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子记]“股市女神”安妮对儿子生存教育:你的人生你做主

(2011-10-16 13:55:18)
标签:

生存教育

你的人生你做主

股市女神

安妮

薛非

孩子独立

教育

分类: 【教子有方】往期回顾

妮的家教观:“现实世界很复杂,最好的家庭教育就是让孩子在现实中学习生存,包括应对挫折和磨难。当他学会面对挫折和磨难,并能想出积极的应对措施、学会承担责任时,实际上就是在成长。也只有这样,也只有这样,将来孩子才会经得起摔打。”

http://s7/middle/7db08ff0xaf6446d5c246&690


“股市女神”安妮对儿子生存教育:你的人生你做主

 

     文/兄兄

 

http://s13/middle/7db08ff0xae213e634cfc&690&690从小就给孩子独立的生活空间

 

  安妮30岁那年才当上母亲。儿子薛非一出生就体弱多病,新生儿黄疸、肺炎、腹泻,小家伙挨个儿得了个遍。后来,安妮干脆请了长假,在家全心全意地照顾孩子。

   在安妮的悉心照料下,一年后,儿子的情况终于有所好转,像其他健康孩子那样,开始蹒跚学步,饭量增长了,个头也长高了。看儿子一天天健康、活泼起来,安妮一直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内心深处有一种说不出的高兴和踏实。可理智告诉她:对孩子来说,仅有健康的身体还远远不够,父母要明确养育孩子的目标——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培养一个优秀的人,关键是要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而非灌输给他各种知识和技能。在性格培养上,最重要的一点是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即培养孩子的生存能力。

  安妮和丈夫约法三章,为了培养儿子的生活独立性,父母决不包办孩子的事,从小就给孩子独立的生活空间,给孩子自己动手做事情、获得锻炼的机会。

  儿子进了幼儿园,安妮中断的事业再度起步,整天忙得不可开交。此时,安妮的丈夫在北大进修,也是忙得连家都顾不上。每天下午5点,别的家长早早就在幼儿园门口围着,接孩子回家,而薛非却要自己离开幼儿园,走路回家。这还不算什么,更让薛非难过的是,回到家里往往是大门紧锁,妈妈在哪儿都不知道,更不要说像其他小朋友那样,一进家门就会有可口的饭菜等着了!天渐渐黑了。薛非等不到爸爸妈妈,只好想办法去邻居家或者其他小朋友家里“避难”。

  安妮早就提醒过儿子:回家后,如果父母不在家,你自己要想办法到任何可以去的地方,想办法解决吃饭和住宿的问题,等妈妈回来后,会一一去还情。好在薛非小小年纪人缘不错,热心的邻居很喜欢收留他。

   薛非上小学了,第一天报到,安妮陪着儿子一起去学校,办过入学手续后,把他送到教室。这样母子做伴上学的经历,在儿子的记忆中仅此一次。当天晚上,安妮认真地对儿子说:“儿子,你已经长大了。妈妈今天带你认识了去学校的路,从此以后,爸爸妈妈就不再接送你了。一是没有时间,二是没有必要。”安妮叮嘱了几条路上应该注意的事项,就对儿子上学的事情坚决地放手了。
  安妮的性格就是凡事说到做到。以后的日子里,无论是顺路经过儿子学校门口,还是刮风下雨,她都让儿子独自想办法,坚决不再接送。

  江南的天气变化无常,往往是刚才还晴空万里,一眨眼工夫就莫名其妙地下起雨来。薛非学会了自己动脑子解决问题,下小雨时,他会头上顶着书包,一路飞奔地往学校跑;下大雨时,他就借光,躲在别人的伞底下暂时避雨。再后来,一看天要下雨,薛非学会了自己带伞或雨披去上学。

 

  

http://s7/middle/7db08ff0xae213e66fe26&690&690自己的事情自己操心

 

  很多父母都会给孩子辅导作业,孩子做作业到半夜,家长就陪到半夜。而安妮从来不辅导儿子写作业。儿子写作文时,遇到不会写的字,第一次问安妮,安妮拿来字典,教他怎么查生字;第二次,儿子再来问生字,安妮就告诉他:“你已经学会查字典了,自己去查字典。”做数学时遇到不会的习题,她让儿子自己去问老师,或者去问同学。对于儿子的不满和不理解,安妮说:“你应该从小学会怎么向别人学习,怎么向别人求助。善于借助别人的力量,这也是一项很重要的生存能力。”

  有一段时间,薛非向安妮抱怨父母对他管得太少。安妮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挣钱养家是爸爸妈妈的事情,学习功课是你的事情,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学会独自去面对自己的事情。将来你长大了,独立生存也是你自己的事,父母是无法替代的。没有人能够照顾你一辈子,你必须从小就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操心,学会独立生存!”

  安妮从小就是个优等生,在班上成绩数一数二,但安妮并不用这种标准来要求孩子。她对儿子说:“不用每次考试都要第一,都要考100分!妈妈并不喜欢你为了分数才那么费劲费力地学习。但你在学习时,得有点创新精神,不能人云亦云,要学会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问题。”

   在安妮的眼中,儿子是这样一个人:按照好学生的标准,儿子只能算得上表现平平,但在生活上,和其他孩子相比,儿子绝对是一个有个性、有想法、独立性极强、很有人缘的人。儿子的这种状态正是安妮想要的。

   薛非小学上了不到两年,安妮就南下深圳开始了她的股市生涯,薛非也跟着妈妈转学到深圳。安妮按照她一贯的做法,把儿子送进学校后便转身而去,全身心地投入到她的事业中。8岁的儿子可是第一次远离家乡,又听不懂同学们的广东话,那份孤独和寂寞可想而知。 

  一天,母子闲聊,儿子一本正经地对安妮说:“妈妈,你知道吗?我曾经想过要自杀。”安妮大惊失色:“你现在还有这个想法吗?”儿子轻松地笑了:“当我能坦诚地和你这样说时,就证明我早已过了这一关。” 这次对话对安妮的触动极大,她开始反省起自己的教育方法:是不是过于理性了?是不是有点失之偏颇?

  正当她陷入自责时,无意中看到了儿子的一篇作文,内容正好是关于母爱的。安妮原以为儿子会在作文中对她抱怨个没完,没想到儿子却在文中充满深情地写道:“在我年幼时,妈妈为了养育我,忍痛放弃了自己的事业。如今,妈妈为了能让我受更好的教育,又毅然开始了二度创业。我觉得我的妈妈是所有的妈妈中最不屈不挠的人。”安妮终于释然了。


 

http://s4/middle/7db08ff0xae213e5d9773&690&690让他多吃一些苦头

 

  高二时,薛非想出国读书。那一段时间挺流行出国留学,很多孩子跟风出去,因为不习惯国外的学习和生活方式,最终半途而废。安妮和丈夫经过深思熟虑,和薛非约定:“出国读书可以,不过你得想清楚了。如果出国读书,就必须一口气在国外上完大学,并在国外工作几年后才允许回国,不能半途而废。否则,就别想出去。”薛非考虑了很久,最后决定去英国。 

  接下来要申请签证和开具各种证明材料。薛非列出了一个长长的手续办理清单,自己打电话咨询、排队申请。别的申请出国的孩子,很多都是由父母带着办理手续,薛非却是自己拿主意、想办法。最后,一切手续办理完毕,当他兴高采烈地收拾行囊走出国门时,安妮和丈夫忍不住相视一笑,有些“幸灾乐祸”地说:“真棒!又可以让他多吃一些苦头了!” 

  在国外,安妮给儿子的政策特别“宽大”:只要不违反当地法律的事情都可以做。很多朋友担心安妮这样会使薛非误入歧途,安妮却很有信心地说:“我相信他,他应该会有分寸的。当然,这个年纪应该允许他犯错误。中国有一句古话说‘吃一堑,长一智’,犯错误也会使他积累人生经验,不然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付出的代价就会更大。” 

  薛非没有辜负安妮的教导,一个人在英国生活得很好。曾经有一个日本同学经常诋毁中国,说中国人的生活如何如何糟糕,中国人的品行如何如何恶劣,令薛非十分气愤。有一次,薛非实在忍无可忍,不顾自己身单势孤,把那个日本同学叫到一间空房里,严厉地警告他:“你的言行严重地伤害了我,如果你再说中国的坏话,我就要狠狠地揍你!”那个日本同学看到他一副要打架的样子,心虚了,从此收敛了许多。安妮知道后,很赞赏薛非的行为,对他说:“你做得很棒!一个人应该有民族自尊心,换成我,也会这样做的。” 

    有一次,薛非开车出了事故,汽车撞坏了,人没事,他把车停在路边,打电话向母亲求助。安妮的第一句话是:“你现在在哪里?报警了没有?”薛非说:“我正在换轮胎,没有报警。”安妮问:“为什么不报警?是不是责任主要在你身上?”儿子如实回答:“我觉得好像不是对方的错。”安妮很不高兴地说:“你不报警,实际上就是在逃避责任。这次事故,不管是谁的责任,都必须先报警,让警察进行评断,做出处理。如果该你负责,你就要把事故的责任承担起来。”她接着说,“现在我也管不了你,你自己打电话找修车厂把车拖去修好,再开回来吧。”说完就挂断了电话。后来,薛非打电话报了警,又打电话给修车厂。经过这次事故,薛非原来做事粗心大意的毛病基本上改正过来了。 

  在传统的中国父母看来,安妮这种过于残酷的“生存教育”简直是不负责任,但一直在股市的K线上飞扬人生的安妮有她的认识:“现实世界很复杂,最好的家庭教育就是让孩子在现实中学习生存,包括应对挫折和磨难。当他学会面对挫折和磨难,并能想出积极的应对措施、学会承担责任时,实际上就是在成长。也只有这样,将来孩子才会经得起摔打。”

 

  如今,作为华宝信托点金项目管理人的薛非做事沉稳低调,而且和母亲一样自信、独立。对儿子的教育一直是安妮的另外一份事业,在这份看似不经心的事业中,安妮又一次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