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区块链技术助力法治建设的多重路径

(2020-08-28 08:17:40)
标签:

区块链

法治建设

多重路径

分类: 思径通幽

区块链技术助力法治建设的多重路径

  刘在平


从金融领域法治建设的需要来看,区块链技术助力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基金等行业的作用,已经获得较为广泛的共识。银行网络贷款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而网络贷款的公正环节尤其重要,区块链技术的准确记载、防篡改、可追溯性为契约的签订和履行提供了良好的公证服务,每一笔贷款交易流水在链上进行极大提升了违约难度,而一旦违约便于举证。针对股权、理财产品等质押类贷款,“区块链公证”大有用武之地。

  中国司法系统建设总体上不断进步,各个环节的执法监督质量不断提升。但毋庸讳言,一些地区和一些部门,依然存在行政执法刑事执行等环节上不规范、不客观、无记录、随意性大等问题,办理减刑、假释、监外执行等环节上,依然存在违规现象或各种漏洞。区块链的全程记录、防篡改性、可追溯性等技术性能特征,可以在较大程度上有助于加强这些环节的规范化,为执法监督安上了“监督眼”。同时,对于公证、司鉴、调解、仲裁等服务领域来说,由于数据”的确定性和完整性,为加强业务联动提供了技术支撑。也有人认为,对于执法人员来说,区块链也是一种“培训链”,执法流程的链上化,是以技术手段而促进了体系化和程序化,也是以技术手段促进了规范化,成为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的“流程章法”,而且有利于对执法人员和执法行为进行全面客观的检验和评价。  

 

司法界人士根据实践中的体会认为:区块链技术,在司法行政业务的应用前景将会更加广泛。可以说,从司法程序来看,是全链条的;从司法体系来看,是全方位的。例如:公共法律服务中的鉴定、仲裁、法律援助、司法考试等;司法系统自身管理中的人事档案、财务票据以及电子文件等;还包括行政执法、社矫监管、监狱戒毒督察、电子监控取证,强化执法监督管理,以及政法系统协同办案。

 

  当然,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带来机遇,也带来挑战,区块链技术体系实际上是若干技术的整合运用,其发展本身并不成熟,而且在其落地应用过程中也会产生新的问题。例如,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史学系张亚光副教授就认为:“数字货币和区块链一定会让金融活动变得更加复杂,风险会变得更加地不可控。随着数字货币的实质化推进,新技术条件下的金融安全问题也应该尽早提上议事日程。”所以,我们认为,区块链技术推动和促进法治建设的功能是从两个方面来体现的:第一方面:技术体系本身提供的手段具有助力法治建设的功能,这一点如前所述。第二方面:区块链技术在落地应用过程中所产生的的新的问题,将以挑战的姿态来对于法治建设提出新的要求。关于第二个方面,又分为两个层面:第一是要求技术本身不断发展,不断完善,不断走向成熟,从而更好地发挥助力功能;第二是要求法律层面的建设与时俱进,跟得上科技发展的步伐。法律是区块链发展的核心问题,法律层面对区块链的认定和定性比较模糊,对于规范流程的各类规章制度都处于亟待补全的阶段。行业应用的监管手段也有待改进。既然区块链技术与法治建设的融合已经展现出趋势,打开了前景,就一定需要科技界和司法界、法学界的共同关注,合作互动,使两者的融合更加科学、合理,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