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这个周末,小胖子比较忙。
周六上午十点多,小胖在写作业,同学常毓来了。这个同学的爸爸妈妈都去外地考试了,孩子在家跟着姥姥,感觉无聊,就来找小胖了。常毓的到来,小胖特别高兴,他热情地留他同学在我家吃饭,甚至留他住在自己的小屋。这个孩子在我们家吃过午饭,直到小胖下午要去英语学校才离开了。下午我接了下胖回来,他已经在我家门口等着了。
这一次,和他同行的还有一个他们班的同学---孔晨曦,那个同学家在常毓家附近。和我们一起进了屋,三个孩子就乱开了。
我热情地招呼孩子们吃水果,小胖却像客人一样坐在一边,不说话。
他们俩一起嘻嘻哈哈地贫,小胖在一旁看着,看着他们玩自己的玩具,看着他们在沙发上扭打在一起,看他们俩在我们客厅里玩起了跳绳比赛。在我的催促下,小胖只和他们跳了一局。坐在沙发上,离孔晨曦很远。
玩了一小会儿,孔晨曦说要用一下我家的电话。他单膝跪在沙发上拨号,小胖在一旁有些不耐烦的推他:“别穿着鞋上沙发!”,声音不大,但透漏着不耐烦的情绪。
最后,他们走了。小胖靠在我的身边,小声嘟囔。
“妈妈,我心情一点也不好,在学校我就烦他!”
“你怎么能这样呢?同学来找你,这是多么高兴的事啊”“常毓来我高兴,他来我就不高兴,进了屋也不换鞋,在学校,他不好好学习,好找别人的事,和他在一个组时,该值日他不扫地·····”原来,这是一个比较调皮的孩子,是小胖眼里的“坏学生”。
一时间我竟想不起用什么话来揭开他心中的疙瘩。我明白,这个孩子只是比较活波、调皮,但并不是品行恶劣的坏孩子。好多时候我都想让小胖和这样开朗活波的孩子在一起,中和一下他们的性格。
小胖子也曾做过一次不受欢迎的客人,那是他还在幼儿园大班的时候,我们去了青岛的一个同学家,同学家有一个大小胖两岁的女孩,我们一到,她就表现出了自己的态度。看了小胖一眼,就皱起了眉,然后,防贼似的盯着他,有时候还搞个恶作剧耍他一下。有一次我终于看不下去,问我的同学:“她怎么啦?”同学不加掩饰地告诉我,她的女儿“不喜欢小男孩”,那一次出行,一路上的风景让小胖很高兴,可在同学家的憋屈让他再也不想去那个地方。
我想,那个孩子的心中,肯定把小胖当成了朋友,他甚至不知道小胖的态度,就像当年懵懵懂懂在别人家不受欢迎的小胖一样,要不,他不会跟着常毓来我家的。在小胖的眼里,不好好学习、不遵守纪律的孩子就不是好学生,就不应该和他玩。
“在学校里学习不好,并不是就一无是处,课下,你们依然可以做朋友,人家到咱家来了,你就应该欢迎才对。”我给他翻出了电脑里我们那一年去青岛的照片,照片上小胖大多数都笑得很开心,只是和那个不喜欢他的小姐姐的合影表情略显尴尬。那一次我们娘俩都很尴尬,我很后悔去找了那个同学,我原以为我们叙旧孩子们也会玩在一起,而她,却没有正确地引导她的女儿。
我们一边看照片,我一边开导着小胖,可是小胖依旧坚持:“我就是烦他,不想让他在咱家·····”这一次,我的话没有说进小胖的心里,我们的沟通,我失败了。
孩子的率真从不会掩饰,我们不能把成人的观点强加于孩子,谁能告诉我是不是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的引导也出了问题?遇到这样的情况,该怎么办?不加干涉,让孩子随意?这个问题我纠结了一天,终于,我把它拿到群里,说出了自己的困惑。
群里的好几个妈妈都给我支招,或许是他们的老师太强调了成绩,也或许是自己的引导出了问题,我应该告诉孩子,成绩并不是衡量一个同学的标准,我们不应该戴着有色眼镜看人,而应多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谢谢温州亮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