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2个多小时的飞行,于北京时间上午10.30分(当地时间比北京时间晚1小时,柬此时是9.30分,很多人到柬埔寨后都调整一下时间,我至始至终也没有调,看表时记住晚一小时就行了,下面所有时间都是北京时间)顺利到达柬埔寨暹粒机场,暹粒是柬埔寨暹粒省的暹粒市,据说暹粒的名字是纪念高棉人打败暹罗人(今泰国人)而得名的。

(刚走出机舱门,一股热浪迎面而来,,飞机上广播当地温度在26度左右,可地面温度估计也的在30度以上)

(这个机场真的很小,但却是国际机场,到这里绝大多是都是来旅游的外国游客,看到的飞机都是国外的。尽管这里气温很高,但是对当地人来说,现在属于比较凉快的气候,左下角的机场清洁工还穿着长袖工作服坐在太阳底下,难道他们不怕热?)

(下了飞机的客人在这亚热带小国感到很新奇,抓紧时间拍照留念。)

(从下飞机的客人穿着来看,穿着厚厚棉衣的一定是北方来的客人,穿短袖基本都是南方的,不少人下了悬梯就开始脱衣服,这里是真热呀,12小时要适应50度的温差有点难度。)
机场很小,候机楼是典型的柬式建筑,大部分人进入候机楼的第一件事儿是往厕所里冲,这里是东南亚的气候,是旱季,一年当中最凉快的季节,今天飞机预报的当地温度是26度左右,实际最少也有30度,空气略潮,总体感觉是热、但不难受。在广州只有8度,身上穿的还是里三层外三层的,所以,大家下飞机进入机场入关大厅时都冲向厕所或是人少僻静的地方去换衣服,使得厕所人满为患。好在上飞机前我就做好了准备,只穿了一条薄牛仔裤和一件厚运动服上衣,脱下运动服系在腰间,上身就剩下一件短袖T恤衫了,如果你在室外,一会儿你就出汗了,好在我穿的是运动系列的T恤,透气好、干得快,要是你穿的是棉线的,那你就有罪受了。

(机场没用大巴来接(可能下雨才使用)、也没有卫星航站楼,下了飞机走上百八十米便到了主航站楼)
(航站楼是一排具有柬式特色一层建筑,看起来有点像国内某些高尔夫球场的休息、娱乐场所)
(不同功能的区域有不同的入口,估计是分出港、入港两个大厅入口。)

(我们一行将要从这个大厅入柬)

(细看柬式建筑的结构细节,主要钢架木檩条式结构,具有民族特色。)
进入机场“大厅”稍做休整,准备好护照、入境单(也有些人这是才想起填写“入境单”,如果你要是既看不懂表单上的文字又不会填写,大家都急急忙忙出关,你问谁去啊!)通关,网上网友说过关得向工作人员交小费,也有网友说不用惯毛病“不给”,当轮到我过关时,果然海关工作人员用生硬的中文说“钱”、“小费”向你索要,我假装听不懂,他又拿出桌上的2张1美元的现钞在你面前直晃,于是我假装更“二”了,并耸了耸肩说“no明白”,他看了我真没有给钱的意思就慢腾腾地让你伸出十个手指依次扫描,再给你拍张照,懒洋洋地给你盖上大印,然后就让你过关了,由于我们还有几个人在后面,我通关后就观察其他人通关,交了小费的就是省去了扫描十个手指程序,核对一下证件就让其入关了,而且他们都是在向中国人索要,对于长着欧美面孔的,根本没有要的意思,这又让我想起网友说的那句话“不用惯他穷毛病”,后来问当地的一些华人说,那些官员都认为中国人是有钱的大爷,基本不向华人以外的外国人索要(国人应该反思一下了)。

(进入建筑里可以看到里面不大,门口有两个厕所和一个客流缓冲大厅,再往前走就是海关和边检,大厅里有一大象雕塑,在柬埔寨是吉祥物,到处都是。)

(这对夫妇在飞机上没有填写好入境卡和物品清单,这不,还在这研究如何填写?如果你要是问工作人员,那还不得小费"献上"。)
(就是在这5号入口,我因没给小费被官员小小的“麻烦”一下!)
出了机场,同行的人在机场前拍了张合影就上了旅游巴士了。我们的导游是一位第四代华裔26岁陈姓女孩,祖籍广东东莞,自嘲为大龄“剩女”,长着一副典型的广东人面孔,个子不到1.6米,小巧玲珑。她介绍说上世纪60年代柬埔寨很富,许多华人都到这里来淘金,全柬约有1500万人口,有8%是华裔,这些华人中有80%是潮汕人,华人基本上都在这里经商,大凡装修好一点的商场基本上都是华人开设的,这也难怪柬国海关官员都认为中国人都是有钱的大爷。

(出了机场,大家在这儿找照了集体照,今生可能就来这一次,谁都想留个纪念)

(机场门口的收费口)

(有钱人开着车子来接客人)
(机场的停车场不大,也没有几辆车在这儿停泊)
(见到传说中的嘟嘟车,价钱便宜,除了不太安全之外,是很多自助行的游者首选,真正的出租车又贵又少,没看到什么人乘坐)
(机场门口的雕塑是一群人争先恐后地要骑到牛的身上,也不知这其中包含着何种寓意?)

(这就是我们的陈姓导游,祖籍广东潮汕人,柬籍华人,从未走出过柬埔寨)
(在国内都很少看见的丰田坦途皮卡,在这个穷国却看到了感觉很稀奇,其实我错了,在暹粒随处都看见类似这种大排量的豪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