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52】这次回汉

(2013-05-20 16:55:17)
标签:

回武汉

组庆

朋友

温馨

杂谈

分类: 生活笔触

这次回汉

肖纲领

回到上海,趁心绪未平,写写回武汉见到的人,碰到的事。

跟着感觉走,我决定回武汉。虽然最终下决定是在五月十三号,但思考这个问题可以追溯到五月初;从理性的角度讲,来回跑一趟,时间紧迫,事情繁多,还得能负担一些费用,但这些都无法阻挡内心要回去的渴望。经济学院,吴天祥小组,他们在召唤我,所以我要回去,发自内心的。

回武汉最主要的目的,是参加吴天祥小组的十五周年组庆,看看同学和朋友。武汉,尤其是母校湖北经济学院,承载了我的大学青春,这里拥有众多曾经一起奋斗,一起成长的同学、朋友;而吴天祥小组更是倾注我汗水的社团,在集体中我向优秀的人学习,慢慢认识自我,收获种种。在各方面条件都还算齐备之时,回去参加小组的组庆,重温那段逝去的岁月,见见曾经的战友,是一种静美。

这次回汉,倍感温馨。

在火车上能够碰到一位有共同见闻,聊得来的旅友,至少我认识到,坐火车这件事,其实可以很有趣。

十八日上午,跳下汉口火车站,就赶往中南财大,高中同学陈荣在这里和我聊着各种经历,还有他的丰盛款待;其实,从这位文学功底深厚的老同学身上,我看到了才气和朋友的义气,他是一位实诚的人,也代表着家乡人的朴实无华,我喜欢。晚上,室友宋亮、韩文志,小学妹刘莉,相聚光谷,一起吃火锅到九点半。在这里,因受韩室长影响,我们多了一些对政治、学业的探讨,相对来讲,韩室长关注面广泛,宋亮则能平衡各种想法,小学妹除了听听我对研究生生活的一些看法外,谈得不多,也算是各有特点吧!作为从学术中心出来的成员,多少总有些对社会的关注和深刻思考,不随时间流逝而变淡。送走韩文志和刘莉,宋亮来到我家,可惜这次没有好好招待到他,倒是让我再次感受到他的善解人意和慷慨大方。

十八日中午,学术中心八人,在清雅园相聚,虽然有些学弟学妹和我不是很熟,但是财院学院的娃子总还不算陌生,期间谈到了很多有关考研、读研和学术中心建设的问题,他们对社团工作的热心和认真,让我后悔当初没能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学术中心这个学术机构上,只能提一些建议,期待她的快速成长。下午,小组的组庆隆重举行。又一次感受着小组淳朴的文化,感受着小组后辈的才华,更感受着小组的持续发展。听台上即将毕业的学妹学弟们谈自己与小组的青春同在,我想说,你们很棒!然后各种拍照留念,新老同志,各部门娃子,都定格在了那一瞬间。晚上的聚餐,再次把大家的感情推向了高潮。而这得感谢赵耀、吴群威、李冰三位学长和邓姝、陈洋、冯清敏三位学姐,他们对小组的持续关注和对后辈的关心,让聚会充满了家的味道;而王秋波、肖勇、赵鹏男、李云、朱文博、胡春华、袁瑛、李佩瑶、陈明等后起之秀的优异表现,则让聚会乐趣丛生。肖隆、李子扬和我,只得当好前者的后辈和后者的前辈了,杯碰杯的声音原来如此有音乐韵味。晚上,七天连锁容纳了我们,吴群威和肖勇牺牲了自己,向你们学习!

十九日上午,大家逐渐离去,言明来年有机会再见。中午,恰逢李双生日,老友肖隆、李子扬和我为她小小庆祝了一回。饭后,两好友送我离校。回家,与老爸呆的时间不长,吃过晚饭就得赶火车了。

因时间的原因,很多同学和朋友都只是短暂相聚,如李莉、董春林等;与社团联的明章涛、乔艳波、苏倩怡、雷珣等也只是一面略过;也还有很多没朋友有见到,包括在华科的周海灯学长,在武大的孙鑫和王沛同学,经院的一些学妹学弟等。这次机会难得,多少有些遗憾!

其实,这次回汉参加组庆,主要是为了送送社团老友们。我要感谢那些曾经在小组,支持小组工作的人。没有你们的支持,小组难以发展,组委的工作也很难开展。那些曾经支持我工作的朋友,每当我回忆起时,哪怕你们大二离开了小组,我也觉得你们是优秀的,是永远的吴天祥人。同时我也想对那些即将毕业的好友们说,勇敢的走下去。生活原本不易,毕业后面对的社会也许没有在校那么理想,但是小组在你们背后,我也在你们背后,虽没有时刻联系,但我会时刻关注你们;不放弃理想,坚持走自己的路,小组的做事态度和为人精神,与你们同在,我也与你们同在。

利群的广告“人生就像一场旅行,不必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心情”,我越来越觉得这句话饱含深意,愿把它推荐给每一位吴天祥人,因为小组是我们人生的一道靓丽风景。于我,此次回汉,也是一种风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