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2.5家庭住宅”受宠意味着什么?
笪志刚
最近,日本《钻石周刊》网上专题介绍了日本大型住宅建设公司旭化成新推出的“2.5家庭住宅”示范项目。该项目由于迎合了日本少子老龄化和女性未婚增多的趋势,一经推出就成为受人青睐的新商品和业界津津乐道的话题。
所谓“2.5家庭住宅”是与已成为日本社会家喻户晓名词的“2.0家庭住宅”相比较而言的新型住宅,该住宅是旭化成1975年主打推出并成型的标准范式住宅,一般指父母与娶妻生子的儿子同居的独门独院的别墅式住宅。经过37年的岁月洗礼和演变,日本由工业化到后工业化,日本社会由一般小康到成为发达国家中的富裕大国,日本人的生活观发生了较大变化,随少子老龄化,未婚、晚婚的女性大幅增加,即使大龄未婚也不搬走与父母、哥或弟同住的剩女成为增加的“0.5家庭”,或者严格一点说,所有已成人未婚的子女。而2.5家庭住宅专门设计了供孩子姑姑等使用的带有洗漱和马桶等设施的充实房间,一旦姑姑真的结婚走了,房间还可以让给日渐长大的男孩使用。
2.0家庭住宅向2.5家庭住宅的演变,至少说明了日本社会的如下变化:
首先是单身女性大幅增加势如潮涌。其中晚婚甚至终生不婚的女性比例呈明显上升趋势。有数据显示,近10年,日本男女未婚比例攀升两倍,男性已达20%,女性达11%。日本35-44岁年龄段中,每六个人有一人相当于300万人未婚与父母同居。大龄剩女催生了二代同堂向二点五代同堂过渡;其次是各种各样的啃老族增多。受经济多年不景气影响,一些找不到理想工作或不想工作的人干脆赖在家中不走,大龄男女的怪癖等使设施齐全的独立房间设计受到欢迎。其实,上述2.5家庭住宅早已有之,但赋予其时代色彩,作为新设计、新理念、新商品推出,则反映了日本社会居住上的一种新变化。日本在战后经济高速增长时期,针对农村涌向城市务工并成为城市工薪族阶层推出过战后新居住区域、团地住宅等“一家一住宅”的所谓面向“核家庭”的住宅并普及至今。但随着单身者不断增加,作为家庭为主的“收容器”,催生了2.5家庭住宅。今后,预计工薪族丈夫、专业家庭主妇带一至两个孩子的核家庭及标准住宅将成为少数派,但日本社会能否从一家一住宅的核家庭观念中解脱,社会能否接受上述居住形态的新变化,现在下定论还为时尚早。
日本的这种变化,对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婚恋观念多元化,老年人比例和未婚率双高的中国来说,是否有借鉴乃至传染效应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