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过年,回家,永远的乡愁

(2012-02-08 14:57:08)
标签:

老母亲

城里人

育儿

分类: 身边事

     除夕下午,窗外响着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我们三口人带着婆婆去四哥家看公公。公公悠悠地给我讲着他已经给我讲过许多次的往事。在贵州剿匪的时候,和他同一个班的一名战友在一次战斗中牺牲了,据公公讲这个战友是从国民党那边解放过来的军官,是一个很出色的战士。当时他们战斗于大山里,只好将那名战友就地掩埋了,幸好当时从老乡那里买到了一口不错的棺材,他们用刺刀在一块石头上刻了那名战士的名字,和棺材放在一起。可是当时山上全是石头,费了很大的劲扒出的土仍是没有将棺材盖严。后来,公公去了那名战友的家----郑州南几里路的一个村子,家里只有一个老母亲。公公沉浸在自己的感情里,慢慢地讲着。在我们这儿每到除夕都有祭祖上坟的习俗,给先人烧一叠纸钱,放一挂鞭炮。“每逢佳节倍思亲”,过年了,老人家又想起了自己长眠他乡的战友,又想起了自己的家乡的亲人。

    看得出,婆婆更是失落。“一年”之隔,婆婆明显的苍老了,尤其表现在记性越来越差。常常想拿的东西放到一边却忘了,大冷的天开了窗子忘了关上,去房间里转悠一圈想不起要干什么;我包饺子,她站在一旁靠着门框孩子似地看着,却不知道伸手帮忙;我们出门办事,婆婆眼巴巴地像孩子一样跟在身后,好像害怕难熬的寂寞。以往过年,婆婆和公公总是在一块的,然后约个时间全家人都聚到我们这儿来陪老人吃饭。这一次,四哥四嫂却没有叫婆婆去吃一顿团圆饭。老太太嘴上不说,心里肯定是不舒服的。曾经幻想着公公去四哥家了之后婆婆也能去住一段时间,幻想却因四嫂几句恶狠狠的话而彻底破灭了。当着所有人的面,四嫂对婆婆说公公“最烦的就是你,出来就是躲你的!”那一刻,我忽然感觉到婆婆很可怜,这个心里牵挂着所有的人的老太太,谁曾经真正的关心过她呢?公公一去,四哥就将老人的工资折和他的手机绑到了一块,及时了解着老爷子的工资信息,却不要他的老母亲!原来对婆婆的成见也因为对她的怜悯而渐渐变得释然,对老人,只是本着自己的良心,如果互相攀比只能让老人过得更惨。

     公公和婆婆都很想家,尤其是过年的时候。公婆年轻时都很少回家,如今交通发达了几百里的路程对身体虚弱的公公来说却成了海角天涯。老人常常给我讲起他们老家过年的习俗,讲起老家里的人。“家”在我的心里就是有亲人的地方,而在老人的心里,家是他们曾经住过的那个破破烂烂的小院,那一口浓浓的乡音,不知道在老人的有生之年我们还能否圆了他们的回家梦······ 

    在孙老师的心里,“老家”的概念几乎模糊到没有了,他知道故乡在哪里,因为他回过一次故乡,认识的人却也只有一个到这儿来过的堂叔。因此,他更有感情的是他出生的那个乡镇----他的父母曾经工作过的地方,那儿有他儿时的伙伴,有看着他长大而且对他特别疼爱的保姆奶奶,直到如今,每逢年节,他仍要回去看望他们。而我的出生在高楼里的小胖子就不一样了,我费了很大的劲也无法给他解释清楚“故乡”的含义,他的故乡在哪里?他的出生地还是祖籍?

    只有我,想家了就可以轻松回家,尽管随着愈来愈小的城乡差别儿时的街道院落已经面目全非,但我还有老家还有许多亲人。年轻的时候总是想插上翅膀飞到离家很远的地方,总感觉自己的清高和这儿的人情世故格格不入,人到中年在城里有了自己的小窝,和城里人操着一样的语言追逐着同样的时尚,变得很像一个城里人了却更加恋家。当“年”这个隆重的节日来到的时候,我更怀念儿时在父母身边过年时那浓浓的年味。随着自己的长大,父母也老了。过了今年的“年”,母亲六十六岁了。六十六,越来越多的人都在祝寿,为六十六岁的母亲祝寿我却是特别的不情愿,我不愿看到自己长大了,父母却老了,我想每一次回家都能叫上一声“妈”,想每一次回到这个缠绕了自己太多情感的小院里都能看到父母忙碌的身影。

     亲人在家就在,过年,回家,永远的乡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