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认真做开箱视频之后的感想
(2014-11-24 11:01:02)
标签:
视频制作产品开箱评测 |
分类: 生活随想 |
之所以会做这个视频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因为上次那个MacBook
Air的视频实在是太失败了,自己都完全接受不了,面对着那些负面的评论,我想证明一次自己其实是能够做得好的;第二,实际上我也想通过这次的视频制作练习一下自己的视频剪辑能力;最后,也一定程度上受了王自如这个人很大的影响。
王自如这个名字其实很早以前就已经听说了,可以说是互联网时代个子自媒体的一个杰出的代表,不过很长时间以来都是只闻其名、未见其人。我第一次真真正正看他的评测视频就是那个后来引起巨大风波的Smartisan
T1,当时就觉得可能要出事。说心里话,我其实是一个罗粉,当时看他们两个在优酷上面辩论的时候,觉得老罗提到的点确实是打中了王自如的要害,zearler的一些评测过程的确有值得商榷甚至是有意中伤锤子的嫌疑。因此,当时我对王自如这个人得评价并不高,感觉他在做人方面似乎有一些问题。不过,后来我又陆陆续续得看了他放在官网上面的所有视频,总得来说应该是受益匪浅,也逐渐感受到了他在创业过程中的重重心酸。同样是80后,他也只比我大半岁多而已,我哪有什么资格去评价一个在创业路上奋斗,而且比自己努力更多更多的人。
应该来说,他所有视频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个记录他的评测视频如何产生的视频。在那个视频中,他向我们展示了他的工作环境、使用的设备,以及制作一个视频的完整流程。从开箱到写逐字稿再到采集视频素材,一直到最后合成音视频文件,他向所有人展示了他评测视频完成的方方面面。一个简短的20分钟手机评测,基本上要耗费一周多的工作时间才能完成,而且很多是通过加班到深夜才能搞定的。可以想象,普通人一天两天能够坚持下来,可以要连续做这件事情两三年一定绝非易事。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就有了自己尝试也去做一次开箱视频的冲动。
我记得王自如曾经说过一句话,做一件事情如果一定要等到一切都准备好了再开始,那么你永远都不会开始,因为人永远不会觉得自己准备好了。他做第一个iMac的开箱视频时连照相机都是跟别人借来的,按常理来说,连照相机都没有还录什么视频呀,这不是扯淡嘛,可是如果真的想要做这件事情,恐怕困难也就都不是困难了。对我而言,何尝不是如此。没有照相机就用手机,没有录音的设备就先用手机自带的麦克风将就一下吧,所以就这么糊里糊涂得做了起来。我大概还是仿效了王自如的方法,先把自己要说的话全部写下来,并反复熟读记一下来,然后录下视频资料,最后剪辑合成。其实第一遍的制作很简单,我大概用了一个上午的时间来采集视频,一个下午的时间来剪辑合成。之后我又用了一天的时间来反复观看视频,把自己不满意的地方重新修改,然后再看,这样反反复复而已,一直到最后连自己都不想看了为止。最后的步骤就是上传到优酷,并发布到微博和微信上。
我这两天养成了一个坏毛病,就是时不时得想要打开优酷的视频管理页面,看看视频的播放次数有没有增加。说实话,到目前为止,播放次数比我预计的次数还是有很大的差距,难免有一些失望,可能跟机械键盘本身热度就要偏低一点有一定的关系。不过看到评论里面没有上次那些负面的批评,我心里面还是有一些慰藉的,虽然还不能达到能让人满意的水平,但是至少说会让观看者觉得我是认真做这个视频的,能够提供一定的信息量,不会让大家觉得浪费了时间就好。
接下来我应该还会继续做类似的开箱或者是评测的视频,但是风格我想应该会更加轻快一点。我可能会采取先录音频之后再采集视频素材,之后一起合成的方式,减少自己出境的时间(相信也没人会想要看到我吧),把更多的镜头给产品,把产品的功能以及特性讲得更透彻、更深入,让观看者得到更多地帮助。这应该就是我以后的目标!
前一篇:美文欣赏——You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