晕轮效应
(2011-06-12 22:16:50)
标签:
晕轮效应心理作文素材杂谈 |
分类: 经典 |
有这样一则笑话。有一天,一个老师上课,发现两个学生在睡觉,他们都把书铺在自己的面前,结果老师把其中的一个差生叫起来批评说:“你看看人家(指着另一个睡觉的学生,平时成绩很优秀),人家睡觉还看书呢,你倒好,一看书就睡觉。”这就是晕轮效应在作怪。好像成绩好的学生什么都好。
“晕轮效应”,亦称“光环效应”。它指人们看问题时,像日晕一样,由一个中心点逐步向外扩散成越来越大的圆圈,是一种在突出特征这一晕轮或光环的影响下而产生的以点代面,以偏概全的社会心理效应。在这种效应下观察某个人时,对于他的某种品质或特征有鲜明的知觉,从而掩盖了其他特征。美国心理学家有个研究,让被试者看一些照片,照片上的人分别是有魅力的、无魅力的和魅力中等的,然后让被试者从与魅力无关的方面去评价这些人,如他们的职业、婚姻、能力等,结果发现,有魅力的人在各方面得到的评分都是最高的,无魅力者得分最低,这种漂亮的人各方面都好实际上就是“晕轮效应”的典型表现。
“晕轮效应”的消极作用往往在判断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或性格特征时表现得最为明显。它妨碍我们去全面地观察、评价人,使我们不能从消极品质突出的人身上发现其积极的品质和优点,也不能在积极品质突出的人身上看到其缺点和不足,对人作出“一无是处”或“完美无缺”的评价。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一无是处和完美无缺的人都是不存在的。所以,晕轮效应其危害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以点代面,以偏概全,容易影响对人的评价的准确性和可信度。认识和掌握这一社会心理效应,有助于我们克服看待别人的偏见,也有利于我们了解别人产生偏见的原因。这一点,对领导者和管理者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