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需要对大学生择业更重要(一辩稿)
(2011-07-03 14:43:52)
标签:
杂谈 |
分类: 辩论雄风 |
谢谢主席,大家好,非常高兴今天能和法学部的4位优秀辩手就辩题展开辩论,我方观点是个人需要对大学生择业更重要,旨在通过这场辩论为当代大学生在择业时提供帮助,有一个清晰明确的择业观.那既然讨论择业,就是在即定职业中讨论如何选择的问题,是在选择中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问题.而非讨论职业是由何而来的问题.社会为我们提供了职业,但我还是根据喜好根据我的主动意识支配我作出选择.职业有以下几个特征:经济性,它首先是要能解决劳动者的经济问题,满足其衣食住行的基本个人需要,社会性,是体现劳动者作为社会人的个人价值,促进性,职业的存在促进了社会的发展.由此看来,职业最根本和最多的还是以满足个人需要而存在.在如今,个人的发展和国家的发展并没有本质上的矛盾,
今天我们对待个人需要应有一个深度认识,以个人需要为重并不等同于片面的追求个人利益,个人需要应包括物质、精神、个人价值观等具有广泛意义的需要.如归国华侨,他们放弃了国外的优越条件,但他们不正是追求作为一个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人的爱国情操,满足个人价值观的需求吗?大学生作为人才资源,我们有强烈的历史责任感,无论我们作出怎样的职业选择,其出发点和归属点都是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正是从这个角度考虑,以个人发展为重能更有效的实现上诉目标.其有效性就表现在大学生作为某个领域的专业人才,选择自己擅长和爱好的工作其责任和奉献意识更能表现,也只有在这样合适的职位上最能够发挥个人聪明才智,才能实现最大的人生价值,其次,从社会的角度考虑,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必须量材使用,只有每个人从自身的特长出发,充分考虑自身的发展,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岗位,才能够使每个人的效用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从而形成整个社会人才资源的最佳配置,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更加有效的推动社会和国家的进步.试问让对方辩友做财务是合理配置吗?由此可见,以个人发展为重,正是要求广大的大学生寻求到最适合自己的位置,把个人发展与祖国需要结合起来,在实现自身价值的过程中,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当然我们也看到现在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但这不是追求个人需要所导致的问题,也不是按社会需要就能解决的问题.这是中国国情,是社会供给生产关系不匹配的问题,是人口过多所带来的竞争问题.最后我想引用一句话:世界上最大的悲剧莫过于有太多的年轻人从来没有发现自己真正想做什么.敢于追求梦想才是最美的人生,那是你心灵的选择
前一篇:选秀对大学生有力——辩论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