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数字货币价值价格区块链pi币 |
分类: 思径通幽 |
数字货币的价值、价格及功能创新
最近有不少朋友问我关于Pi币的市值问题,我只能从理论上探讨一下。数字货币是个新事物,需要面对,需要理性分析。比特币是数字货币早期的突出代表,但也正因为其“创始”的身份,所以带有不成熟的印记,也有缺陷。后来出现的各种数字货币中,Pi币发展状况相对比较好,根据可以看到的相关信息,PiNetwork将打造全球公链。关于数字货币的价值,有人明确否定,有人怀疑,这个问题的确应当从理论上探讨一下。同时,数字货币依托区块链技术体系,具有去中心化特征,所以其市值更依赖于市场,而且数字货币在承担货币职能的同时,时代变化、社会需求和区块链技术为其“赋能”,因而具备一定的创新功能。以下是本人一些学习思考的体会:
1.“劳动创造价值”,这句话还需要具体分析,劳动必须创造有一定功能的产品或服务,而这种功能是满足需要的,才有价值。例如你拿个铁锹随便挖坑,这种劳动即使累得满头大汗、筋疲力尽,也可能毫无价值,因为未能满足需求,甚至可能造成负面影响。
2.进一步分析,有些事物没有“劳动”,只要满足需要也可能有价值,比如干净的水源,清新的空气,不“劳动”还好,劳动了反而降低其价值。“大自然的搬运工”这句广告词,细品一下,耐人寻味。
3.所以,劳动之所以创造价值,是因为能够从一定意义上、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的需求。货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也是一样的。货币的价值(这里不是指价格),产生的机制与其他产品、创造物、收藏物、服务等等有共性,那就是发挥一定的功能而满足需求;但也有个性,那就是必须达成共识。也就是,需要人们带有普遍性的“认可”。这两者互为因果、密不可分。
4.价值和价格可能发生背离,但价格一定依附于价值,哪怕是潜在的、间接的、转移的价值。也就是说,没有完全没有价值的价格。
5.货币的价值,也要符合凝聚劳动、满足需要这两条,但货币更侧重于满足需要这一功能。比如贝壳,虽然也需要劳动(收集贝壳),但主要是具备了一般等价物等货币职能,才可以充当货币。但货币的价值,还需要加上一条:共识。为什么你买我的帽子,付给我贝壳可以,付给我靴子不可以?因我不需要靴子,我需要锄头,而贝壳可以换锄头。贝壳具有被认可的共性,靴子则不具备。那么其他的石头可以吗?不可以,它没有共识,也就是说大家不认它,我也就不能拿它去换来我需要的锄头。
6.货币的价格(体现为市值、比价等),如果没有中心干预的情况下(没有政府或机构的规定或印钞发行收紧等等政策法规与实施),主要是由市场需求来决定的,也就是供求关系。但同时,货币之间的比价,则是由供求关系和共识度等共同决定的。当然,这里说的是没有中心干预的情况下,事实上各国发行的货币都是有国家力量背书的,所以国家经济实力、政府货币政策、国际关系等各种复杂因素全都上来了。
7.数字货币有没有价值?回答是肯定的,当然,这里指的主要是基于(具有主网的)区块链体系而诞生的(源生)数字货币。为什么数字货币也有价值?因为她也具备了“劳动价值”的要素,而且是复杂劳动(可能体现为被转移的、间接的劳动),因为数字货币所依据的区块链技术以及信息化、数字化的各种科技,都是“劳动凝结”;同时数字货币要获得共识,这是第二要素。数字货币能够满足一定需要而行使货币职能,这是第三要素(这三中要素互动、互为因果)。所以,具备了以上三个要素的数字货币,当然是有价值的。
8.进一步,数字货币还有新的价值要素。注意:如果一种数字货币充分依托于区块链技术体系的优势,也就是说,当一种数字货币与区块链技术优势是不可分割的,那么,区块链技术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这种数字货币“赋能”。比如,依托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货币具有电子货币的高效、顺畅、便捷等等优势,等于扩大了其支付手段功能的优势。更明显的“赋能”体现在:数字货币具有了信息功能、数据功能、确权功能,“私钥”保护隐私,“公钥”提供了可供分析整合利用的大数据。这些新的功能,体现了货币形态转化中的“进化”和“优化”,我们在考察数字货币的价值的时候,是无法排除这些的。
9.上面提到的“确权”,主要是指通证(Token),通证技术虽然以前也有,但区块链技术体系为通证技术真正地、普遍地、充分地发挥作用创造了条件。并且,拓开了通证经济的广阔前景。当然,关于通证和通证经济,这里不便展开,另文专述吧。
10.综上所述,认为凡是数字货币皆没有价值,或认为凡是数字货币啦、通证经济啦都是骗局的看法,是站不住脚的,至少是对于数字货币与新兴科技的关系、与数字经济时代背景的关系等缺乏必要的认知和了解。当然,同样是数字货币,也有“良币”“劣币”之分。
11.一般认为,比特币是数字货币的1.0版本,以太坊是2.0 ,蓄势待发的派币是3.0,这样的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至少从目前来看,派币对之前的数字货币具有较好的超越性。既然是市场决定,就离不开供求关系。也就是说,派币的增值,主要动力在于(建立在多元功能基础上的)需求。那么,有哪些因素会推动派币增值呢?一是派币上主网之后,一些商家机构需要利用这个交易平台,他们对派币有需求;二是主网交易功能多元,手里没有派币的人只要想利用这些交易功能(尽管挖派的不少,但相比较而言还是不挖派的更多)会有对派币的需求 ;三是追求财富自由的人(财富自由的涵义不光是指有钱,更是指可以自由兑换、跨国支付等等自由地“花钱”)对国际化的数字货币派币有需求;四是一些想炒币的富人会有需求;五是一些企业或商家会利用主网平台做广告,而质押要求促成了他们对派币的需求;六是越来越多的人会意识到通证的功能,因而产生对于派币的需求(这个问题有点复杂,容另行论述)。此外,我们还要观察,区块链如果具有金融链、供应链、产业链、信息链(数据链)等多重性,如果Pi Network在发展中逐渐具备这种多重性功能,那么会有许多愿意上链的企业,它们也会对派币有需求。尤其是作为信息链,数字经济时代,具有先进理念的企业一定需要数字信息,需要大数据,(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化生产要素功能、数字化资源配置功能将日益显现)而具备“去中心化数据库”功能的区块链体系,将为满足越来越多企业数字信息需求提供服务。随着共识的扩大,为Pi Network功能的强大、多元创造了条件,功能发挥得好就会创造需求,当然也就带来派币增值的动力。由于基础币限量,所以,派币增值是值得期待的。当然,核心团队等也有“调节阀”,因为市值疯涨并不符合白皮书的“初心”,也不符合持续发展的战略需要,所以可以通过释放算力币等手段适当调节。但是总体上,派币虽然可以有市值的升降起伏,但在较长时间内基本上应该不会通胀。
12.明眼人可以看出,以上对于派币币值的理论分析,总体上包括功能视角,也包括需求视角,粗略地讲,(共识与)功能主要决定价值,需求主要决定价格,但这种粗略的说法只是大致如此,并不严谨。
13.以上是对于派币市值问题的一点看法,一孔之见,仅供参考。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