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在这个小城找了工作,三哥家的侄女直接就来投奔我们了。闺女大了,给她收拾了一个房间,又买了新的床单被罩。
因为爸爸妈妈都回家忙家里的那点地,侄子暂时成了寄居在我家的留守儿童。
因为已经在几个儿子家游击了一圈,婆婆又回到了我们家。
于是我们家成了一个六口人的大家庭,于是每天的三顿饭都像一个复杂的课程。
婆婆和侄女都还好说,难对付的是我那吃饭仔细的侄子。
中午学着做什锦米饭,想着孩子不爱吃菜,吃水果也行。看我准备了一堆食材,侄子和小胖都高兴地打下手。饭出锅,孙老师还不好意思地告诉我:“别给孩子盛完了,给我留点。”
每个人盛了一小碗,先是侄子尝了一口“感觉味道怪怪地”不吃了。再是婆婆“好吃是好吃,就是我不能吃甜的”好歹老人家没有剩饭。接着小胖子的半碗也不想吃了,他想吃粽子,想吃烧鸡。
于是每天我自己制造的战场还是自己打扫,觉得扔了可惜,就一样样的消灭。幸亏今天我做的不多。除了什锦米饭,午饭还有炒秀珍菇,一只烧鸡,馒头、粘玉米和粽子。
吆喝着孩子们喝水吃饭,又看完了中央台的《今日说法》。
然后开始睡午觉。
小胖子很稀罕这个哥哥,俩人好的像掰不开的姜。侄子在,小胖子不再粘我,只是家里,每天都乱的像鬼子进村似的。床是睡觉的地方,也是他们的战场。早晨起床,地下地东西肯定比床上的多,床上除了被子还有玩具刀枪。
安排了两个倒霉孩子睡午觉,我收拾别的东西。一转眼的功夫,看着两人盖一条夏被,头也盖得严严实实,听我过来,俩人嬉皮笑脸地钻了出来,曰:“我们在合体。”
“该睡午觉了,十分钟内闭上眼别动别说话。”我吆喝着,然后坐在床边,监工似的盯着。不然不出半分钟,准会有人噗嗤笑出声。似乎总是有什么东西兴奋他们的神经,一会儿小胖子喊“不睡了”,起床走人。原因是侄子拿出了小胖床边的裤衩在他身上一比划,小胖子感觉不好意思,生气了,想笑又拉下了脸。被我拉回来,一会又走了。
另外两个房间里,各躺着婆婆和孙老师。看到小胖子一会儿笑,一会儿闹的,都出来,好像孩子不睡觉就该和我说道说道。还是我,又把走出了房间的胖孩子拉了回来。
几个月没在我家,婆婆的脾气没有变,依旧是大事小事大孩小孩都要管,晚上要看到全家人睡觉,早晨要催促我起床。
终于,孩子们睡着了,我却没有了睡意。自从侄子来我家,我变得如冲锋陷阵指点江山的将军,不停地组织着纪律,每天扯着嗓子吆喝“吃饭了---洗澡了----睡觉了----上学了----”。常常吆喝到跟前俩孩子还你一句我一句的绕口令呢,让你哭笑不得。最累人的是检查孩子们的作业,小胖子的还好,侄子则常常嘻哩马哈,一塌糊涂,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问题小孩一个”。
和侄子在一块,小胖子省心了不少,上学放学两人一块,一块儿吃,一块儿睡,一块洗澡。互相监督着写作业,互相监督着洗手洗脸。小胖子也一下子活泼了,俩人接话把儿的速度总是让人哭笑不得。两个孩子总有那么多的笑点,挤眉弄眼的你方唱罢我登场。
晚上,把孩子们赶进房间里睡觉,我也该休息一会了。订的报刊杂志似乎已经有好多都没有看完,就听得婆婆的脚步声在屋里来回的响着,过了一会儿到了我们的窗前,然后就隔窗看到了婆婆的脸,老人家正开了窗子撩起窗帘向我们房间里看。要睡觉了,竟也是四面埋伏,这生活让人哭笑不得。
侄子说,我家就是快乐的世界,我给了他充分的自由,竟有些乐不思蜀,可不是吗,姑姑疼侄子总是真心的。
侄女虽不善言谈,但看得出,在她眼里我是一个好婶婶。
婆婆感觉,终于到家了,甚至如一个没有安全感的孩子,总是跟在我的身后。
只是我的生活一下子乱了又乱,好像没有了自己的空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