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山西大同华严寺(三):大雄宝殿五方佛

(2016-08-23 10:14:31)
标签:

如梦令祈祷

华严寺

旅游

图片

文化

山西大同华严寺(三):大雄宝殿五方佛

 

如梦令  祈祷  

风韵云中瑰宝,两界共飞香袅。长跪拜金身,轻把一生祈祷。无恼,无恼,心与苍山同老。

山西大同华严寺(三):大雄宝殿五方佛

 

上华严寺大雄宝殿内现存32尊佛教造像。大殿正中佛坛上端坐着5尊金身佛像,为明代木雕与泥塑作品,佛像高3.1米,莲花宝座高2.9米。佛像造型面相圆润丰满,螺髻顶上有桃状宝珠。因中央三尊与其余二尊,非同期创造,故造型亦略有差异。后者眉长而垂,嘴较细。

大雄宝殿五方佛

山西大同华严寺(三):大雄宝殿五方佛

 

明成化元年《重修大华严禅寺感应碑记》叙述了大雄宝殿五尊主佛造像的来龙去脉:中间三佛最早为毗卢三像,为明宣德年间了然禅师由京城请来的三尊木质金身佛像。应是以毗卢遮那佛为法身佛的三身佛:即毗卢遮那为“法身佛”,卢舍那为“报身佛”,释迦牟尼为“应身佛”。经过两代住持和尚的更替,到宣德、景泰年间,资宝任住持时,又化缘补塑泥像两尊,碑文云:“……首僧资宝,任为住持,化缘塑佛两尊,共辏五如来”,五如来当然是指五方佛。

大殿佛坛五方佛六菩萨位置图

山西大同华严寺(三):大雄宝殿五方佛

 

大雄宝殿五方佛

山西大同华严寺(三):大雄宝殿五方佛

 

五方如来,皆著通肩袈裟,结跏趺坐于仰覆莲台须弥座上。佛座为长圆抹角形,雕仰覆莲,座下是十字折角形。莲座高而宽大,佛坐台上,三边留有空间。座上装饰雕纹,层出不穷,或盘龙、或吉祥花、或图案,属重彩作品。

仰覆莲台须弥座

山西大同华严寺(三):大雄宝殿五方佛

 

佛像背光装饰复杂,分内、中、外三层,内层饰以绽开灿烂的莲花,中层作如意云环,外层火焰纹饰细致稠密。背光纹络细腻而繁缛,有密教的特征,属于元代以来的藏传佛教系统,与中原传统佛教风格稍有不同。中间毗卢遮那佛顶设金翅鸟。

五方佛佛像背光装饰

山西大同华严寺(三):大雄宝殿五方佛

 

大日如来为教化众生,将其自身具备的五智变化为五方五佛,全称为五方五智佛:东方大圆镜智阿閦佛,南方平等性智宝生佛,西方妙观察智阿弥陀佛,北方成所作智不空成就佛,中央法界体性智毗卢遮那佛。五佛在佛学中表达着佛法无边,佛门广大之意。

东方大圆镜智阿閦佛

山西大同华严寺(三):大雄宝殿五方佛

 

东方阿閦佛,梵名意思是不动,无嗔恚。阿之言无,閦之言动。因菩提心坚定不动如山,故名为不动。不动如来是象征证得真乐与无畏佛土的本尊。他持金刚杵与铃,表示其一切所作皆为利他,而且全无缺点或错失。金刚杵象征无误,铃象征凡有所作,皆以和蔼可亲的态度为之。

    东方不动如来佛土是第二佛土,此佛土名喜悦净土,藏文名称意思为真乐。它以真乐为名,是因生该土者即不再退转,亦不变异。

阿閦佛为菩萨时,在大目如来前发于一切人民蜎飞蠕动之类不生嗔恚等誓愿,经过累劫的修行,终于在东方的阿比罗提(妙喜)世界七宝树下成佛,佛刹名为妙喜。由于他的愿力所感,佛刹中没有三恶道,大地平正柔软,一切人都行善事,环境极其殊胜。《阿閦佛国经》云:“此佛住在东方妙喜世界,如有人勤修六度(即布麓,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发愿往生其国者,死后可以转生此地。”

阿閦佛的印相常有两种,一是破魔印(触地印):左手舒五指指地,右手以五指执衣角,此印与本殿东方佛手印相近,但左手非执衣角而变为当胸仰掌状;有无嗔恚的意思。

南方平等性智宝生佛

山西大同华严寺(三):大雄宝殿五方佛

 

宝生如来。位于正南方之月轮中央。此尊以摩尼宝福德聚功德,能成满一切众生所愿;更能于行者升至法王位时予以灌顶。为五部中之宝部所摄,主五智中之平等性智。是为世界创造幸福和财富的佛。

南方宝生如来佛土是第三佛土,此佛土名具德净土,藏文意为赋有光荣。此土之佛赋有光荣,乃因他具有成就正觉的一切品性和能力。宝的意思是宝贵,生的意思是宝贵之源。由于所有成觉的光荣都可能在此佛上获得,故其本尊自己乃成宝贵之源。

宝生如来右手持如意珠,左手持铃。如意珠象征宝生如来能有求必应,凡求助于他或向他虚心求教的人,都能立即获得满愿。如意珠也表示这种成就是自然而有,无需费力。宝生如来左手所持之铃,表示他满足求者愿望的方式,不是冷酷严苛或令人难以接受,而是自自然然、和蔼可亲。

宝生佛的印相有三种,一是满愿印:左手执衣两角,右手仰掌;二是宝形印,左右手中指屈如宝形;三是施愿印,左手为拳置于脐下,右手仰掌向外展开,无名指与小指稍屈,其余三指舒展,此印与殿中南方佛手印一致。

中央法界体性智毗卢遮那佛

山西大同华严寺(三):大雄宝殿五方佛

 

中央毗卢遮那佛,梵名意为光明追照,通常称为大日如来。智慧之光遍照一切处,无昼夜之分,世间与出世间的一切有情无情,都能受到恩惠。经云:“所谓毗卢遮那者,日也。如世间之日,能除一切暗冥,而生长一切万物,成一切众生事业。今法身如来亦复如是,故以为喻也。”毗卢遮那佛住中央本位,统摄上下四方,是空间无边的化身,理智具足,为常住三世之净妙法身,是过去、现在、未来时间无限的化身。

毗卢遮那佛为密宗金刚界五方如来之首,代表五佛五智中的法界体性智,也是三身佛中的法身佛。佛以种种光明照众生也,表示佛法无边。他右手持法轮,象征法轮常转,左手持铃,象征他以和蔼可亲、慈悲的能力、法度施教。

    毗卢遮那佛土是第一佛土,此佛土名色究竟净土。藏文名称意思是不在任何之下,亦即至高无上美得难以想像、难以言说。

中央法界体性智毗卢遮那佛

山西大同华严寺(三):大雄宝殿五方佛

 

毗卢遮那佛的印相有两种,一是毗卢印,是毗卢遮那佛的入定印,印相为:仰左手,右手重于其上,二大指相拄,舒著头指,左右头指中节上下重合,该手印与本殿中央佛手印相合。

毗卢遮那佛有三身,分别是法身、报身和化身。分别用毗卢遮那佛、卢舍那佛和释迦牟尼佛来象征。

法身佛:毗卢遮那佛,佛以法为身,故称法身,法身处于常寂光净土。其实十方三世一切佛,共同一法身,法身象征了世间宇宙的一切法皆有此出。 

报身佛:卢舍那佛,光明遍照。报身佛是表示证得了绝对真理获得佛果而显示了佛的智慧的佛身。是行六度万行功德而显佛之实智也。对于初地以上菩萨应现之报身,报身处于实报庄严土。

化身佛:释迦牟尼佛,是表示随缘教化,度脱世间众生而现的佛身,特指释迦牟尼的化身。世尊曾在我们娑婆世间示现无数次的成佛和涅磐,为了广度有缘众生。

西方妙观察智阿弥陀佛

山西大同华严寺(三):大雄宝殿五方佛

 

西方阿弥陀佛,梵名意为无量,又称无量清净佛、无量光佛、无量寿佛等,是佛教在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与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统称为西方三圣。《阿弥陀经》云:“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故,号为阿弥陀”,此佛住西方安养世界,他发愿引导众生往生彼地,所以又称他为接引佛。

西方阿弥陀佛佛土是第四佛土,此佛土名为极乐,乃因其中从未闻苦、从不受苦。

阿弥陀佛右手持莲,左手持铃。花瓣光润之莲,象征修弥陀法可令修者之心平和而安适。同时,莲花还象征我们生于轮回,有如莲花之长于污泥,一旦开悟,我们即解脱轮回之痛苦,如莲花之出于污泥而不染。
  阿弥陀佛的印相是妙观察智定印,或名莲华部定印,是阿弥陀佛入定时之印相。左手仰掌当于脐上,右手仰掌重于左手上,以大拇指头相柱,此印名为第一最胜三昧之印,能灭狂乱、一切妄念。令心一境,即阿弥陀如来之印。此手印与本殿之西方佛极其相合。

北方成所作智不空成就佛

山西大同华严寺(三):大雄宝殿五方佛

 

北方不空成就佛,藏文名称意即成就一切的智慧。此佛成就了自利利他事业,故名不空成就,住于北方莲花庄严世界。《莲花三昧经》说此佛与释迦牟尼佛同体异名,谓以五智而生兰身时成所作智。

北方不空成就佛佛土是第五佛土,此佛土名胜业净土,藏文名称意思是行为、完全、圆满。所以此佛土名叫诸行圆满。于中一切想做之事皆可轻易成就。

    不空成就佛右手持双金刚(羯磨杵)。由于双金刚指向四方,所以不空成就佛无论在何处,都没有不能成就之事。左手持铃,象征其法教的慈悲和令人喜悦。

不空成就佛的印相是羯摩印:左手拳,右手五指舒开当胸。当不空成就佛与化身释迦佛同体时,则作“金刚定印”,其印相与阿弥陀佛“双手捧金莲台之印”相同。该手印与本殿北方佛手印相合。

 

    部分文字内容选自网络,仅向原作者致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