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周末的两天,我都在帮父母干活-----收割豆子。尽管活儿不多,但对于很久没有劳动过早已四体不勤的我来说还是很累。
家里的地已经很少,地里又种了许多树,地头上是花椒树,地里面是苹果树桃树柿子树枣树。树的空隙里,爸爸妈妈总觉得还可以种些庄稼,于是又种了好几种菜还有豆子花生。
一个夏天,几乎每个星期都能分到爸爸妈妈从家里带来的蔬菜水果。爸爸一向是一个好强的人,种出的庄稼也要在那一片田地里长的最好。于是,我们总能吃到新鲜的绿色的蔬菜和瓜果,甚至,爸爸送来的菜我们根本吃不完送人了。
这一次肯定也是,在收获了豆子之后,妈妈会在院子里锤了,用簸箕簸了,挑干净杂物,分给我们每个人。因为豆子其实很少,无法用机器操作,每年我们用来打豆浆的豆子都会经过妈妈一道道的手工。
姐姐和弟弟都劝爸妈别再种地,干脆种上树得了。没有人会在乎他们给的那么一点东西,市场上什么都能买得到,甚至比我们家地里长出来的还好。父母都已不再年轻,为了这点地,再累出个什么毛病,更不值得。再有就是,一个周末在地里风吹日晒的,上班了还歇不过来。弟弟更是直接,你们地里收的东西能值多少钱,我直接给,别再种地了。
只有我,有空的时候就去帮忙。从来没有说过什么,我不想破坏父母心中那种简单的幸福,那种自己的劳动成果被孩子们分享的幸福。每次从家里带来采摘的蔬菜水果,妈妈都会第一时间打电话通知我们去拿,妈妈声音里透漏出的自豪让我从不忍心拒绝,即使是市场上最便宜的茄子冬瓜。
父母觉得他们并不老,他们还有很强的劳动能力。尤其是要强的父亲,除了种好地里的庄稼,家里的院子也种成了菜园,而且打理的井然有序。
事实上,爸爸妈妈都已不再年轻,爸爸已经七十岁了,还有腿疼腰疼的毛病。
于是,我尽力的帮忙,割完了又帮着拉。用那种最老式的地排车,来回拉了两趟。妈妈说,这些豆子差不多能收一百斤,已经开始盘算着给谁了。
如果用一百斤黄豆换我两天的苦力,我不去!晒黑的皮肤要保养,吹乱的头发要打理,还有这累得浑身散架的感觉,何苦!
小时候,妈妈天天下地,每次都是,我们放学很久,已经按照分工做好了饭,喂好了猪,拔完了草,妈妈才从地里回来。那时候最大的愿望就是长大后不再种地,现在我们真的不用种地了,而且每月还能领回一笔薪水,爸爸还有一笔退休的工资。父母完全可以衣食无忧,但他们放不下对土地的情节,还有就是他们享受那种能为孩子做点什么的幸福。这个年龄了还能自食其力自给自足,不用花孩子们的钱还能为孩子减轻生活的负担,是爸爸妈妈最引以为豪的事了。
父母对幸福的要求如此简单,我还能说些什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