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99】遗书今尚在,遗思不可无

(2013-12-30 12:34:44)
标签:

名牌大学生

遗书

遗思

教育

分类: 教育漫话

作者:肖纲领

 

据东南网报道,近日,家住福建云霄的小蔡,因不堪承受工作的重压,留下一封遗书,从厦门一酒店楼顶驾鹤西去;遗书称“完不成工作任务,回去怕被责罚,又恐面对亲友,以死避之”“被寄予厚望,学习不努力,待人接物一直学不会”。据悉,小蔡的父母含辛茹苦将其养大,供他上名牌大学,他毕业后也于北京找到一份理想工作,人生规划明确。其死让亲人痛苦不已。

 

小蔡就这样走了,但其父母多年的心血付诸东流,我们的社会也少了一员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一封遗书里藏有怎样的深意,我们只有仔细审读才不辜负他留给我们的这笔财富。

 

 为孩子读书,家庭做了什么?小蔡走的是一条“学而优则仕,读书跳‘龙门’”之路。来自农村地区的小蔡,其父母通过务农、当保姆等工作让他上大学,为了什么?这里面蕴含了通过读书进入上流社会,改变自身乃至家族命运的强烈观念。也正是这种观念,在家长们眼中,高考是救命稻草,分数是制胜法宝,孩子性格的塑造,身心的发展,品德的养成等都是学习的附属品和副产品,于是在家里,除了做作业,孩子与这个世界无关,本该由家庭承担的家庭教育无从谈起。

 

而为了升学率,基础学校做了什么?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教师需要有爱心。可我们的基础学校,教育是为了政绩,教学是为了考试,教师缺乏爱心,只是把孩子当成自己事业的棋子,这样的学校,生活教育、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等都是浮云,学生是考试的机器,又怎能培养出孩子的交际能力、抗压能力、应变能力等呢?

 

为了自身的发展,学生自己又做了什么?已是成人的大学生,要学会对自己负责。名牌大学学生不能是“拉大旗作虎皮”,而是通过不断的理论学习、课外交流、实践锻炼等培养自己的综合素养,可小蔡在这方面做了什么呢?工作任务完不成就跳楼,怎对得起父母、亲人和社会的期待与培养?而所有在校大学生,只有多一些努力,积极走出象牙塔,将理论用于实践,提高综合素质,才能在毕业时从容应对,让自己的能力绽放。

 

小蔡的离去,与我们的家庭教育和和学校教育息息相关,但抱怨体制于事无补。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都应该在现有体制下寻求培养人才的出路,给孩子身心健康发展开辟一块“自留地”;而名牌高校大学生,不可把自己置于学校这个“围墙”中,要走出去,学会接受生活的考验。若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学生自身只把名牌大学当成最终目标,而忽略了对真正性格、品德和才能的培养,那名牌大学生“轻生一念起,人去空含恨”的悲剧恐难止于此例!(文/肖纲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