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胜寺

标签:
南乡子飞虹塔旅游图片文化 |
分类: 大美中华 |
广胜寺
00 题图
南乡子
夕照霍山冈,三彩琉璃琥珀光。浓淡陆离仙四溢,金刚,螭吻凌空殿角扬。
01
南乡子
广胜寺,位于距洪洞县城13公里的霍山南麓霍泉之滨。东汉建和元年(147年)创建,称俱舍卢寺。到唐代大历四年扩建后改名广胜寺,意为:“广大于天,名胜于世”。广胜寺分上下两寺和水神庙三处。
02 飞虹塔
上寺飞虹塔巍然屹立,高耸入云,抢入眼帘。飞虹塔始建于汉,现存为明嘉靖六年重建。平面八角形,13级,高47.31米。从底到顶,各层高度逐渐递减,而宽度也逐层收缩,构成一个漂亮的圆锥体。塔身由青砖砌成,各层皆有出檐。
03 飞虹塔
04 飞虹塔
一二三层最为精致,檐下有斗拱、倚柱。塔身用黄、绿、蓝三彩琉璃装饰,但由于色调深浅不同,浓淡迥异,尤其在阳光照射下,光怪陆离,五光十色,异彩纷呈。飞虹塔为我国琉璃塔中的代表作。
05 三彩琉璃构件
06 三彩琉璃构件
07 三彩琉璃构件
塔身四周遍布三彩琉璃饰件,佛像、菩萨、金刚、花卉、盘龙、鸟兽等等,不一而足。制作精巧,彩绘亮丽,精雕细刻,细致传神,穷极工巧,绝不雷同,至今色泽如新,美轮美奂。就像一群精灵,日夜护卫着飞虹塔。
08 三彩琉璃构件
09 三彩琉璃构件
10 三彩琉璃构件
说到广胜寺,就不能不提《赵城金藏》。这是我国第一部木刻版汉文大藏经《开宝藏》的版本,于金皇统九年(1149)前后开雕,大定十三年前后工毕。因刻于金代,后被供养在赵城县广胜寺,每卷卷首又加刻广胜寺刊刻的释迦说法图,被称做《赵城金藏》。
11 广胜寺(山门)
12 广胜寺
1938年2月,日本侵略军占据赵城,广胜寺距最近的日军据点仅2公里,为防日军掠夺,广胜寺力空法师将《赵城金藏》砖砌封存于广胜寺飞虹塔内。1942年4月,日本政府派遣“东方文化考察团”到赵城活动,并扬言要在5月2日上飞虹塔游览,意欲窃夺赵城金藏。
为了《赵城金藏》的安全,广胜寺力空法师立即向八路军求助。在当时的太岳军区政委薄一波指示下,军民僧配合,于4月27日夜紧急将《赵城金藏》运出。藏进山洞、废煤窑内,派人看管。1949年北平解放后,运至北平,由北平图书馆(今国家图书馆)收藏。《赵城金藏》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由国家拨款的大型古籍整修项目。《赵城金藏》共有6980卷,六千多万字。今存4000余卷,全世界只此一部,因而被视为稀世瑰宝,与《永乐大典》、《四库全书》、《敦煌遗书》并称国家图书馆四大镇馆之宝。
13 大雄宝殿
14 飞虹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