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曾经是大海
(2014-06-08 15:01:32)
标签:
新疆塔里木准噶尔陆块海洋 |
分类: 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 |
这里曾经是海洋,但它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正是因为它曾经存在过,所以我们才去追寻,不管它离我们有多么遥远。
新疆幅员辽阔,为我们国土的1/6,但她地处亚心腹地,四周距海都超过2500公里,是纯粹的大陆性气候。所以在新疆连一点海洋的气味都闻不到。由于各种条件限制,新疆人很少有机会能见到海,于是,就把那些分散在新疆境内的大一点的水面称作“海子”。湖泊是“海”,水库也是“海”;大的是海,小水泡子也叫“海”。也许人们会笑话,是不是新疆人想海想得疯了。其实,在地质历史上,新疆的确有过处处都有海时期。地学研究证明,在不久前的第三纪,古地中海海域就曾伸入塔里木盆地之中。
今天的传媒告诉人们的是这样一幅图景:雄浑的大漠,暴起的沙尘,高耸的雪峰、幽深的峡谷、绿洲、瓜地、驿站、驼铃;众多的废墟,久违的文明……!有谁说过新疆有海?又有谁在新疆的荒漠戈壁上见到过海?但自然界的事就是这样,今天存在的不等于过去一直存在;过去存在的,不一定就延续到今天。一千多年前宋代学者就在世界上率先认识了沧海变桑田的道理。两千多年前《山海经》记录的中国远古时代传说,就认为在“西北海之外”为“不周山”。据近人研究,不周山即指合围塔里木而未封口的天山、昆仑、阿尔金等山系,那么,塔里木岂不就是所称的“西北海”了。既然连古代传说都认为新疆有海,可见新疆曾经是海洋就不是突然冒出的妄说了。其实,新疆、中国、亚、非、欧、拉美五大洲的大陆上也都不乏古海陈迹。新疆只不过是一个远离现代海洋的特例罢了。
今天,地球科学已经有条件勾画出全球海陆变迁的基本轮廓,那么,新疆的海陆变迁史又是如何发生的?
在19-18亿年以前,新疆只有一些岛屿小陆地,散落在浩淼的亚洲古老大洋之中。经过19-18亿年期间地壳运动的打造,这些岛状陆地逐渐拼合成较大的陆块,陆块经过反复隆升、沉降,沉积了以碳酸盐岩为主,含有大量藻类生物的海相地层。在9-8亿年时,再次拼合成两个更大的陆地———塔里木和伊犁,其他一些小岛陆仍浮在古亚洲洋中。8-5.7亿年中,塔里木和伊犁都出现了陆上冰川,后期又沉入水下成为浅海,塔里木还有过多次大规模的火山活动。5.7亿年后塔里木和伊犁形成广阔的陆表浅海,准噶尔仍继续飘浮在古亚洲洋之中,开始它与阿尔泰和吐哈是连在一起的整块,与西伯利亚古陆之间有深水大洋相隔。
4.39亿年以后和西伯利亚拼连到一块,到4.09-3.75亿年时,阿尔泰与准噶尔分离了,准噶尔几乎是一片火海。3.55-3.23亿年间地壳又张开形成一个喷火大裂谷,将准噶尔和吐哈陆块分开。古特提斯海只到达塔里木周围和北疆东南部,新特提斯海主要分布在昆仑和喀拉昆仑,最北曾进入到塔里木盆地的库车地区。在这数十亿年漫长的沧桑演变中经过多次反复,形成了一些与海洋和地壳运动有关的重要矿产,如金、铁、石油、石膏、盐、玉石等。所以新疆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这就是为什么新疆地区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的原因所在。这些都是从今天保存在各地岩石中的信息推导出来的。
新疆还有可能再成为海洋吗?随着地球历史的演进,这种可能性并非不存在。当然,这对人类来说,是个极其漫长的时期。这种地球历史的变迁还需要得到更多的科学数据,使其能预见到它的陆海变迁规律。
新疆的沙漠戈壁,是一座天然古特提斯海博物馆,又是一个巨大的昔日海洋的迷宫。它永远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科学工作者对它进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