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激活并提升人类思维的十大特征
(2019-09-29 09:11:01)
标签:
大数据信息集成传播速度计算效率思维方式 |
分类: 思径通幽 |
大数据:激活并提升人类思维的十大特征
对于什么是大数据,不同的研究者持不同的见解,由此形成若干纷呈的定义。比如《大数据时代》的作者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和肯尼思·库克耶关于什么是大数据的说法,就很有利于打开人们的视野:“大数据是人们获得新的认知、创造新的价值的源泉;大数据还是改变市场、组织机构,以及政府与公民关系的方法。”当我们用“大数据”来标注“时代”,就需要既把握内涵,又概括外延。我们认为,至少应当从三个层面来考察这一问题:
第一,传统数据是以数字为载体的信息编码方式,主要具备数值属性和物理属性。所谓大数据,是对于数字资源的规模化整合,数据和数据模块之间的关系及运算操作系统化,构成新的、复杂性逻辑结构和价值倍增的信息集成。这种具有多种实用性、甚至精神性的信息形态已经大大超越了传统数据的属性特征、功能价值和作用范围。第二,数字化高科技催生的数字化工具、手段是大数据时代的基础工程和系统动力。比如《大数据时代》中提出,大数据是超越了“T”(技术)而抵达“I”(信息),但是,两大要素的互融互动共同构成大数据时代的基本体征。第三,数字化高科技的发展和大数据不断产生并不断被传播、应用,逐渐产生了一种“自组织”或“自构”功能(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数字化之道”),反过来影响和推动人们的生活、工作、行为及思维方式的变化,从而在时代精神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大数据所具备的鲜明特征,将有利于激活和改善人类思维,主题表现在:
一是数据庞大、精细、准确,使传统数据从结构到质量都发生“代际转换”。仅以一组名为“互联网上一天”的数据为例:一天之中,互联网产生的全部内容可以刻满1.68亿张DVD;发出的邮件达2940亿封,相当于美国两年的纸质信件数量;发出的社区帖子达200万个,相当于《时代》杂志770年的文字量。“人类存储信息量的增长速度比世界经济的增长速度快4倍,而计算机数据处理能力的增长速度则比世界经济的增长速度快9倍。难怪人们会抱怨信息量过量,因为每个人都受到了这种激素发展的冲击。”
二是海量数据从不同角度和众多信息源爆发式涌现,似乎毕达哥拉斯描述的“数学宇宙”、“万物皆数”一下成了弥漫于空气中的分子,以不断增加的浓密度而将人们包围;数据的多元化、多样化、多种并多重运算方式化,令人目不暇接,从数据溃乏时代迅速转换为数据过剩时代,数据体验增强着人脑传感性,难以及时有效地过渡到思维个性,平面化效应渐成趋势。
三是传播速度极快,高信息含量的电子运动以“宇宙速度”穿梭于包括精神世界在内的各个领域,哈贝马斯所说的“主体间性”或沟通性明显强化,精神与物质交织的数据成为信息光速传播中的“以太”,进一步将话语空间“缩小”;企业与市场之间、技术与应用之间、政府与社会之间、媒体与受众之间,以及不同社会领域、国家、地区、行业之间的数字跨越便利、快捷。
四是运算效率极高,作为最高智慧的人类大脑智能至少在大数据处理、运算这一侧面显得黯淡无光,在定量、甚至某些定性分析上的智能被高效的电子计算所替代。云平台统一处理和管理大数据,同时支持包括视频、数据、语音在内的众多异构通信网络,为用户提供满足特定需要的高效服务。
五是运算智慧以及数据资源大规模的、高效的整合,浪潮云计算构成的巨大网络可以使无数“大脑”共同运作,在一定层面上远远超出一个传统“智库”智力资源的能量;纵向的一定阶段的过去、现在、未来以及横向的不同地域的事物均显现出明显的共时性。多元、多重的数据整合,有利于打开人们的视野,有利于立体、发散、广阔的思维观照。
六是数据信息资源的高度分享,空间的广阔与时间的共同所搭建的信息分享崭新模式,既有助于分散数据的整合,也有助于重要信息的传播,对于重大决策来说,有助于集中智慧、形成共识,也有助于形成决策之后的贯彻力、执行力和反馈调控。
七是人们感知方式被集中冲击和调动,互联网及多媒体、新媒体以声色图像而传播信息,仅仅Facebook每天有18亿张照片上传或被传播。当数字演化为“数字化”,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感知方式,枯燥、抽象的数理逻辑可以大量迅速地实现形象化转换,在进入人们大脑中枢之前,已经“先验地”进行了重组和转型,人们通过感官而接受的事物,已不仅仅是事物的直接、表面、孤立的现象,而是经过加工、重组、“再生产”的“半成品”甚至某种意义上的“成品”,人们的“感知增量”和“知识盈余”时刻扩展。
八是诞生“数据新生代”,也就是以往基本无法以数据形式出现的、具有丰富意义内涵或功能含量的立体数据、流动数据、意义数据等数据现象如雨后春笋。例如高德、百度、Google等地图所展现的的数据流数据,代表的已经是一种“数据行为”,而关于人的社会行为、心理偏好、人格倾向等等的“人格化数据”已不仅是破土而出,而且长势良好。事实上,已经有人从人性化或“精神现象”的意义上研究大数据。“认为当今世界数据非常之多,所以收集数据很简单而且数据价值并不高的想法是绝对错误的——数据才是最核心的部分。要知道原因,就必须考虑到大数据价值链的各个部分,以及它们会如何发展变化。”
九是数据库为信息记载、积累、分类和多种应用创造条件,例如医生拥有大量的病例、病理报告、治愈方案、药物报告等,整理建立各种病菌、病毒、肿瘤细胞数据库,将来还可在基因研究基础上建立基因序列分类数据库。搜索引擎等手段为信息的查询利用提供了“大海可以捞针”的方便快捷。自古以来,如果没有以数字、文字为主要载体的符号工具,人类记忆能力的提升以及整个人类文明的演进都会严重滞缓,而作为大数据时代重要特征之一的云储存、各种数据库的诞生,将为人类智慧结晶、文明成就的记载、积累、沉淀、创造和发展起到难以估量的推助作用。
十是有助于打破物理、生物、社会、精神之间的界限,同时也就打破了人们通常思维方式之间的藩篱,例如必要测量和重复测量,选择测量和综合评估、平均值和概率计算、数据拟合、统计比较等可以很方便地转换交替,而对于总结概括的综合思维、认识本质规律或特征的抽象思维、认知因果关系的逻辑思维,还有就是分析利用数据、发掘大数据“增量”价值的各种创造性思维等等,大数据创造了交叉、互补、综合运用的条件。数字化手段也更加倚重并激活了形象思维、联想思维、逆向思维、发散思维等等充分发挥作用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