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石拱桥》教学案例

(2013-03-15 10:27:23)

《中国石拱桥》教学案例

柳林镇中心学校   宋绍玲

以前,我给学生上说明文时,总是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学生也没有多大兴趣来学说明文。今天,我又要给学生上说明文了。我想,不如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让小组和学生个人进行竞赛。于是我就决定了新的教学策略。 

【案例】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上课采用小组竞赛方式进行,让大家自主学习。每位同学主动站起来回答问题,记小组和个人各2分,回答内容有精彩之处,记小组和个人各4分。语文科代表做好记载。请同学们大声朗读《中国石拱桥》,十五分钟后展示你们的学习成果。

(同学们立即聚精会神地投入到朗读中去了,五分钟后声音渐渐停止,教室里又开始响起了交流讨论声。) 

(十五分钟后) 

师:老师发现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很浓,积极性也很高,我相信大家一定收获也很多。现在我们来展示学习成果。

生(陈):我认为本文是一篇事物说明文,主要内容是介绍中石拱桥的特点。(掌声响起)

师:文章还写了哪些内容?

生(张):还写了中国石拱桥取得光辉成就的原因和解放后中国石拱桥的发展。(掌声响起)

师:好。谁能告诉大家中国石拱桥的特征?

生(张):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掌声又响起)

师:同学们有疑问吗?

生(万):为什么是这三方面而不是历史悠久?

生(张):我来解答。因为中国石拱桥是世界石拱桥的一部分,它具有世界石拱桥的特点,中国石拱桥还具有它独有的特点。世界石拱桥的特点是结构坚固,形式优美。中国石拱桥的独有特点是历史悠久,而且文中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时,也是围绕这三方面来说明的。

师:老师很佩服你。(我竖起大拇指,掌声再次大声响起)另外两方面谁能具体说一说?

生(占):中国石拱桥取得光辉成就的原因有三方面,一是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二是设计施工有优良传统;三是富有建筑用的各种石料。(掌声又响起)

生(武):解放后我国又修建了很多拱桥,有世界上最长的独拱石桥“长虹大桥”,创造了“双曲拱桥”。(掌声又响起)

师:同学们对课文内容把握得很好。老师有一个疑问,就是前几分钟你们告诉我,文中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介绍中国石拱桥的特点,这是为什么?

(教室里出现了切切私语声,看来此问题让大家有点意外,但一分钟后——)

生(张):这两座桥都具有中国石拱桥的三方面的特点。

师:还有补充的吗?(30秒后仍没有)同学们看看书上赵州桥的彩图,再找到文中写卢沟桥形状的文字,比较一下,有什么发现?

生(张):我发现赵州桥是单拱石桥,而卢沟桥是联拱石桥。(掌声响起)

师:的确如此。文中这样举例,更能全面的反映中国石拱桥的概貌。我们写作说明文,举例时既要典型,又要全面,这样才能更好地介绍事物。同学们喜欢读本文吗?

生:喜欢。

师:为什么?

生(代):文中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这句话用精确地数字写出了赵州桥雄伟的特点。“1961年,云南省建成了一座世界最长的独拱石桥,名叫‘长虹大桥’,石拱长达112.5米。”这句运用了举例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生(张):“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这句话运用了摹状貌的说明方法,生动的写出了卢沟桥上石刻狮子的形状,突出了其形式优美的特点。

生(彭):文中用词准确。第二段中“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中“大约”和“可能”就很准确。“大约”表约数,“可能”表推测。

生(王):这句话中还有“最”字用得也很准确。

生(熊):第一段中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从修辞方法上看运用了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的写出了石拱桥的形状。

生(张):“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1192年间。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突出了卢沟桥历史悠久和雄伟的特点。“约”表明不是正好8米,符合实际。“几乎”表明路面与河面大致平行,但是不是完全平行。         

 …… 

下课铃响了,同学们像没听见一样,教室里仍气氛活跃,掌声如前。我不得不挥手让大家停下来。课代表站起来还未说话,学生冯就主动站起来抢在前面说:“老师,我们三组得分最高,张叮咚主动站起来回答问题次数最多,而且又回答对了,肯定是优秀个人。”他的说法得到课代表的肯定,教室里响起了更热烈的掌声。

【案例反思】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说明文占有较高的地位。说明文没有生动的故事情节,也没有丰富的人物形象,更没有细腻幽默的语言。所以有很多学生无多大兴趣来学说明文,这造成了学生觉得学习说明文难,说明文教学效果一直不尽人意的教学现状。这次尝试,让我感到惊喜。

1)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自主学习,把学习的自主权完全交给学生。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只是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灵感,让学生主动生成问题,解决问题,回答问题。放下老师的架子,课堂成了师生交流的平台,学生尽情展示的平台。在本节课上,我没有点学生名让其回答问题,同学们都是自己主动站起来,甚至有时同时三四个人抢着回答问题。

2)引进激励机制,充分激发学生潜能。本次语文课伊始,我就告知学生竞赛规则,而且说只要站起来就可得分。这样做,更可以激励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主动回答问题。

这堂课上过近两个月了,学校进行问卷调查。学生在“你最喜欢的一节课”栏目里毫不犹豫的就写上了这堂课。这次尝试,也让我更坚定了走向更深层次课改的步伐。

 

 

2013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