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听课要注意什么问题
(2014-04-03 10:34:35)
由于听课者的身份不同,听课的目的、任务、听课的方式也会有所不同,在此,对教师间的听课提出两点注意事项。
一、听课、评课的目的和作用
从学生角度看: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
从教师角度看:
帮助、指导教师使自己的工作趋向于完美,专业素质得到快速发展。
二、听课前的准备
学识准备
——以学科知识为核心的文化修养;
——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修养。
了解教学三要素的情况
——教师、学生、教学内容。
听课、评课理论和方法的准备
物质和精神的准备
三、什么是听课
听课是指教师或研究者凭借眼、耳、手等感官,运用有关的辅助工具(记录本、调查表、录音录像设备等),从课堂情境中获取相关信息资料,从感性到理性的一种学习,是评价研究教育教学的方法。由于听课者在课堂上最多的是看老师如何组织教学,学生如何开展活动,所以在新课程理念下,人们又把“听课”称之为“看课”。
四、听课的类型
检查型听课
,评比型听课,观摩型听课,调研型听课,指导型听课,推门式听课。
五、听课的基本要求
(一)听课者的听
要明确听课的目的、计划和要求;
要了解教材、学校和教师的基本情况;
处理好听课者与授课者的关系;
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了解学科信息;
做到听、看、记、思的有机结合;
认真做好听课记录。
(二)关注教师的教
1、课的结构。课的结构是指课的组成部分及部分的顺序和时间分配。首先要看教师怎样复习旧知识,怎样创设教学情境,导入新课的教学;怎样通过简明、准确、生动的语言交流呈现新内容;采用何种方式完成对新内容的巩固;如何设计多种形式的练习启发引导学生,加强知识的应用与迁移。
2、课的目的。教学设计要求目的明确,任务具体,做到“三个面向”:面向全体学生,符合学生实际,在此基础下兼顾尖子生和学困生;面向学生的每个方面,既重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教学,也重视学生智能的培养,尤其关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既重视发展学生的整体素质,又注重弘扬学生的个性特长;面向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既注重发挥教材的主体作用,又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既注重挖掘教材的德育因素,发挥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作用,又注重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3、板书及教学媒体的运用。一般说来,板书要详略得当,重点突出,能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增强直观效果,同时也有利于引导学生收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度。
(三)关注学生的学
教学是对教学起辅助作用的。恰当运用媒体,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大课堂教学信息的容量,更重要的是注重学生的学对于学生的学习活动,听课教师应关注学生是否是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在学习活动中学生经常做出怎样的情绪反应;学生是否乐于思考、讨论、争辩、动手操作;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学生活动时间是否充裕得当;学生自学习惯、读书习惯、书写习惯是否养成,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等。
六、听课应克服的现象
无准备,随便听;
不守时,影响课堂教学;
精力不集中,点评不到位;
交换意见,缺乏辩证。
七、听课时应注意观察四个方面
观察教学目标;
观察教学过程;
观察教师施教;
观察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