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孩子心理“感冒”,怎么办?

(2014-04-29 15:30:21)
分类: 家庭教育

孩子心理“感冒”,怎么办?

在孩子的学习生活中,经常会出现以下两种现象:

第一种现象:孩子生理“感冒”了,家长往往心急如焚,非常重视。孩子“生理感冒”是很平常的事,可是家长总是这样说:你今天在家里休息,不用去上学了。或者会让孩子立即吃药,有的甚至立刻送孩子去医院就诊。

第二种现象:孩子心理“感冒”了,家长都无动于衷,不太在意。有些孩子偶尔会在周记本或随便聊天时说:“我不想做作业!”“读书真没劲!”“做人真没意思!”有些孩子甚至会莫名其妙地出现情绪反常、言行反常。

这时的孩子往往就处于心理感冒期,可很多家长却总是这样回应孩子:“你懂什么呀!”“小孩子不读书干什么?”“做人要能吃得苦中苦方能成为人上人!”……然后又忙自己的事情去了,根本不当一回事,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其实,“心理感冒”的后果远比“生理感冒”严重。“心理感冒”用专业术语来讲就是得了“儿童心理障碍”,如果不及早诊治,贻误了最佳的“治疗期”,就会演变成心理疾病,闷闷不乐或者感到生活没意思、没劲,遇到事情经常自责、内疚,埋怨自己把事情搞糟了,容易疲倦,不愿活动等。

“心理感冒”被忽视的原因

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对于孩子身上的这些异常现象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那么造成家长忽视孩子“心理感冒”的原因有哪些呢?

1.家长对“心理感冒”的认识不正确

一般人认为:不生病就是健康。其实健康包括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心理健康需以生理健康为基础,心理健康又反作用于生理健康,并且促进智能的正常发育,因此心理不健康是会导致生理疾病。如有的孩子长期忧虑恐惧、过度紧张,就会表现为头痛、腹痛、失眠、食欲不振等。这些孩子开始的智能发育是正常的,但由于长期受心理障碍的影响,生理机制也严重受挫,智能发育自然也受到了严重影响。

2.“心理感冒”的表征不明显

很多“生理感冒”的特征是比较明显的,影响也是立竿见影的。比如孩子发烧了,往往表现出头痛、头晕、乏力,以至于不能上学。由于这种情况很容易被人发觉,立刻会引起家长和老师的注意和重视,实际的影响也就不会太大。而大多数“心理感冒”的表征是不明显的,如有的孩子情绪变化很大,时而欣喜若狂,时而悲哀沮丧,时而活泼开朗,时而沉默不语,家长和老师往往把这些孩子理解为情感丰富。其实,这是很典型的情感缺陷和性格缺陷。由于这些心理缺陷很难定性,而且影响不明显,因此很少会引起家长的关注和重视。

3.“心理感冒”的治疗效果不明显

很多“生理感冒”吃吃药、挂挂针就马上好了,有的甚至不用接受治疗就自然会好。但“心理感冒”就不一样了,一旦错过了接受治疗的最佳时期,要想治愈就变得比较困难。尤其是初期,其实只是一种心理障碍,只要接受心理辅导就可以了,但如果演变成心理疾病,就需要接受心理治疗。

 

“心理感冒”需要家长及时的疏导

家长可以通过以下措施,及早发现孩子心理上的不适,使孩子远离心理感冒的困扰。

1.注意细节,留心发现

孩子心理上出现问题,一般都可以在外在表现上找到“症候”。因此,家长平时应多对孩子的神、色、形、态等进行有目的的观察,以测知其心理的“病变”。比如,有多动症的孩子上课常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小动作频繁、坐不住、情绪波动大、自我控制能力差等。自卑的孩子,常以消极防御的形式表现出来,如嫉妒、猜疑、羞怯、孤僻、自欺欺人、焦虑紧张等,碰到这种情况,家长就要留意了。

2.认真倾听,增进沟通

由于年龄的差距,孩子心里有了小疙瘩,一般情况下不会主动告诉家长。因为孩子认为,这些事情即使给父母说了,他们也是各忙各的,不会帮上什么忙,说不定还会揪着这件事情把自己吵一顿,说自己不好好学习、上课马虎……

对此,家长就需要多聆听孩子的心灵世界,主动与孩子展开交流。丹丹是一名初中生,念小学时成绩特别好,但进入初中后,因为不适应新的学习方式,学习成绩直线下降。对她抱有极高期望的妈妈看在眼里,急在心头。指责、加压、激将……各种方法都尝遍了,可就是不见起色。自尊心很强的丹丹又羞又恨,渐渐出现了上学恐惧症,曾表露出“做人真没意思”的想法。针对这种情况,当孩子说做人没有意思时,家长千万别以为是他胡说八道、信口开河,应该多问问孩子现在的具体情况和真实想法,由此判断事情的严重程度,并和孩子一起探讨解决心理“疙瘩”的办法。家长如果能够及时留意到孩子情绪的变化,与孩子展开积极的沟通,了解事情的内在原因,丹丹的心理困惑就能得到及时的疏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