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功拍摄记

标签:
原创散文情感文化 |
我的诵读视频:
《原乡记忆》梦原乡
“阅美三秦,从这里开始”这个活动通知我早就看到了,因为忙,也没有在意。前两天看到朋友们发的此类视频,发现身边熟悉的作家被推荐的很少,于是,就有了推荐身边作家的想法。有了想法,就立即给雷涛书记和著名作家陈嘉瑞通了电话,经过两位老师的同意,又约了我们中国诗歌春晚朗诵世界艺术团的王丽、王梅,约定5月22日早上去雷涛书记的家乡咸阳武功拍摄一些镜头,做宣传片用。
原省作协党组书记雷涛先生的散文集《原乡记忆》,装满了作者对故乡的回忆,有《故乡的紫藤树》,还有《算黄算割》的麦田等等。
这本散文集用朴素无华、生动精彩的文笔描述原乡、抒发乡愁,阐述了原乡文化的含义:是农耕文明留给工业化和后工业化的文化物证,是祖祖辈辈言传身教的精神标识和人文形态、是维系数千年中华文明的根系与基石。那个时代特定的语气与言辞,那种与生俱来的亲切与亲近,源自于原乡文化的原生态与乡愁,以及它和现代文化的血脉传承意蕴。
这本书分读可以了解一个个乡村,通读可以看到一个广阔的天地,让我们对不同时期的乡村有更多的了解,对我们的写作也有很大帮助。
散文集《终南豆架》,是文化学者、散文作家、终南性灵社社长陈嘉瑞先生的“当代著名作家美文自选集”。
自小仰望着秦岭长大的陈嘉瑞先生,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其散文笔法秉承中国传统散文的路子。他组建成立的“终南性灵社”,以“有我写作,直抒胸臆,不事雕琢,神韵灵趣”为宗旨,倡导散文的性灵写作,颇引关注。他书中精选的72篇散文,全部摘自于国内公开发表的报刊。其中《曲江邀月》《韦曲桃花》《饱将两耳听秋声》《秦岭那三棵白杨》等篇目,意境空灵,语言精美,如晴空鸟迹,水面风痕,文笔清丽而富有韵味。性灵散文,在终南性灵社的倡导践行下,渐成影响。
“阅美三秦”,三秦大地孕育破土的《终南豆架》,在艺术享受的同时,可以带给您精神的澡雪与思悟的启迪。
值得惊喜的是,雷涛书记专程来陪我们一起去武功拍摄。我们先来到武功后稷养老院。后稷养老苑是在原来的薛固中学基地建立起来的,雷书记的中学时代就在这里度过。这里有他笔下描写的《故乡的紫藤树》,附近还有《算黄算割》麦田。雷书记在紫藤树下给我们讲这棵树的故事。然后,我们又来到养老苑附近的麦田,在麦田里听雷书记给我们讲乡村的许多趣事、、、
后稷养老苑张海红院长和一直在后稷养老苑帮忙的著名作家陈嘉瑞先生,和我们一路同行,让我们的拍摄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