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汉字的联想
(2016-06-23 21:05:06)汉字的联想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欣赏、了解中国古老汉字的历史及构成,感受汉字的奥妙和艺术魅力,并能使用象形字进行创作画面。 2、通过对中国汉字文化的学习,了解汉字是我们祖先伟大的创造,激发对祖国文字的热爱之情,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提高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观察、分析汉字象形表意的构型特点,了解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体验用绘画形式表现汉字的创作乐趣。
难点:字体设计的创意。对学生分析能力、应变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学习准备】教具:制作课件,当场范画。 学具:美术本、涂色工具等。
【教学过程】
一、猜字导入,了解中国汉字的历史
二、了解汉字渊源,激发兴趣
1、初步了解汉字的起源与演变过程。
师: 我国最早的象形文字是甲骨文,是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距今已有3千多年的历史了, 经过西周的金文、秦朝的小篆、具有蚕头燕尾特点的汉代隶书、魏晋的楷书,到现代端庄整齐的方形字,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变,如今的文字已变得更加抽象简练了。汉字是最富有内涵的字,每个字都能给我们带来丰富的联想。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汉字的联想》。板书课题
2、联想游戏,讲解汉字象形表意的构型特点 。
(1)接下来,我们玩一个联想游戏,请同学将相应的字与图连线。
师:你是怎么判断的呢?
(2)刚才我们看到了很多有趣的象形文字,你们能猜到古人是怎么联想到“休”字? 师结:同学们的联想力真强!一个人走的太辛苦了,想找个地方休息下。这些字在不同程度上反映出了其所代表事物的某些特征,使人们看到它便能产生联想,从而领悟它所表达的意思。
(3)感悟书画同源
师:可见我们的祖先特别的聪明,现代人也不简单,我们来看这是字还是画?为什么? 小结:艺术家用龙与凤的形象代替了其中的一些笔画,从而表达了这个字的含义,把字与画巧妙的结合在一起。
师:接下来,我们来看这幅图
师小结:这是一幅抽象的中国画作品,作者用简洁轻松的画笔,表达出了农家人六畜兴旺、丰衣足食的美满生活,画中大胆的融入了汉字,增加了画面的趣味性。
(4)欣赏、分析学生作品, 现在我们来欣赏几幅同学们的作品,小组思考并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1、这些作品中都表现了哪些内容? 2、用到了哪种艺术表现形式? 师小结:这些作品都是以汉字为题材,画中的汉字的形状特点、构图大小各有特色,运用的艺术表现形式也不相同。
(5)教师示范:把这文字变成画。(师边演示边讲解) 提示:教师范画时,提醒学生要注意画面主题内容的呈现。 今天我们学习了《汉字的联想》,将这些文字变成有趣、好玩的画面。
三、发挥想象,学生创作字画。
1、创作要求:挑选一些自己喜欢的汉字,并展开想象,用自己喜欢的表现方式,创作一幅美观、新颖又有趣的作品。
注意:要构图新颖、内容有趣、色彩丰富,使画面具有美感。
四、展示、评价作品。
五、小结。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主要是通过让学生观赏中国古代象形文字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了解汉字的悠久历史,激起学生的模仿兴趣和表现欲望,经过欣赏、总结、想象,能抓住表现对象的主要特征来用象形字的造型方法进行夸张,能较为明确地表达字的意义。虽然我备课进行了充分准备,但在教学中还是发现了许多不足,比如学生的创作时间太少、评价学生作品太匆忙等,原因是本课信息量大,想渗透的东西太多,导致教学设计不够精炼。总之,我会吸取经验教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