好珍惜的好关系。这种关系在生活中,相对面就宽了一些,相对就更容易建立和维护了。

 

四、两点之间,曲线最短

 

我们从事的是商业工作。客户是我们的上帝。总是有职业冲动,会想着法子去接近客户,开发客户的需求。

 

常常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与某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建立直接的私人情谊。在这一点上,我有一点不成熟的体会:即两点之间,不是直线最短,而是信任成本最低的曲线最短

 

信任是最大的交易成本。没有信任,任何交易都无从谈起。越是经历丰富,越是层级高的商业合作伙伴,戒备心理就越强,越敏感,越不容易认同彼此的文化,越不容易建立信任。

 

因此,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发现信任成本低的新渠道是重中之重,进一步降低现有渠道的信任成本也是重中之重。换个视角,把“信任”做为一种私人人脉工具,加以系统化、科学化,一定事半功倍。

 

别忘了,资源总是在向着效率更高和信任成本更低的地方在自然流动和聚集,需顺势而为。

 

(未完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