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及解决方法

(2011-05-21 22:10:52)
标签:

杂谈

小学生心里问题

小学生教育

分类: 心理分析

有心理学家预言:21世纪,心理疾患将成为人类一大祸害。国内有关机构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所做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有10%~30%的青少年存在着心理问题。心理问题是指人们心理上存在着某些障碍和疾患及由此而产生的不良情绪和行为。只有摸清小学生的心理问题状况,针对小学生的心理表现和行为而及时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才能从本质上促进学生的发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

一、当前小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

⒈自卑情绪

 有这样情绪的同学,在班里抬不起头,上课不敢举手发言,班组活动时独坐一边,同学面前不敢高声说话,见了老师低头走,考试后往往沉浸在自责之中,这种人大多成绩较差,不太合群,精神不振。

⒉自傲心理

 这种同学自以为是,不把别人放在眼里,以为只有自己行,甚至发展到上课不认真听,作业不好好做,这种学生常常是基础比较好,头脑比较灵活,或有一技之长。但往往聪明反被聪明误,结果是自己害了自己。

⒊逆反心理

 俗话说:十个指头不一般齐,一个班集体中的中下生,不象优秀生那样居高临下,心理的痛苦往往不能正常流露出来,或在与老师、同学交流时得到应有的宣泄,而是把一切埋藏在心底,面对自我的孤独无助,面对挫折时的无能为力,面对新群体的优越感丧失等等,他们便会对老师的批评教育产生逆反心理,甚至我行我素,不惜以违犯班规、校纪或恶作剧的形式来引人注目,满足于自我存在的表现欲。

4.疑惧心理

 有些学生因为担心受到或曾经受到人们的严厉指责与嘲笑,往往比较胆小、心虚、敏感、有戒心、有敌意,常常会主观地认为老师轻视自己,厌弃自己,甚至会迫害自己,给自己小鞋穿,对至对真正关心自己的老师也不愿意接近,采取回避、沉默甚至对抗的消极态度。

5.嫉妒心理

 有这种情况的同学,心胸狭窄,往往只把一两个人视为知己,其余的人视为路人。特别对班组中的竞争对手心怀不满,见竞争对手学习挫折则心理高兴,经常在背后议论他人,有的班组甚至以几个尖子学生为首分成几个小群体。

二、解决小学生心理问题的方法

学校是培养人才,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场所。传授知识、发展学生的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体目标。排除小学生认识、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障碍,锻炼他们的意志品质,优化他们知、情、意、行等方面的素质,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品格和健康心理,这是小学教育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针对小学生的心理问题,一要通过各种渠道,及时解决;二要采取措施,积极做好预防工作。

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小学应把心理健康教育当作一项重要的教育任务来抓。心理健康教育应系列化、制度化,有条不紊、持之以恒。心理健康教育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心理咨询。学校应建立心理辅导站。主要是对一些心理偏常的学生进行诊断和鉴别,针对他们的认识、情绪、意志行为、人格、性心理障碍进行疏导、调整和矫正,对学生常见的心理疾患进行必要的治疗,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他们的自我调控能力与环境适应能力。例如,对于患心理问题的同学,要尊重和信任他们,跟他们讲清产生症状的性质、原因和克服的方法,鼓励他们树立信心、战胜困扰。

2)心理辅导专题讲座。可结合形势,针对学生普遍性的问题而进行辅导。心理辅导应系列化,形成制度。讲座要点面结合,以点带面,即既对全体学生进行心理保健、心理卫生方面的专题教育,又对个别学生进行自我解脱教育,帮助他们消除焦虑、压抑、苦闷、烦躁的心理。从形式上看,既可作综合性的专题报告,又可作个案专题讲座。例如,可有步骤地开展“如何从困境中解脱出来、努力学习、挑战未来 等系列专题辅导。

  3)组织开展多项课外活动,寓心理教育于活动中。可通过主题班会、演讲、手抄报、宣传栏、校内广播、闭路电视等形式,向学生普及心理卫生知识;还可通过文艺、体育活动,好人好事活动,郊游,社会调查活动等形式,调节学生紧张的情绪,陶冶学生情操,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