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体育大学校长杨桦11日在政协大会发言时表示,近几年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进行的多次调研,以及教育部等六部委连续25年的“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中国青少年体质一些重要指标呈下降趋势,令人堪忧,增强青少年体质刻不容缓。
清朝末年,中国吸鸦片盛行,人们吞云吐雾,麻杆身体,面黄肌瘦,手无缚鸡之力,被辱称“东亚病夫”!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人们的身体素质日益强壮,在各种体育比赛中频频夺冠,现已成为世界体育的大国和强国……
可是,反观我们当下的孩子,体质却直线下降,现在的孩子,就如温室中的豆芽,体质孱弱,不禁一丝风寒,城里的孩子冬天躲进暖气中,夏天避在空调里,农村的孩子,天未寒就捂上棉衣棉裤,天暖了,仍是长袍裹身……尽管家长、学校照顾得无微不至,但却还是抵御不住病毒的侵袭,每逢季节交替,我们的孩子就会随感冒,而且一感冒就要“挂吊瓶”,一感冒就传染,一传染就一片,班里几首所有的学生一年都要两次甚至多次的输液,每到春秋换季,医院输液室里是孩满为患……如果称现在的孩子为“病夫”,则是一点也不为过……
现在的孩子,不仅是病夫,而且大多“残疾”了。一个人的腿有了毛病要拄拐,叫残疾,一个人的胳膊坏了叫残疾,什么是残疾?狭义的生理残疾是指人的某个器官有毛病不正常,按这个标准,人眼近视了,也是一种残疾,而且还和腿有毛病要拄拐一样,眼近视了还要戴上眼镜!现在近视的孩子越来越多,年龄越来越少,眼镜已成为像衣服一样的生活必须品……
相当年,眼镜只是个别人,现在却已成为普遍现象。春节前笔者所在的乡镇中小学视力普查中,一年级学生的近视率竟达到了14.29%,而九年级则高达61.11%,幼儿园里孩子近视戴眼镜的也不再仅是个例,而每年的高考体检,“全班皆近视”也不再成为新闻……这也就意谓着,我们太多的孩子“残疾”了……
个别学生体质虚弱者,眼睛近视,实属正常,但这么多的孩子都“弱不禁风”,这么多的孩子都“近视”,这就不正常了,而最可怕的是,我们的家长,我们的学校,我们的教育,对这种不正常现象熟视无睹,没人当着当一回事。学校的“阳光体育一小时”是阳奉阴违,偶尔跑上几步呼号也不是“一二三四”而是“窗前明月光”,而到体育考试,孩子几乎个个是百分,体育活动的稀少和体育成绩的优秀极不成比例同,学校和家长看重的是体育成绩,而不是孩子的身体素质,哪怕孩子一天感冒三回,体育成绩只要100,家长照样笑得合不扰嘴,这种只看成绩,不管孩子体质的集体无意识比孩子们虚弱体质本身更可怕:孩子体质下降我们可以采取措施,但如果看不到下降,那就会任其发展的!果如此,那真是我们孩子的不幸,家庭的不幸,国家的不幸,照此下去,“东亚病夫”的悲剧就会重演……
有个比方打的好,人的生命是1,学业、事业、财富、生活等等是0。有1的存在,后面的0才有价值,0越多,一个人的价值也就越大;但若是前面的1轰然倒下,后面不论有多少的0,那也是枉然。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是一个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我们的教育不仅要学生学习好,更要首先保证他们的身体!
“少年强,则国强!”这个强不仅是智强,更应首先是体强!愿我们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莫再拿药当饭吃,要让孩子锻炼身体,强健的体质才是立人的本中之本!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