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对中日岛争与日俄领土谈判采取不同战略
笪志刚
从2012年4月日本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在美国提出购买钓鱼岛设想,到野田内阁在2012年9月11日完成购岛手续,中日围绕这个6.3平方公里、由五个小岛组成的岛群展开了主权和海洋权益的拉锯战,双方你来我往,反制措施不断,指责调门升高,中日关系陷入了一种政治互信跌入谷底,国民感情陡然恶化、企业经济交流受阻,开打经济战成为选项,甚至军事对抗随时一触即发的危险境地。针对上述纠结,日本指责中国海监、渔政船和飞机侵犯日本领海领空,并以中国军舰火控雷达照射日本、中国渔政船夹击日本渔船为由向国际社会抹黑中国,渲染中国先发制人的军事威胁和鼓噪中国海洋霸权的意图昭然若揭。同样,中国也向国际社会指出中国拥有钓鱼岛主权的不可争辩的历史和法理事实,指责日本跟踪中国舰只和挑衅中国底线的危险与日俱增,中日一旦擦枪走火责任完全在日本。
从安倍去年年末赢得众议院大选组阁执政以来的对华表现看,其对华战略基本以示强和逞强为主,虽然一度出现灵活的对华姿态,但很快又被国际环境变化背景下的强硬姿态取代。梳理一下安倍的对华强硬外交步骤,是否可以这样总结:外交上合纵连横,拉东南亚和南亚国家入伙,以渔业谈判震慑台湾不与大陆联合保钓,形成对中国的地缘和战略包围态势。军事上利用日美安保条约绑架美国入伙,鼓励韩国做大做强抑制朝鲜,意在构筑美日韩新的安保利益链。经济上鼓励企业界规避对华投资风险,取道回国或远走南亚和东南亚,意图从经贸上扯中国后腿。国际舆论上抹黑中国,唱衰中国民主建设,公然鼓动周边国家利用经济杠杆干涉中国发展,妖魔化中国政治建设和社会民意。安倍这些对华举措实际上已构成从战略上藐视中国,从政治感情上疏远中国,从中日战略互惠上离间中国的嫌疑,说中日关系岌岌可危的始作俑者是日本,不肯悔改者是日本一点也不过分。
与安倍上述对华的强硬较劲外交和釜底抽薪的举措相比,同样围绕领土问题,日本对俄的战略就太耐人寻味了,因为日本对俄的领土谈判战略完全是将对华战略颠倒了一个个。亦即其遵循的是构筑安倍与普京领导人之间的个人信赖感情、明晰的政治主张及锲而不舍的韧性谈判能力、构筑日俄战略合作关系的几大步骤。从安倍·普京占信赖关系和日俄修好的角度,安倍与普京似有以下几个共同之处:一是两人均属保守政治家,具有强大的调动民意能力和执政基础,商讨领土问题的内政和外交氛围与环境相对较好。二是与2006年10月第一次安倍内阁的短命相比,此次安倍内阁有可能成为继小泉以来的长寿内阁,夏季的参议院选举一旦获胜这种概率几成定型,日本政界七年六任首相走马灯式乱象也将结束,使安倍拥有与普京你来我往拉锯战的时间成本。三是俄罗斯与脑阔中国在内的周边国家的领土问题均已解决,与日本围绕北方领土问题的悬而未决影响俄罗斯整体的稳定,也影响俄日之间的能源、环境等领域的深度合作,不利于俄在远东乃至亚太施展影响力。四是在中日僵持不下的当口,俄罗斯以怀柔之策把日本拉入怀中还可以平衡中俄关系中的中方的过高要求或不和谐声音,有利于联日抑美。对于日本来说,重启日俄领土谈判为两国缔结和平友好条约铺路,有利于日本能源战略多元化和地缘政治最大化,同时也等于将了拒绝通过国际法解决中日岛争的中国一军,俄罗斯变相摆了中国一道。
当然,中日岛争与日俄领土纠纷不是一个层面的问题,日本挟美苏冷战窃取并强占中国领土性质与俄罗斯二战后强占日本北方四岛也没有多少可比性,但日本对华的心态与俄罗斯对日的心态似乎有那么一丝同病相怜的地方,都是占别人的,都想赖着不放,即使想放手还都想通过谈判搂草打兔子地占点别的便宜。也许日本因为是从俄罗斯手里乞求对方归还领土,因此对俄的心态和态度自然是谦卑加恭敬,说好听的是日俄柔性和灵活外交,说不好听的则是日本对俄的乞怜外交。但对于中国来说,拿回属于自己的领土不需要恭敬加谦卑,在实力不如对方的时候是这样,在实力高于对手的时候就更不应该,从日本对俄领土谈判的战略姿态看,也许日本对华强硬的那些举措正是中国应该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对等原则。从日本对俄领土谈判战略上可以透视出我们应该坚持什么,应该展现怎样的姿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