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葬 鸟

(2012-03-28 22:42:54)
标签:

埋葬

白玉鸟

儿子

杂谈

分类: 我的文字杂烩

                             葬 鸟

                             笪志刚

    早上起来,破例没有听到隔壁房间白玉鸟的欢叫,有些吃惊,赶紧过去看,发现小鸟已经侧翻在鸟笼的底部死了。手捧着像天鹅绒一样暖烘烘的还没有完全僵硬的鸟的躯体,看着其停留在微睁微闭状态的眼睛,伤感、惋惜、心痛交织一起,我禁不住眼圈湿润起来。

    说起来,这只白玉鸟来到我家已是11年前,1999年买下现在居住的这套商品房后,装修花去了半年时间,正式入住已是2000年仲夏,为了让新居多一些情趣,花鸟鱼陆续被搬回家。买鸟总要成双成对才好,接受花鸟鱼市场商家的劝告,买了一对白玉鸟回来。

    偏偏喜欢白玉鸟也是有理由的,爷爷生前喜欢养鸟,先后养过画眉、百灵和白玉鸟等,但活得最长的是白玉鸟。虽然养鸟是活跃生活、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很好方式,但小时候最不忍见的就是鸟死后,看着爷爷手托鸟的尸体呆呆地发愣的神情,那表情与失去亲人的痛苦并无二致。记得最后一只白玉鸟死之前是自己飞出鸟笼的,但她迟迟没有飞走,也许被笼子囚习惯了,也可能不适应户外的自然,总之,与爷爷七手八脚地把鸟又送回了笼子内,但没过几天,这只鸟就死了。从此,爷爷至死再也没有养过鸟。也许鸟的死亡已经冲淡了鸟鸣带来的那种快乐,看着鸟死亡对养鸟人来说是一种无法承受的心头之痛。

    话说回来,我家原来有两只白玉鸟,不过其中的雌鸟没过几年就死了,后来路过花鸟鱼市场又给剩下的雄鸟配上一个雌的。但是原来那只雄鸟好像不太喜欢我的乱点鸳鸯谱,总是欺负她。结果,雌鸟经常是被咬得直撞笼子,羽毛也凌乱不堪,让人心痛不已。即使这样,两只白玉鸟还是相依做伴,一晃三年过去了。

    初冬一个阳光灿烂的的中午,为了让鸟儿见一下阳光,我将原本放在屋内花丛中的鸟笼挪到阳面的阳台上,因为晚上有饭局,就嘱咐妻想着晚上搬回室内。忙碌的妻忘了这嘛事,等我很晚回家发现再挪回来为时已晚,雌鸟被冻感冒当晚死亡,雄鸟却没事。换成人类的话,一定是脂肪厚的女性生存概率更大一些。

    从2000年至2012年,这只雄鸟在我家生活了十一年,从情感角度,我将这只鸟视为“儿子”;从缘分角度,我认为她与我们家有一种无法割舍的浓浓的缘;从乐趣角度,每天早上的鸣叫已成为我们家生活的点缀;从操心的角度,买鸟食、给鸟洗澡、清理鸟粪,无疑多了一份家务活。

    回想起来,每逢出国或出差往家挂电话时,总要千叮咛万嘱咐地让妻照顾好这个小巧玲珑的鸟“儿子”,远在上海同济大学念书的女儿电话里也常“爸爸!你儿子还好吧”的调侃。

    现在陪伴我们十一年的这个生灵离开了,到它界去了,也许是寿命使然,也许是春季流感的影响,总之,她离去了,走得没有痛苦,静悄悄的。

    上班前,用白色的软纸将鸟的尸体包裹好,带到单位。中午饭后来到江边一处休闲的假山附近,找了一处有丛生青松的地方,用小叉子挖开一个小坑,将白纸包裹的鸟放进去,双手合十,默默哀悼,然后掩土踩结实。古有黛玉葬花,今有教授葬鸟,不为别的,只为他曾几何时的不懈欢唱带给我们的快乐,为他的上串下跳带给我们的感官享受,为他曾几何时是我们家庭一员,为他曾让女儿及一家开心无比。

    根本谈不上豪华的简单土葬,没有隆重的悼辞和仪式,一个人默默地看着鸟儿被掩埋,手有些抖,心有些颤,陪伴我们十一年时光,这种情感不容忘却,值得纪念。清明快到了,留下一个记号过来看看,凄凉的氛围下,偶成缅怀小诗一首,追记如下:

 

                             葬 鸟(诗)

 

十一载

如歌岁月

小白玉

昼夜陪伴

 

千百次

欢唱鸣叫

陋室里

鸟语花香

 

四季里

搔首弄姿

教授家

春夏秋冬

 

再回首

音影不在

天堂里

涅槃重生

 

葬 <wbr>鸟

葬 <wbr>鸟

葬 <wbr>鸟

葬 <wbr>鸟

葬 <wbr>鸟

葬 <wbr>鸟

葬 <wbr>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