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伪娘”!6招打造阳刚十足的小男子汉

标签:
伪娘只是放学后皮箱赵军 |
分类: 【01】【家长课堂】 |
新时代需要具有勇敢、顽强、自信、积极进取、敢于创新、敢于冒险等精神品质的建设者,而现今不少家庭 忽视了对男孩进行 男子汉
气质的培养,其结果是男 孩子 变得胆怯、优柔、独立性差、循规蹈矩起来。本文给出了几个方法培养男孩子的阳刚气概。
妈妈要邀请爸爸加入孩子的教育行列,不在于这个形式,而是对男孩的潜移默化。爸爸可以陪儿子做一些刺激性、运动量大的游戏和活动。男孩有问题了,也可以去咨询爸爸,而不是妈妈。妈妈注意让父亲参与教育,才能让父亲将阳刚气质传递给男孩。
赵军的爸爸非常忙,常常一回家就睡觉。妈妈为了让儿子多一些和父亲相处的时间,总会把家务都做好,让爸爸不用费心。
这样,爸爸吃完饭,就会陪赵军玩半个小时。赵军会把学校的事、生活中的疑惑都告诉爸爸,爸爸也会给他出建议,教他如何做得更好。赵军每天和爸爸相处的时间不多,但他非常信赖爸爸,有大事都会找爸爸商量。
妈妈不能因为爸爸忙,就把教育的任务全部揽下。有许多事还是要留给爸爸来做的,妈妈应多邀请爸爸加入到男孩的教育中,让父亲的阳刚气质影响男孩。
妈妈在生活中,应该时常提醒男孩,男孩应该怎样走路,走样说话、穿衣服,怎样表达情绪。这些细节提醒,让男孩能明确男性的行为模式。如果男孩的言行像女生,妈妈应该提出来,防止他将女性化的举动变成习惯。
邱凯和小明打架输了,一个人躲在屋子里,小声地哭泣,害怕被人看见和听见。妈妈看到儿子这样,就说:“想哭就大声哭吧,妈妈不会怪你的,这样才像男子汉嘛。你这样躲躲藏藏地哭,像个女孩似的。”
邱凯本来怕妈妈嘲笑,没想到妈妈还鼓励自己大声哭,就放开了胆子大喊起来:“小明,我不会放过你的,我一定要打败你。”在这个过程中,邱凯变得很像个男子汉了。
妈妈应该从吃、穿、住、行等各种生活细节上,提醒男孩。男孩刚开始并不明确男孩子应该怎样做,妈妈的性别强化教育,能让男孩知道自己应有的行为模式,从而得到及时和有效的引导。
"是现在阴性化环境将男孩子教育得不像男孩子。"上海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所长杨雄称,从幼儿园开始,男孩子接触的大多都是女教师,应试教育崇尚仔细、反复的训练,包括现在影视娱乐中,男孩子都是长发飘飘的女孩相,整个社会崇尚的都是种阴柔美。
他说,独生子女家庭最容易腐化男孩的斗志。这些男孩子不仅容易缺乏责任心和宽容心,反而容易走向自私和斤斤计较。最新研究表明,独生子女家庭里的男孩普遍受到母亲的宠爱,最容易倾向同性恋和娘娘腔。
现在的男孩子户外运动少,大多男孩喜欢看电视、玩电脑、看卡通,这些都造成右脑开发过度,习惯了跳跃式、蒙太奇式的非逻辑思维方式,喜欢玩虚拟而不懂如何感受别人和周围的事物,容易变得自私冷漠。
实验也证明,婚前的女孩喜欢阴性的男孩,婚后女人喜欢阳光男人,这与激素分泌有关。但事实上,现在一些男孩子到了婚龄仍然是副孩子样,有的结婚后,仍然出去彻夜泡网吧,根本不懂得如何做丈夫,如何关心妻子,更没有"肩膀"意识,担当不了重担。
"男孩的性别意识应该越早培养越好,幼儿班最合适,所以这里应该多一些男老师。"杨雄称,父亲对儿子有很重要的榜样力量,所以父亲更应该多与儿子在一起。
建议三:鼓励男孩多参与户外活动
户外活动有助于孩子保持活泼开朗的个性。孩子多参与户外或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开阔孩子的眼界,增进孩子的人际交往技能,使孩子更活泼自信。
江宁最近总喜欢躲在家里,摆弄自己的积木。妈妈看他一坐就是一半天,就对他说:“天气那么好,你出去玩玩球啊。”江宁说:“我一个人玩没意思,还不如在家玩呢。”
妈妈马上说:“我下午没事,我陪你出去吧。公园里有很多孩子,你马上就能找到玩伴了。”江宁看妈妈愿意陪他,马上高兴地答应了。在公园里,江宁玩得满头大汗,痛快极了。
孩子正处于长身体的阶段,多参与一些户外活动,能够开阔自己的心胸和视野,还能强身健体。父母陪同孩子一起参与户外活动,不仅能增强亲子间的交流,还可以给孩子树立一个运动、健康的榜样。
建议四:打造男孩的强健体魄
一个强健的体魄是男孩阳刚的外在标准。妈妈要鼓励孩子多参加体育锻炼和社会活动,注意孩子发育期的饮食营养,让男孩拥有一个强健的体魄。
王宝平时很注意体育锻炼,爸爸也很支持他。他在小学的时候,就和学校伙伴组织了一个足球队,每天放学后,都要玩一个小时再回家。很多时候都是一身泥一身伤地跑回来,爸爸见了还夸儿子做得好,像个男子汉。
上了初中以后,他又迷上了篮球,每天都要在中午玩上一个小时。他因为经常运动和锻炼,在青春期刚开始发育时,个子和体重就是班上增长最快的。班上的男孩中,也数他长得最壮实。他因此是很多的爱慕对象,同学们都觉得他看起来很阳刚,很有男子汉气概。
要想让男孩变得阳刚,就先要让孩子练就一幅强健的体魄。在孩子的青春期,妈妈要注意加强孩子的营养,让孩子的身体能够得到更好的发育和生长,而不要长成一根豆芽菜,风一吹就倒。
建议五:不压抑男孩的好动、好斗性格
男孩淘气、喜欢闯祸、与人打架,妈妈别一味训斥、阻挠。男孩能够在这些行动中,变得勇敢、大胆、坚强、能言敢为,这些气质都是男孩性格中所需要的。男孩的天性正是如此,如果被压抑了,男孩就会变得不阳刚。
赵楷拖着一根棍子回家,表情愤愤然。妈妈心里一紧:莫非孩子在外面打人了?果不然,不一会儿,明明的妈妈拉着明明找到家里来了。明明被赵楷打了一棍子,额头上起了一个大包。妈妈先是道歉,然后进屋问儿子话。
妈妈了解到,明明很霸道,抢同学莉莉的娃娃,还打了她,赵楷看不过去才动了手。妈妈听后说:"儿子,你能够帮助弱小,打抱不平,像个英雄,这是妈妈要夸你的。但是,以后别打人了,多危险啊,可以去找老师啊。"赵楷听了妈妈的话,点头答应了。
男孩打人、摔坏东西,并非就是十恶不赦的行为。妈妈要控制情绪,先弄清楚事情的原委,如果男孩的初衷好,只是过程和方法不当,妈妈就应该赞赏他的初衷,然后给男孩指点正确的方法。
建议六:引导男孩的“破坏”行为
男孩喜欢新奇的东西,喜欢探索和冒险,但是常常因为这种性格惹出很多事端。妈妈要善于引导,让男孩把创新、探索、冒险能力都用于正途。
陈远又在拆东西了,这一次他选择了妈妈的皮箱。妈妈的皮箱虽然旧了,但是还能用,妈妈看见后赶紧走过来问:"儿子,你又有什么创意?"陈远说:"妈妈,我想做条小船,到小鱼池里玩。"妈妈说:"怎么又想这事了,如果掉下去多冷啊,这个不稳。"陈远说,我就想在那里划船。
妈妈知道阻止是没用的,就对他说:"邻居小勇家有个小橡皮圈,我给你借过来吧,别弄皮箱了。"陈远就停止了破坏。不一会儿,他在小鱼池里坐进了橡皮圈,去划水了。
男孩出于好奇心、探索欲、冒险心理,想做一些尝试,这时妈妈最好的应对方法是,在保护他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大胆放手让他去试。男孩只有尝试过了,明白了其中的一些道理,才能放弃破坏类的危险行为。(来源:搜狐教育)

前一篇:三袋米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