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
1.1
航运在英文中的表述应当是shipping或maritime
transport。航运经济学在英文中的表述有两种,一是shipping
economics,一是maritime
economics。在习惯上这两种表述都得到了接受,但严格而言,shipping
economics恐怕是比较合适的表述。我们所称之航运经济学是指关于海上货物运输的经济学,shipping一词应当体现了这一基本特征。Shipping是名词,意为航运、船舶、装载货物。而maritime是形容词,意为与海有关的、海上的、海边的。Maritime源于拉丁文的mare,有海、湖和池塘的意思。Maritime的含义明显大于shipping的含义。Maritime不仅可以有shipping的含义,也可以与运输无关的含义,例如maritime
technology并不是“航运技术”,而是指与海洋有关的技术,与marine
technology基本相同。Maritime
industry可以译为“海洋业”,但不能译为“航运业”。Maritime
industry的范围要远大于shipping
industry。Shipping
industry通常是指海上货物运输,包括由散货船、油轮、杂货船、集装箱船等各种船舶完成的海上货物运输。Maritime
industry除了shipping
industry外还包括船舶的设计和建造、航运融资、保险、航海技术等。Maritime
economics的范围也应远大于shipping
economics的范围,maritime
economics不仅可以包含“航运经济学”(shipping
economics),也还可以包含“港口经济学”(port
economics) 和“造船经济学”(shipbuilding
economics) 等。Maritime
economics甚至可以包含“海洋经济学”(ocean
economics)。只有maritime
transportation才可以是指航运经济学。因而在英文中将航运经济学表述为shipping
economics或者economics of
shipping应当是比较适当的。
定义
1.2
关于航运经济学的书不算少,但很少有给航运经济学下定义的。高斯 (R.O. Goss)
于1977年出版的Advances in
Maritime
Economics[1] 是与航运经济学相关文章的汇编,没有涉及航运经济学的定义。艾伦·布朗奇
(Alan E
Branch) 于1998年出版的Maritime Economics –
Management and Marketing第三版一书也没有对航运经济学作出定义。[2] 这是一本书侧重航运经济实务和操作的书,是从事航运实务人员的“备忘录”或“手册”。[3]马丁·史托福
(Martin
Stopford) 在其2009年出版的Maritime
Economics一书第三版的内容涉及航运市场经济学、航运公司经济学、造船和拆船经济学等,但也没有对航运经济学下定义。[4] 伊莱亚斯·卡拉吉特索斯
(Elias
Marakitsos) 等的Maritime Economics –
A Macroeconomic Approach则是从宏观经济学入手对航运经济进行了分析,但同样没有给航运经济学下定义。[5]
1.3
在1999年出版的詹姆斯·迈考威尔
(James
McConville) 的Economics
of Maritime Transport –
Theory and Practice一书中,作者对航运经济学进行如下描述:[6]
Maritime economics is a discipline
or field of study connected with the manner in which existing
material and human resources are used in the industry and how they
change and develop over time. Maritime economic theory consists of
a body of concepts and principles which assist in the explanation
of the industry’s progress.
1.4
我们或许可以说上述描述严格意义上并不构成一个定义,因为它并没有涉及航运经济学的实质。The Blackwell Companion
to Maritime Economics一书认为shipping
economics和maritime
economics同时存在,而shipping
economics则是maritime
economics的一部分。Maritime
economics是海上运输经济学,shipping
economics则是货物运输经济学。Maritime
economics由航运经济学,船舶经济学
(ship
economics) 以及港口经济学
(port
economics) 组成。该书这样写道:[7]
Maritime economics is the economics
of maritime transportation, i.e., an economic analysis of its users
(shippers and passengers), primary service providers
(transportation carriers and ports), secondary service providers
(e.g., ship pilots and towage, ship agents, stevedores and freight
forwarders) and resources (e.g., labor, infrastructure and mobile
capital such as ships). As a field of study, maritime economics
consists of shipping economics, ship economics and port economics.
Shipping economics is concerned with the economics of transporting
freight by ships. Ship economics is concerned with the economics of
ships that are used in maritime transportation. Port economics is
concerned with the economics of ports, i.e., the provision of port
services and the users of these services.
1.5
我们可以对航运经济学做如下简单的定义:航运经济学是研究国际海上货物运输的学问。航运经济学被视为运输经济学的一部分,运输经济学是产业经济学的一部分,而产业经济学则是应用经济学的一部分,而后者则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属于微观经济学的范畴。在我看来,航运经济学的基本内容或研究对象可以简单归纳如下:首先,航运经济学是关于货物运输的学问,即航运经济学不涉及旅客运输。运输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既包括货物运输,也包括旅客运送,而且旅客运输在运输经济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虽然传统上或习惯上航运既包括货物的运输,也包括旅客的运送,但货物运输与旅客运送属于两个不同的市场。两者的个性远大于共性。当货物运输市场出现跌落时,旅客运输市场并不会有必然的反应,无论是否同步。此外,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除了搭乘游轮做往返游外,远洋旅客已成稀罕之物。当今世界,很少会有人选择水路航行至远方。因此,航运经济学不包括旅客运输不仅是可以的,而且是理所当然的。在此基础上,航运经济学同样也不涉及游轮及游轮经济。
1.6
第二,航运经济学是关于远洋货物运输的学问,不涉及沿海和内河的货物运输。虽然沿海运输乃至内河运输与海上运输构成了货物运输的链条,但沿海及内河的货物运输与远洋货物运输并不同处于同一市场,两者的供需双方及其特征也各不相同。而且,出于国家安全及民族利益的考虑,绝大多数国家都对沿海及内河的货物运输实施特别许可制度,即只有获得许可或批准的企业才能从事一国的沿海及内河的货物运输。各国发展不均衡,各自的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各不相同,将各国的沿海及内河货物运输放在航运经济学中予以讨论不仅是困难的,更重要的是没有意义的。
1.7
第三,航运经济学是关于远洋货物运输的学问,不涉及空运和陆运。虽然今天的集装箱运输强调“门到门”,而且多式联运也经常会涉及空运和陆运,但无论是空运经济学还是陆运经济学都不是航运经济学的构成部分。空运和陆运应当是运输经济学的内容。
1.8
第四,航运经济学不包括港口经济学。毫无疑问,航运离不开港口,港口事实上是连接世界各地的重要中转地。以集装箱运输为例,在工厂装载完毕的集装箱会被拖至港口并在港口装上船,由集装箱船将集装箱运至目的港,然后集装箱再从船上卸下。货物有可能在码头拆箱并运至最终目的地,也可能将集装箱运至最后目的地后再拆箱。由此可见,港口是连接大洋的中转地。离开港口实际上也就不存在所谓的航运了。航运经济学研究的是航运以及对航运产生影响的所有因素。因此航运经济学应当也必须研究港口及其对航运的影响。然而港口是货物运输的起点和终点,与货物运输本身并没有直接的关系。港口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港口及其所提供的服务。虽然与航运有密切的关联,但港口经济学研究的并不是航运。此外,关于港口经济学的研究应当是无法离开旅客的。因此,航运经济学不包括港口经济学不仅是可以的,而且是理所当然的。
1.9
第五,航运经济学是国际性的海上货物运输。国际性是航运经济学的一个特征,换言之,航运经济学不存在国际与国内之分。一国的航运经济学其实是该国的运输经济学的组成部分。不以国际为定位的航运经济学应当是没有意义的。运输经济学通常一国的或者一个地区的,而不是国际性的。
性质
1.11
航运业遇到的问题通常是该行业所特有的,并非可以通过对经济学原理或常识予以解释或解决的。例如:作为船东是否拥有的船舶越多越好?船东应当拥有各种船舶还是应当拥有单一船舶?在同样市场条件下,为何有的船东经营得好有的船东经营的差?作为微观经济学,航运经济学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航运业参与者如何根据其市场地位及其对市场的分析做出决策,从而实现有限资源得到最大利用的目标。
1.12
从分类上来看,由于航运属于运输行业,因此航运经济学应当属于微观经济学范畴。但航运与宏观经济学又有着密切的联系。基于其特殊的作用,航运业在宏观经济占有特别的地位。很多国家都会从宏观上针对航运制定政策,并设立政府部门负责处理与航运相关的事务。这是航运经济对一国宏观经济可能带来的影响所决定的。对宏观经济学的理解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航运业及航运经济学。
1.13
虽然航运经济学是运输经济学的组成部分,但是它与运输经济学依然存在的明显的差别。两者最明显的不同之处是:运输经济学通常是研究一国或经济体内运输的学问,而航运经济学则是研究国际海上运输的学问。此外,运输对象也有根本的区别。运输经济学研究的运输既包括货物运输,也包括旅客运输,但航运经济学研究的仅仅是货物在国际范围内的运输。
[1] R.O.
Goss Advances in Maritime Economic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7.
[2] Alan E
Branch Maritime
Economics, 3rd edition, Routledge 1989.
[3] Alan E
Branch Maritime
Economics, 3rd edition, Routledge 1989, Preface to the third
editdion.
[4] Martin
Stopford Maritime
Economics, 3rd edition, Routledge 2009.
[5] Elias
Karagitsos Maritime
Economics, Palgrave MacMillan 2014.
[6] James
McConville Economics of Maritime Transport – Theory and
Practice, The Institute of Chartered Shipbrokers, Witherby
& Co Ltd 1999, p.15.
[7] The
Blackwell Companion to Maritime Economics, by
Wayne K Talley (ed) Blackwell Publishing Ltd 2012, p.1.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