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稳定币的角度谈一谈派币

(2022-04-28 08:35:48)
标签:

稳定币

派币

dao

区块链思维

数字化生活

分类: 思径通幽

稳定币就是和通常作为标的的货币保持稳定兑换比例的加密货币。就是说,稳定币通常在一定时间段里,其币值不会有大幅波动。
一些法币的相对稳定,是因为法币与商品和服务之间的兑换比例相对稳定,也就是与实际的购买力相匹配。
可以看到,稳定的含义,无论对于标的来说,还是对于商品服务来说,其币值(或购买力)相对稳定。
现在讲稳定币,一般是指币值稳定的加密货币。不过,在早期的加密数字货币中,出现了币值大起大落,也是算不上稳定币的。
这里解释一下,我用了“币值”这个词儿,而不是“价格”,因为货币是一般等价物,所以说它的“价格”不太合适。一块钱价格多少?一块钱就是一块钱。但是如果有了标的(通常是美元),就知道一块钱“相当于”多少美元。这个相当于,或者说这个兑换比例,其实是“比价”,我们就用“币值”来表示吧。
虽然币值和购买力也可以看做是一回事,但两者分开还是有意义的。因为,比特币、以太坊是“单循环”,是金融本身的循环;派币是“双循环”,是金融与生态共同循环,所以生态这一边也是很重要的。这就不像比特币、以太坊(以太坊在努力向双循环靠拢,但有难度,也要有个过程),生态这一边对于币值的决定作用是很大的。就是说,我们不能只考虑金融意义上的派币,还要考虑生态意义上的派币,将派币的币值放在生态系统中来审视。这里也可以看出,派币将起到真正货币的作用,因为她可以用来交换商品和服务。一旦其作用发挥出来,就可以比较称职地担当价值尺度、支付手段、延期支付(贮藏)、世界货币等功能。
现在,为了更好地理解派币,我们就谈一谈派币靠什么来背书的问题,这个问题先谈了,后面的问题好说一些。
大家知道,为什么要信任法币?因为是由国家来背书的。世界范围内,很长时间是美元充当了(并非十分称职的)世界货币的,那么是由实力强大的美国国家背书的。美联储,不属于国家,但我们还是可以看做“准国字头”。美元先是绑定黄金,再后来绑定石油,都是为了使国家的背书更能够赢得信任。
所以,所谓国家背书,关键在于“信任”,也可以说是由信任产生的共识。
但是,我们也看到,这样的背书和信任,并非完全靠谱。通货膨胀 、物价飞涨啊等等还是会发生。
这个世界上,金融领域的问题还是很多的,而且有越来越多的趋势,所以需要加密数字货币的稳定币。
现在就说派币吧,派币既然去中心化,靠什么背书?靠的也是信用和共识,而这个信用,是由区块链的技术理性来背书的,就是说,这一套技术体系建立起来之后,各种算法建筑起来的模型,是值得信任的。也就是说,我们信任的不是人,不是机构,而是技术理性,技术模型。
那么,它绑定什么呢?绑定的不是黄金石油,而是大数据!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加密数字货币不仅回归传统货币功能并且优质化,而且诞生了新的功能——数字功能。不仅仅是“资产数字化”和“数字资产化”,而且还有“数字化管理”“数字化的去中心化自组织机制”。(这里暂时不展开论述了。)
正因为有了这样的“信用”,数字货币才可能去中心化、去中介化。同时,也才可能成为稳定币。
好,有了这个前提,下面就主要谈一谈币值问题吧。对于一种货币来说,币值由什么决定呢?主要是三条,第一是共识,第二是功能,第三是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具体来说,共识主要取决于它值得信任;功能就是说它能够承担得起一般等价物、价值尺度、支付手段、延期支付、世界货币等功能,因而就可以创造出对它的需求;供需关系就是说,货币供应量、流通量和需求之间的(比例)关系。以上三条,逐次地、共同地决定了某个货币的币值。
不好意思,这儿有点学术化,有点深啊,相信大家能明白意思。
在一些法币当中,包括美元,金融机构总是要根据供求关系来决定币值的,可是也总是有滞后性,不可能那么快、那么准确。有时候,被动地、不得已地超发货币,因为受到国际国内包括政治因素在内的各种因素的影响,所以紧缩啊、超发啊等等,不配套的、不和谐的情况就会发生,世界变化越来越快,法币越来越有局限性、不稳定性,就连美联储也会显得捉襟见肘。
可以说,数字货币的出现,就是时代的呼唤,就是应运而生。
对于派币来说,决定其币值的因素相当多,反映供求关系的大数据是非常复杂的。我理解,项目方就是有三头六臂,也不可能承担起(世界)金融机构的重担,但是项目方创造了Pinetwork,创造了大数据数字模型,所以,我们就应该相信初始币值以及以后的升值等等,都是有大数据依据的。人为的因素有没有?当然是有的,但应该是间接发挥作用,就是说:人为因素只有经过“数字化”而纳入大数据体系,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所有人为的、愿望的,甚至包括情感的,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市场,但影响之后,“数据化”地反映出来,才能发挥作用。所以,一方面我们可以表达心理预期,一方面要看到更多的影响因素,要看到与以往机构的作用已经有了本质的区别,从而更加注重数据整合的作用。
下面不再那么“学术味儿”啊,说点现实的 。拿眼下来说,有多少人可以通过KYC,通过的人当中锁仓比例,商家上链的情况(还有很多因素),这些数据都要整合之后,才能影响初始价格。KYC虽然不一定全部完成才能开放主网,但至少完成到较高程度,足以提供必要的数据。
我们前面说,派币是“双循环”,与比特币不一样,生态那边儿很重要。所以,我们要关心链商的喊价,因为他要做生意,所以,商城这一边关于币值的意向是很重要的。
价位太低,不利于生态,许多项目做不起来,买台车就要花掉几千个币,买的人不会多,众多商家还有积极性吗?生态做不起来,派系统的优势大打折扣。再说,一些经营者需要上链,上链需要质押派币,如果不值钱的派币他们大量收购拿来做质押,流通币呢?不值钱也就在购物上活跃不起来,冲高了,显然对消费者很不公平。这样的生态,起步姿态也太不好看了吧?
事物都是两方面的,从另一方面来看,链商上链,应该是有质押的。因为对他需要监管。注意,虽然派系统是去中心化的,就是上链之后由“技术理性”、智能合约等管着,但在上链之前,则是需要监管的,所以需要质押。链商与项目方之间还应该有相应的协议。链商一方面要备货,一方面要交质押金,无疑提高了成本。如果派币的初始币值太高,链商的成本也就提高了,大财团无所谓,但一般的链商会受到影响,这样会影响到生态的建设和发展。上面只是举了例子,其实影响因素还是挺多的。
我们说新兴科技不仅改变生活方式、行为方式,还在一定程度上挑战我们的思维方式,所以要关注“区块链思维”“数字化思维”。
从长远来看,派币升值潜力巨大。其实,我们看到数字化金融模型有不少的“调控功能”,流通币的稀缺性很明显,当派币功能发挥优势,需求显现强势,肯定会增值。这是总的趋势。然后,又需要稳定性增长,“工具箱”里有东西,比如算力币的释放,总之也都需要金融与生态双循环当中流通币和需求之间的关系,由各种数据反映出来,让Pinetwork在运行中自主调控。
关于自主调控,涉及到Dao。Dao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是谐音,而且意思也非常接近。Dao其实是三个英文单词的缩写,一个是去中心化,一个是自动,一个是组织。合起来就是去中心化自组织机制。中国的“道”,讲的也是道法自然,自然而然,自而然之。这是一种非常有意思的“巧合”。不过,这个话题有点哲学,在这儿不展开了,但提到这个话题,是想让朋友们进一步理解到一点就好:Pinetwork是去中心化的,是在很大程度上去人为化的,是像人的身体中“自主神经系统”一样自组织运行的。而这一点,正是区块链技术体系的最大优势所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