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德国财政健全化的成功让日本自愧弗如

(2014-09-20 10:52:26)
标签:

德国

日本财政

健全化

榜样

笪志刚

分类: 微观评论日本

                              德国财政健全化的成功让日本自愧弗如

                                                  笪志刚

       最近一个话题在国际政界和财经界广为流传。即德国政府率先在发达经济体中走向财政重建成功,有望实现财政的基本平衡,至此2015年德国政府新发行国债很可能为零,实现近半个世纪以来的财政健全化。有数据显示,2014年度德国政府的岁出规模预计达到2965亿欧元,而同年岁入预计达2898亿欧元,两相比较,岁初和岁入基本平衡,德国政府几乎可以板上钉钉地不用再发行新国债。德国政府财务部长朔伊布勒在德联邦议会关于明年度预算案的说明中已表示2015年新增国债预计为零。这也是包括西德时期在内德国时隔46年的新发行国债为零。作为欧盟最大的经济体、三驾马车之首和经济增长的火车头及领头羊,德国一直要求成员国恪守欧盟财政约束实现财政健全化,打铁需要自身硬,德国明年新发行国债为零无疑将为欧盟成员国树立典范,今后督促其他国家的底气自然十足。

      德国的成功之处首先在于其制定了财政均衡的法律,而且规定政府有义务在一定周期内使财政健全化,对财政健全化采取了较为严厉的态度。现在德国的政府债务占GDP比约为70%,同期美日分别为100%和250%,但将政府保有的资产相抵后,德国仅为50%,而美日分别为80%和140%。在发达经济体中德国债务占GDP比例之低较为突出。其次与很多经济体通过削减支出和减少公共支出的紧缩财政实现财政均衡不同,德国走的是一条依靠经济增长增加税收实现财政重建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换言之,经济增长衍生的税收增加是德国财政健全化的源动力。从数据看,德国岁入的90%为税收,满足了政府摆脱借钱过日子的基本前提。最后,德国政府、企业、民众三位一体重视财政重建,全社会对政府推动财政均衡给与配合,实现了政府主张与社会意识的高度统一。
       反观日本,近20年来经济一直处于内需萎缩和走向衰退的边缘,由于没有经济增长提供税收增加的基础,GDP也一直在低位徘徊。同期美欧一些发达经济体的GDP则扩大至1.5倍或2倍。虽然安倍政府意识到了财政健全化对于日本可持续发展和维持经济大国地位的重要和严峻,将消费税由5%提升至8%,但没有经济增长带来企业纳税的增加,单纯依赖增加消费税等从民众口袋里掏钱的被动财政,即使未来将消费税增加至15%,日本也是很难兑现作为国际承诺在2020年实现基础财政收支平衡目标的,没有财政健全化做基础,日本的可持续发展也将成为空中楼阁缺乏实质基础作支撑。

      与德国相对宽松的财政现状不同,日本财政不仅已经进入捉襟见肘的地步,如果从资产负债表的角度,将日本比喻为一家企业的话,日本实际上已经资不抵债濒临破产,所不同的是日本作为国家尚拥有信用基础,但这种信用已经处在严重透支的过程中,随时有可能由于金融体系危机引发政府信用危机。首先从日本负债总额来看,在发达经济体中呈现最为恶化态势。2014年1月日本财务省发布“国家财务文件”,指出2012财年资不抵债局面进一步恶化,负债额度比2011年增加17.7万亿日元,总额接近500万亿日元,基本相当于日本全年GDP水平。截至2013年日本政府负债为1117.2万亿日元,其中827万亿日元为国债,同期政府保有资产为640.2万亿日元,减去资产后的总负债余额为477万亿日元,意味着日本即使将所有政府保有资产处理掉尚有接近一年GDP总额的负债。更何况日本政府保有资产中,除掉养老金体系、地方政府及独立行政法人的借贷、130万亿日元不能说卖就卖的美国国债、港湾和道路等流动性差很难变现的资产,日本政府保有的资产整体变现能力依然很弱。因此,将日本国家比作企业说起已经破产并非夸大其词;其次从日本单个财年政府预算情况看,2014财年日本预算总额为95.88万亿日元,其中税收能够弥补的只有50万亿日元左右,其余的46万亿日元只能靠发行新国债填补窟窿。从增加的预算内容看,退休金和医疗等社会保障费超过30万亿日元,占比达31.8%,其激增一方面凸显了日本少子老龄化的加剧,一方面意味着日本劳动人口减少未来增加税收的难度加大。从9月3日日本财务省要求各省厅上报的2015年预算概算内容看,2015财年的政府预算将突破100万亿日元,达到破天荒的101.68万亿日元,也是日本战后内阁在概算要求额度阶段首次突破100万亿日元。考虑到安倍在新改组内阁后提出的增长战略和地方创生新看点的需要,今后可能随时推出补充预算,因此预计最后预算案总额突破100万亿日元似也无悬念。从概算要求额度看,2015财年厚生劳动省要求最高,社会保障费等合计31.67万亿日元,偿还国债利息和还本费用合计25.8万亿日元,总务省地方财政转移支付费用16.9万亿日元,国土交通省的公共事业支出费6.85万亿日元。上述大型化预算导致各界对日本能否实现财政健全化成为最大悬念。在安倍量化宽松和安倍经济学效果开始显现的关键时期,预计未来日本政府还将加大公共支出,因此,预算的居高不下不会马上退潮;最后,从人均负债水平看,从日本财务省公布数据和媒体报道内容看,日本负债总额不断攀升使日本国民平均负债也是水涨船高,人均高达806万日元。据说整体负债水平已与上个世纪太平洋战争末期日本战败前夜的水平旗鼓相当。与主张日本必须马上减少国债水平的悲观派不同,乐观派认为,日本的负债主要是日本国民持有,整体属于封闭体系,不会引发政府的信用危机,来自国民的借贷最终以政府支出的形式再还留回去并无不妥。但事实是,作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日本经济并非全封闭体系,外向型导向加剧了日本对国际市场的依赖,日本债务的8%是海外投资家持有,如果他们对日本的偿还能力持有异议,在国际金融市场大举抛售的话,无疑将引发日本金融体系动荡,直接引发财政危机,日本金融体系的危机也将会对国际金融市场造成重创,因此不可掉以轻心。

       作为同为二战后起飞成为国际前三甲的庞大经济体,日德既经历了创造东亚和西欧经济奇迹的辉煌,也咀嚼过经济陷入低谷长期萧条的痛苦,同样也都在摸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转型和创新之路,虽然默克尔的隐忍和务实与安倍的高调和大刀阔斧,各有特点和长处,但在财政健全化与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节奏上,德国明显技高一筹,领先一步,似乎让日本自愧弗如,唯有努力追赶才是国家正道,民众福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