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寻乌县吉潭 / 剑溪 / 长溪刘氏

(2010-03-11 06:31:17)
标签:

杂谈

寻乌县吉潭 / 剑溪 / 长溪刘氏

      寻乌县吉潭 / 剑溪 / 长溪刘氏 - 万安书院 - 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剑溪村万安书院太始祖刘累公圣像

 

       江西寻乌县吉潭 / 剑溪 / 长溪刘氏和福建武平县东留乡银亢 / 小溪刘氏都是汉景帝第十一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裔,三国蜀主刘备次子刘永之脉,为广东兴宁岗背客家刘氏中代大始祖刘开七一派,从江西瑞金塘背广传公十四大房来,为十一房巨河公之孙仕耀公一脉,明朝弘治戊申年间,刘氏太一郎公三十三岁时从江西瑞金塘背迁居至福建武平东留上银坑,妣林氏和龚氏为妻,共生三子:富一,富二,富三,共衍脉近5000人。长子富一公后迁赣南寻乌剑溪村,如果从开七公起,已经传到24至29世左右了,如果从太始祖源明公起差不多180世了。太一郎公子孙世代多数务农为主,不过近现代出了不少人才,光大学生就二百多人,如赣南寻乌剑溪富一公一脉的刘佛金(北京大学博士),刘群峰(湖南大学博士,东莞理工大学教授),刘树(华东政法大学硕士)等等;省市里上班的有刘承禄(江西省工商厅秘书科长)和刘承俊(山东莱芜钢铁厂副厂长)等等,地区和市县级干部,工程师,医师,教师更不计其数。寻乌县吉潭 / 剑溪 / 长溪刘氏 - 万安书院 - 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剑溪村万安书院兴宁广传公像
 广东刘氏
       广东刘氏绝大部分属于中山刘氏中的客家刘氏,是汉景帝第十一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裔,三国蜀主刘备次子刘永之脉,是入闽刘氏客家太始祖刘祥一派和入粤客家近代始祖刘开七的同脉后裔。
广东兴宁岗背刘氏
    是汉景帝第十一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裔,三国蜀主刘备次子刘永之脉,属于中山刘氏大宗中的客家刘氏一派,是客家始祖刘祥的后裔。当年刘祥自中原到福建宁化石壁开基创业,传到刘开七时始由闽入广东,刘开七成为客家刘氏中代大始祖。开七公,字必高,号三郎,夫人龚氏、黄氏,生一子:广传。南宋时人,原籍福建汀州宁化石壁村,官授潮州都统制(如清朝总兵),任职于粤,眷属从福建迁广东潮州、嘉应州立业。后率兵在兴宁平黄彦章之乱,不幸卒于行营,子孙将其葬在兴宁岗背镇高车头黄峰嶂下,行山象形,巽山乾向。祖坟案外乾峰独秀,岗背河水长流,雄伟壮观,八百余年,实为得之不易的吉穴佳陵。在距祖坟五里许建刘氏总祠一座,是为纪念入粤始祖开七公而兴建,位于兴宁县岗背镇榕树村,占地一千多平方米,三堂二十四条柱,二横一围五十六间,大门口有宽敞场地,下有半月形大池塘一口,该祠始建于清康熙三十九年庚辰岁(公元1700年),最近于公元1983年重修祠墓,祖祠寅山申向,为金蟹游江形,每年逢正月十九日夜在总祠祭祖,正月二十日为始祖扫墓,永为定祀。刘开七公在客家刘氏族人中的知名度可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人们都亲切地称他“开七公”,尊他为客家刘氏开七派之近代肇基始祖,客属刘氏由闽入粤的开基始祖。刘开七之后因其子刘广传传下十四子八十六孙,人丁繁盛,故明清以后刘开七的裔孙,纷纷向内地及海外迁移扩张,到今天,这个支系的成员已广泛分布在中国的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江西、四川、港澳等地和南洋、欧美等世界各国,创建业绩,成为世界刘氏最重要、最宠大,最具开拓精神的宗族 。刘广传,字清淑。生于南宋嘉定年间,考取进士。任江西省赣州府瑞金县令(注:一说为任赣州太 守)任职期间,政绩显著,被擢升为京秩奉议郎,卒于京职。    夫人谢氏、马氏、杨氏,一脉传下宏开十四子,八十三孙,三百六十曾孙。子:进士二人,县令 二人,府尹十人,刘巨江为三海大将军,刘巨深任京师九门提督。广传公与杨氏夫人原葬于江西瑞金县金鸡圩三角塘,龙形眼穴。是座名坟古穴,在“文化革命” 期间被毁无存,一九八七年新加坡、泰国、波利尼西亚、香港、广东、广西、江西等地宗亲代表研究 决定:在兴宁县岗背榕树村“刘氏总祠”后山和广西贺县各建“广传公纪念墓”一座。(于1991年正 月、1990年11月分别竣工举行祭祖庆典)供裔孙祭祀。马氏夫人原葬瑞金县南门岗黄牛挨磨形,后经程乡(梅县)兴宁,五华、龙川四县裔孙,将马夫人金骸移葬龙川县潭汶约拳头村田垅里,蛤蟆伏井形。刘龙(广传的爷爷)因儿子刘开七葬于兴宁,遂令部分子孙到兴宁北厢龙归洞走马岭下及程乡开基立业。广传生14子,86孙,360个曾孙,因裔孙居住各地,曾作了律诗一首,以嘱十四子之符节以便认祖归宗:骏马骑行各出疆,任从随地立纲常;年深外境皆吾境,日久他乡即故乡;早晚勿忘亲命语,晨昏须顾祖炉香;苍天佑我卯金氏,二七男儿共炽昌。

                                   剑溪 / 长溪刘氏 从开七公开始世系
一百三十四世祖  开    1开七公:146世祖 (客家刘氏入粤开基始祖),潮循梅肇基始祖,讳开七公(1180?~?),字必高。妣黄氏、龚氏;生一子:广传。江西谱载生4子:广传,广德,广信(倩),广宝。台湾谱载:刘开七生4子:广龙、广传、广庆、广信。明朝状元(开七公江西嗣孙)刘统升撰刘氏历代流传宗谱总序中载:开七公“生二子,长讳广天,乏嗣;次讳广传,前名广川。公生于南宋孝宗庚子岁,即公元1180年;由福建宁化石壁洞迁居宁化县城。官授宋末(宋宁宗嘉定年间(1208~1224)任潮州都统制(总镇)。朝廷直辖军将领,相当于现在的军区司令员)。带兵往兴宁剿匪(平乱),殁于营。葬于广东兴宁岗背黄彦嶂下土墩岭村高车头行山象形鼻穴,巽山干向。裔孙蕃衍,英才辈出,遍布五湖四海。清康熙三十九年庚辰(1700)十一月廿三日子时重修墓地,并在岗背榕树下村将本宗私屋由广东、广西、江西、福建四省宗亲联合捐资改建为刘氏总祠一座。寅山申向为金蟹游江形。每年正月十九祭祠,二十日扫墓,永为定祀。公元1983年二月十三日寅时泰国刘氏宗亲总会鼎力捐资重修祖墓、祖祠。祖祠、祖墓、灵气重光、千秋祀典、长发其祥。面对开七公墓,妣黄氏葬右上角,妣龚氏葬左上角。(有些谱开七公世系为135世)“近代祖系”由开七公列为刘氏由闽入粤开基始祖。(开七公、广传公和14个孙子皆为仕,83个曾孙中有40多人为仕)。开七公和广传公的出生年份是根据香港刘氏宗亲联谊会会长刘兴邦先生的《刘氏宗族本系接代简表》加进去的,与兴宁谱的年份相差120年,即二个甲子,主要有的《族谱》世系采用了《三国演义》作者任意杜撰、虚构的刘备先祖部份,经考证《三国演义》所讲刘备的先祖在《史记》中有好多是不存在的王侯,现在用人类繁衍平均规律28岁左右传一代科学运算,普遍认为开七公约是尧帝之子的第130代左右.
一百三十五世祖  广    2广传公: 147世祖 (广东客家刘氏开基二世祖)讳广传公(1208~?),又名弁,号清淑。妣马氏、杨氏,生14子次第如下:巨源、巨湶、巨汌、巨渊、巨海、巨浪、巨波、巨涟、巨江、巨淮、巨河、巨汉、巨浩、巨深。(人称“一脉宏开十四房”,又称“二七男儿”)。广传公南宋嘉定元年戊辰岁(公元1208年)出生,生于福建宁化,进士出身,仁宗延佑乙卯二年(公元1235年)27岁登进士第,官授江西瑞金知县从六品(注:一说为任赣州太守),因筑城建学、平洞寇有功,擢迁为秩(即朝官)奉议郎(即元代六部:吏、户、礼、兵、刑、工中的议郎官,正四品)。广传公出生在福建宁化县,卒于京职。广传公与杨氏夫人原葬于江西瑞金县金鸡圩三角塘,龙形眼穴,狮子望月形。是座名坟古穴,在“文化革命”期间建水库时已平整被毁无存,(现江西瑞金建有广传公纪念馆一座)。一九八七年新加坡、泰国、波利尼西亚、香港、广东、广西、江西等地宗亲代表研究决定:在兴宁县岗背榕树村“刘氏总祠”后山和广西贺县各建“广传公纪念墓”一座。(于1991年正月、1990年11月分别竣工举行祭祖庆典)供裔孙祭祀。马氏夫人原葬瑞金县南门岗黄牛挨磨形,后经程乡(梅县)兴宁,五华、龙川四县裔孙,将马夫人金骸移葬龙川县潭汶约拳头村田垅里,蛤蟆伏井形。壬山兼亥分金。2003年12月重修马夫人墓举行隆重的峻工庆典仪式,议定每年农历二月十二日合族祭拜。裔孙为纪念广传公,在兴宁黄陂陶古走马岭下龙归洞建广传刘公总祠一座,并在兴宁岗背榕树村刘氏总祠背后建一座广传公纪念墓,正月十九、廿日一并祭拜。后裔分居全国各省市,分布世界各国创建业绩,成为世界刘氏最重要、最宠大,最具开拓精神的宗族。广传公嘱十四子诗一首:骏马骑行各出疆,任从随地立纲常。年深外境皆吾境,日久他乡即故乡。
早晚勿忘亲命语,晨昏须顾祖炉香, 苍天佑我卯金氏, 二七男儿共炽昌。
这首诗被刘氏宗亲称为族诗,泰国刘氏宗亲总会还为这首诗谱曲,定为刘氏宗亲会会歌。 马氏太婆生九子:巨源,巨湶,巨渊,巨海,巨涟,巨江,巨淮,巨汉,巨浩;  杨氏太婆生五郎:巨汌,巨浪,巨波,巨河,巨深,又有内四句一首:
源湶渊海及涟江,淮汉与浩共马娘;汌浪波河深同腹,历传五子是从杨。马氏太婆说我九子游九州,杨氏太婆说我 五子天下游;广传公十四子次第:巨源、巨湶、巨汌、巨渊、巨海、巨浪、巨波、巨涟、巨江、巨淮、巨河、巨汉、巨浩、巨深。
一百三十六世祖  巨    3巨河公:148世祖 (广东客家刘氏开基三世祖), 十一房祖 杨氏太婆生五子中第四子,和马氏太婆九子合排总第十一子,两太婆共生十四子。讳巨河公(1372~1464)。名贞,字子笏。进士出身,钦点翰林学士,官授湖南宝庆府、山西提学使,后调任河南归德府尹、山西代州府道。生于明洪武五年壬子(1372)年三月初三日卯时,卒于天顺八年甲申(1464)六月初四日申时,享寿93岁。妣梁氏、颜氏、邓氏、罗氏,生6子次第如下:时泰、时际、时通、时贵、时吉、时祥。巨河公居江西宁都州瑞金县塘背。葬武平霸头乡四甲猪婆坑旗形合字形。后裔分居江西吉安、寻邬、卢陵、建昌、瑞金、兴国、安福、吉水、龙南、定南、赣州、宜春、贵溪、广信、南昌,广东梅县,兴宁宁新、刁坊、永和、新圩、坭陂、宁中,平远、蕉岭、紫金、惠州、香港等处。第五子时吉公为刘氏太一郎公银坑,小溪,剑溪系脉老祖。
一百三十七世祖  天    4时吉公(宁深公):(149世祖/ 巨河公第五子,福建《族谱》中时吉被化名宁深公)原名:能文, 字:族文,号:龙桂,显五郎,潮阳县指挥史,生于公元1407年丁亥二月十五日未时,享寿83岁,居江西建昌,,公迁葬瑞金县.妣古氏,严氏,高氏,李氏.共生三子:仕诚,仕杰,仕耀(福建《族谱》中把时吉(宁深)儿子仕诚,仕杰,仕耀也化名成淑名,淑涣,淑和,)时吉公在有些《族谱》中曾被化名宁深,但其号龙桂,巨河公五子身份及祖葬瑞金,妣严氏,高氏记载不变,特留子孙溯源正派,福建《族谱》中甚至把宁深(时吉)儿子也化名成淑名,淑涣,淑和,使其对不上兴宁《族谱》中时吉儿子真名仕诚,仕杰,仕耀,据载明朝时多数人不敢与元朝为官的老祖直接挂上关系,因为元朝官为蒙古外族朝政卖命,又是明朝当年死敌,所以明朝时后人多为有元朝为官的老祖而觉得不光彩,不安全,也为避因此带来灭族灾难,固用各种方法隐去与元朝为官的老祖关系。我族明朝后人为保住全族繁衍不衰,永远兴旺,福建《族谱》中暂化时吉公名字为宁深公,号龙桂,巨河公五子身份及祖葬瑞金,妣严氏,高氏记载不变,,特留子孙溯源正派。其子名字亦改与原《谱》不同,以宁深公,淑名,淑涣,淑和两代化名来隐住与时吉公祖父(广传公)为元代六部吏奉议郎(正四品)入朝官的利害关系,从而保住了我族子孙,后裔遍布世界各地,验证了杨氏太婆说的“五子天下游”之预言。后辈子孙当然不敢再改《祖谱》中祖公名字,时吉公的化名宁深公也就一直被载用至今,这样富有特殊历史意义的祖公化名,保住了我们全族繁衍不衰,永远兴旺,值得我们子孙永远地记载下去,让子孙从中得到道理与启发!
一百三十八世祖  潢    5世耀公(淑和公):(150世祖/时吉(宁深)公三子)
住江西瑞金塘背,妣邓氏,合葬瑞金塘背屋侧,座东,生三子:太一郎,太二郎,太三郎。
一百三十九世祖1 伊    6太一郎公:(151世祖/世耀公 (淑和公)长子)
生于明景泰丙子年,三十三岁时(明朝弘治戊申年间)迁居至福建武平东留上银坑, 刘氏太一郎公为福建银坑开基祖妣林氏,龚氏,林氏迁葬剑溪太墓下.共生三子:富一,富二,富三.其中长子富一迁居江西赣州长宁(寻乌)县剑溪村. 以上说明富一公是迁居江西赣州市 (寻乌县)剑溪村的第一世开基祖。
一百四十世祖   2 祈   7富一公:(152) 世祖-------(太一郎公长子)                                                          
一百四十一世祖3 祖   8宗十郎:(153) 世祖
一百四十二世祖4 泽   9信三郎:(154) 世祖
一百四十三世祖5 长  10仲玉公:(155) 世祖
一百四十四世祖6 手  11敏○公(156)世祖
一百四十五世祖7 文  12汝157世祖                                                                                
一百四十六世祖8 垂  13凤158世祖
一百四十七世祖9 法  14刘159世祖
一百四十八世祖10象  15宪160世祖
一百四十九世祖11龙  16元161世祖
一百五十世祖  12瑞  17 天162世祖
一百五十一世祖13发  18其163世祖
一百五十二世祖14祥  19光164世祖
一百五十三世祖15光   20文165世祖
一百五十四世祖16西   21昌166世祖
一百五十五世祖17泰   22泰167世祖
一百五十六世祖19儒   23亦168世祖
一百五十七世祖18功   24世169世祖

                                     本世序表是剑溪刘承松根据清乾隆癸卯岁文华殿太学士刘墉著【刘氏重修族谱集注】编修  
一百五十八世祖20茂   25兴170世祖                                                                              
一百五十九世  21东   26隆171
一百六十世    22都   27上172
一百六十一世  23武   28承173
一百六十二世  24业   29加174
一百六十三世  25昌   30德175
一百六十四世  26敏   31永176
一百六十五世  27元   32绍177                                                                  
一百六十六世  28真   33宗178
一百六十七世  29义   34培179
一百六十八世  30士   35丕180
一百六十九世  31安   36振181
一百七十世    32世   37先182                                  
一百七十一世  33肃   38志183
一百七十二世  34朝   39祥184
一百七十三世  35纲   40兆185
一百七十四世  36玉   41瑞186                
一百七十五世  37佩   42开187            
一百七十六世  38相   43敏188      剑溪敏世辈一轮                        
一百七十七世  39弘   44汝189
一百七十八世  40治   45凤190
一百七十九世  41书   46刘191
一百八十世    42香   47宪192                  
一百八十一世  43启   48元193        
一百八十二世  44墨   49天194        
一百八十三世  45庄   50其195        
一百八十四世  46一   51光196              
一百八十五世  47编   52文197                
一百八十六世  48昭   53昌198                                                              
一百八十七世  49令   54泰199
一百八十八世  50德   55亦200
一百八十九世  51人   56世201
一百九十世    52谱   57兴202
一百九十一世  53比   58隆203                                      
一百九十二世  54辉   59上204                          
一百九十三世  55煌   60承205                  
一百九十四世  56开   61加206      七公开世辈一轮                      
一百九十五世  57广   62德207
一百九十六世  58巨   63永208    
一百九十七世  59天   64绍209  
一百九十八世  60潢   65宗210  
一百九十九世  61伊   66培211                广东省兴宁市岗背客家刘氏世辈五言诗              
二百世        62祈   67丕212             开广巨天潢,伊祈祖泽长。手文垂法象,龙瑞发祥光。
二百零一世    63祖   68振213         西泰儒功茂,东都武业昌。敏元真义士,安世肃朝纲。
二百零二世    64泽   69先214          玉佩相弘治,书香启墨庄。一编昭令德,人谱比辉煌。
二百零三世    65长   70志215    
二百零四世    66手   71祥216    
二百零五世    67文   72兆217     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剑溪村刘氏世辈四言诗  
二百零六世    68垂   73瑞218     敏汝凤刘,宪元天其。光文昌泰,亦世兴隆。
二百零七世    69法   74开219     上承加德,永绍宗培。丕振先志,祥兆瑞开。
二百零八世    按世辈继续轮接                                                        
二百零九世    千秋万代永轮转   

         
       文本是根据清乾隆四十八年癸卯岁(1783)开七公16世孙文华殿太学士刘墉修著《刘氏重修族谱集注》和清朝王相《百家姓考略》笺注为依据,再查考《史记》《汉书》《左传》《新唐书》等古代史料,佐以各省刘氏郡望正宗《刘氏族谱》较准确的记载 ,由开七公28世孙刘承松笔记,江西省寻乌县剑溪村万安书院刘栋梃整编

  评论这张
转发至微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