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博士相声正常 |
分类: 教育漫话 |
不过,一些人对于博士跨专业或是跨行就业仍然抱有成见。在传统观念中,博士应在所学领域开展高深的研究,进行学术创造,因而认为博士转行是专业不对口、大材小用,是学术界的损失。这种博士“跨行不合理,专业对口才是正道”的成见,极易自我强化。正如李普曼在《公众舆论》中指出的,“成见系统一旦完全固定下来,我们的注意力就会受到支持这一系统的事实的吸引,对于和它相抵触的事实则会视而不见”。可以说,正是受这种观念影响,之前博士跨行择业被批评和反对,也就不难理解了。
然而,一般博士的学术贡献真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大吗?要知道,以博士群体来论,在任何一个学科领域,学术能力基本都呈正态分布,学术能力极强和极弱者都较少,绝大多数研究者位于两者之间。《科学界的社会分层》一书指出,至少物理学史表明,大部分科学家作为一个整体,虽然对科学进步作出了显著贡献,但个人的边际贡献可以忽略不计。所以,认为博士一定要专业对口,以便为学术作贡献的观点,是对博士学术能力的盲目乐观。
以这种视角来审视,李宏烨博士转行说相声,对学术贡献的损失未必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大,却是相声界不可小觑的力量。正如他的博士生导师所说“艺术与科研结合未尝不是好事”,况且还有生化博士黄西跨行做脱口秀获得成功的经验可供借鉴。退一步讲,如果有人拿到了博士学位,却不想从事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工作,只能说明搞科研不是自己的真正兴趣,或者已经对科研丧失了曾经的兴趣,或是在进行高端研究上的能力欠缺。如果非要强制他们,这既剥夺了博士生的自由择业权,也是强人所难,难免带来一些问题。
在价值观多元和择业自由的时代,公众对博士转行说相声的行为点赞,是对传统观念和成见的修正。对于高学历人群的自由择业现象,摒弃成见、保持开放包容的心态,是现代公民的基本素养。学校应向学生传播多样成才观,社会也要允许各类毕业生根据自己的专长和兴趣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让所有人都尽可能从事最适合自己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