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教育局副局长解读《成都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按户籍所在地就近入学的实施意见》
成都商报讯(记者
王冕)成都市教育局昨日就《成都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按户籍所在地就近入学的实施意见》召开新闻发布会,副局长左华荣对文件进行了解读,并回答记者提问。
变化1:
房产证不再成小学登记必需材料
以前,城乡适龄儿童要在户籍所在地小学就近入学,其监护人要拥有户籍地房产证明。而此次出台的《实施意见》取消了以户籍地房产证明为依据的条件。
成都商报记者了解到,小学新生入学登记将以适龄儿童户籍为依据,只要实际居住地与户籍一致,就可在户籍地享受就近入学的教育服务。
变化2:
小学入学将引入微机排位
成都户籍改革还将使得传统的小学划片招生方式发生变化。
左华荣说,以前城乡户籍及入学人数相对固定,小学入学实行先划片再登记入学的办法。但《关于全域成都城乡统一户籍实现居民自由迁徙的意见》实施以后,户籍实现了自由迁徙,租房也可上户,这使得人口流动性加快,入学人数弹性增大,原来相对固定的入学范围已不能适应城乡居民就近入学的需要。
届时该怎么应对呢?
左华荣说,他坚信,划片就近入学还是今后小学入学的主要办法。“绝大多数学区都会采用这种方法。”但当这种方法不能适应某个学区的招生时,可以改为入学适龄儿童先登记,再划片确定学校服务范围的方式。对于居住人口密集的区域,当入学登记的适龄儿童人数超过学校新生入学学位数的,还可以用将一个区域内的几所小学集中起来进行划片微机排位的方式解决。
他认为,这将降低为就学而迁户的预期,防止一房多租和一房频租的情况发生。“就学本来是为迁户服务。”他说,这个方法将提醒那些家长,即使将户口迁到他们中意的学校周围,也不一定就能读到这个学校。
变化3:
明年起 小升初登记报名办法调整
2012年起,小升初登记办法也将发生改变。
以前,小学升入初中报名登记办法是:小学毕业生可以在就读小学登记,也可以转片回户籍所在地登记,参加小升初微机排位。而根据《实施意见》,这一办法将从2012年起改为:在小学毕业生户籍所在地指定的登记点登记或在其户籍地就读的小学集中报名登记,参加小升初微机排位。
有记者问,目前城区有些小学生属于跨区就学———户籍在一个区,读书却在另一个区,小升初时也可选择随就读小学参加另一个区的微机排位。这一新政策是否意味着今后小升初将不会出现跨区就学的情况?
左华荣说,户籍所在地指定的登记点登记或在其户籍地就读的小学集中报名登记实际表达的是一个意思,报名以户籍所在地为依据,参加小升初微机排位。
他还强调,今年小升初报名登记办法不变,学生可以在就读小学登记,也可以转片回户籍所在地登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