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模式策略课题研究调查问卷(4)
(2019-01-08 11:07:50)分类: 2018-2019.县级课题 |
一、调查目的:通过调查,分析问题及原因所在,研究解决对策,使小组合作学习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二、调查方法:以问卷调查为主。
A.有必要
2、
A.非常喜欢
3、
A.喜欢
4、
A.发言积极
5、
A.没有
6、
A.帮助过
7、
8、小组合作学习对你哪方面的水有所提高?()
A.语言组织能力
9、你们小组成员责任分工明确吗?()
10、小组合作时,你能明确自己的职责,认真 完成自己的任务吗?()
A.总是
11、小组合作时,你能积极参与并乐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吗?()
12、小组讨论的过程中,你是否收到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13、你对自己在小组合作研讨活动中的评价是。()
14、你满意组内的小组长吗?()
15、和以前相比,你的语文水平提高了吗?()
通过对回收问卷的逐项统计,可以看到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是:
1、大部分时间是少数优等生的表演舞台,中等生是倾听者,学困生是旁观者。大家的合作意识得不到培养和锻炼。问卷第四题小组合作中你的表现如何?积极发言的占25%,较积极的占58%,不太爱发言的和一听为主的占2.4%。
2、进行小组讨论时,多数学生发表完自己的意见就算完事,有时候还人云亦云,讨论不能深化。例如问卷第11题,总是提出自己见解的占20%,有时提出见解的占60%,不能做到的占3%.
以上的结果不能令人满意。
造成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1、学生对合作学习的目的不够明确,我对如何组织小组合作学习等方面缺乏应有的经验。特别是我们教师只把合作学习看做一种教学研究的手段和方法,而不懂它的深刻意义是在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合作能力。
2、重视形式,缺乏实质。在具体教学中忽略了很多深层次的问题,组织的不够细致,缺少科学合理的方式和技巧,没有及时提醒和指导每个组的学生进行相互讨论和交流。有时往往扮演了一种帮助者的角色,问题得不到解决,相互得不到启发。
3、和学生民主探索、平等合作时,只重视每个小组的想法而没有关心个体的学习情况,致使学困生的课堂收获太少,没有尊重他们,让他们不太高兴,有点自卑感。
令人较满意的是:大家对于小组学习的兴趣都比较高;还有点不耻下问的学习精神;收到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新方法;语文水平有点提高。
1、科学分组。首先根据学生的智力水平、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爱好等进行分组,其次根据学生的特长、心理素质、合理分组,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作用与优势。一段时间后,还可以互换角色,让每个成员都得到锻炼和提高。
2、培养习惯。培养学生大胆发言的好习惯,学会把自己的想法用语言表达出来,让大家共同分享。还要先学会聆听别人的发言,再做认真的思考,提出自己深刻的见解
3、强调小组合作精神,融洽与小组成员的关系。教会学生尊重别人,学会取长补短,要知道三个臭皮匠也能顶一个诸葛亮,做一个更完美的自己。
4、适时引导。我们要积极钻研教学内容,科学合理组织课堂,抓住合作学习的契机,及时引导大家进行探讨,深化学生对知识探讨的浓厚兴趣,在班级形成合作探究的风气和习惯。
5、避免一些误区。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避免人云亦云的现象;合作探究的过程不能虎头蛇尾,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限制了大家的探讨兴趣。
这些问题让我们在教学中感到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