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佛罗里达州会议之旅之一——梅开二度的美国之行
笪志刚
2012年10月8日上午8:57分我们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一行5人乘坐哈尔滨赴天津的D167次动车赶赴沈阳美国驻沈阳总领事馆面签,这也是2011年9月赴美国纽约瓦萨学院开会以来的第二次赴美学术交流,我谓之“梅开二度”的美国之行。此行是应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应急管理学术计划负责人、美国应急管理和国土安全计划、灾难危机政策中心教授、第六届危机与应急管理国际会议负责人、主持人Audrey
Heffron
Casserleigh博士的邀请赴美参加国际会议。10月15日会议报到,我们预定14日出发,面签被省外办安排在10月9日上午8:30分。本来可以在9月下旬进行面签,也不至于与出发日期如此接近。但由于我9月24日赴俄罗斯开会8天,10月1日才回来,又赶上中秋和十一连休,8日美国驻沈阳总领事馆又休哥伦布日,9日早就是最快的安排了。沈阳领事馆的张晨出来迎接我们,上一次到沈阳面签也是张晨给我们诸多关照。
由于中日钓鱼岛纷争还没有尘埃落定,沈阳日本和美国领事馆前的道路被高高的铁栅栏完全封闭,武警战士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如临大敌一般分拨放行申请签证的人进去。不仅不允许带各种拎包和挎包进去,一系列不亚于乘坐飞机的安检,凸显中日岛争非常时期,美国盟友怕自身领事馆被引火烧身的担心。经过检查身份证、寄存手机和相机等电子产品、核验护照、全身安检程序后,进入签证申请大厅,这里还需要检查网上申请表格、查验签证费收据、递交照片,然后给你一个号码,在大厅里等着叫号,这里也是张晨等内部雇员不允许进入的地方。我们领取的是5803号,大概30分钟后,我们到1号窗口按指纹,左手四个指头,右手四个指头,然后是左右大拇指,三次十指留下指纹。蓦然想起过去人犯罪的时候需要按手印,人借钱的时候需要按手印画押,现在反恐和国家安全需要,没有犯罪也要留下你的隐私没商量。按完指纹后,到隔壁的窗口接受签证官的询问。签证官是一位戴黑框眼镜,浓眉大眼,给人总是乐呵呵印象的三十五六岁的青年。他先问我们去美国干什么,我回答说去参加危机与应急管理的国际会议。他接着问我们是否有发言,在得到肯定答复后,又问我们是否去过美国。我说去年去过美国的瓦萨学院。“那是一所很漂亮的学院”,他用英文告诉我们。在得知我们打算14日出发的时候,他稍微离开一会儿,去确认签证是否来得及,回来后告诉我们没有问题,第二天签证会下来交给外办的人,面签结束。一如去年,也印证了张晨说的一般公务护照很少有拒签的说法。
在省外办熟人的帮助下,13日上午顺利拿到5人的护照。14日晚19:35分乘坐CA1612航班赶到北京,下榻离T2航站楼只有10分车程还负责接送的丰荣君华大酒店,一宿350元,硬件设施很不错的酒店,今年3月上旬赴蒙古国乌兰巴托访问时曾住过一次,感觉很方便。早晨6:00乘酒店的大面包抵达2号航站楼,虽然天边还挂着即将逝去的寥寥星辰,天还是蒙蒙亮,但机场周边已是车水马龙,首都机场又将开始忙碌的一天。出境航班是美国达美航空公司的DL128,办理手续在A区,负责值机、眼睛炯炯有神、一笑若隐若现还有两个酒窝的年轻女职员很热情,将抵达美国西雅图后的入关、转机去亚特兰大及最终抵达佛罗里达州首府塔拉哈西的注意事项一一告知,让人感觉温馨备至,放心不少。
乘坐摆渡车抵达停机坪,飞机是波音767型,大概容纳二百几十人的样子,不过飞机很空,大多数人不是一个人占三个座位就是占靠窗的二个座位,11个小时的飞行很辛苦,座位宽松能让旅途减轻不少疲劳,事后回想,也算变相享受头等舱的待遇。华裔乘务长还用中文告诉大家可以串座位尽量舒适利用,但21排后的乘客不可以去21排以前就坐,原因是仓位机票价格不同,21排以前的属于舒适座位。好奇有甚差别,去试了一下,没有别的区别,就是座位前的空间较大,腿脚伸展较为自如而已。
10:00左右,飞机开始供应午餐,分西式和中式。西式冷盘是时令蔬菜沙拉配小萝卜和番茄,然后每个人可以在烤鸡胸肉配蔬菜和土豆泥与粗管通心粉配番茄酱、白豆、芥兰和帕马森干酪套餐中选一份。中餐则是在炖莲藕沙拉配大豆与猪肉片配蘑菇、耗油、四季豆、胡萝卜和米饭两种任选。饮料则有可口可乐、健怡可乐、雪碧和其他可乐产品、绿茶、橙汁和矿泉水。对于喜欢喝酒的还免费提供葡萄酒和啤酒。烈性酒则收费,售价为7美元。下午2;30-3;00是供应简餐的时间,每人一块糕点、一小包咸味花生米、一小包油炸小面圈,还好,除了糕点都是无糖食品。在下飞机前晚上快7:00的时候,晚餐端上来了。一个鸡肉三明治,一盒酸奶和橙汁,在说吃饱好像没吃饱状态下抵达了西雅图。
在飞机上填写入境卡和海关申报单也是一种消磨时间的好方式,虽然是中英文对照表格,但要求必须用英文填写,对我们这些英文或一知半解或全然不懂的人来说,也算一种考验和学习。王所长还特意带了一本小英汉词典以备不时之需,确实派上了用场。美国入境对携带美元超过1万的有额外填表要求,亦即承认你携带的合法性,但需要据实申报才行。好在我们一行有钱人不多,没有超过1万美元的。
航空小姐中有三位华裔,其中一位叫康妮的是美国土生土长的华裔,一看就是标准的美人坯子,举手抬足优雅十足。张院长过来介绍说,刚才与康妮闲聊得知,她是华裔,还给大家拿红酒喝,彼此聊得很投缘。康妮在我面前半蹲着讲话,向我们介绍美国的一些情况。我看不过去,让她起身她不肯。“你很漂亮,这句话可不是想吃你豆腐噢!是真心话。”康妮一边谢我对她的夸赞,一边回去工作。因为刚刚介绍时的开始话题就是由吃豆腐玩笑说起,于是那句话也确实有一点调侃的意思。下飞机时,康妮专门过来与我们告别,那种拍我肩膀并伴有抚摸的触感很真切也很难忘。在西雅图移民局办理入关手续时,康妮一行乘务员不管移民局是僻静之处,大声与我们问好并挥手,那场景真的感觉华人一家亲。
抵达西雅图是当地时间凌晨5;10分,比预定时间提前20分钟,由于西雅图移民局职员还没有上班,于是乘客在机舱里等了大约十几分钟才下飞机办理移民局和海关手续。西雅图机场很漂亮,但我更喜欢随后经停的亚特兰大机场,不愧举办过奥运会的城市,一般人都很随和,而且黑人比重很大,似乎看到了南北战争时期南方奴隶主留下的后遗症。
虽然赴美的旅途时间较长,但在幽幽暗暗的机舱里,看着中美不同肤色的人来来往往,间或眺望一下窗外的蓝天白云,任思绪飘向万里外的美国,任情愫流淌倒流回国内,那也是一种难得的错位思考和心灵喘息。还有一点,机舱里看不到政治,看不到政治家的对阵,看不到种族歧视,看不到……彼此到对方的国家去,就是一种友谊和交流。偶尔传来的一个美国小孩的哭声使人意识到这是美利坚合众国的飞机,一个中国学者在里面神游八荒一般,东瞧瞧,西看看,没有刻意主题和目的地写着抵达美国前的系列感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