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角和补角》教学设计
标签:
情感 |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余角、补角的概念,掌握余角和补角的性质。
能力目标:使学生初步接触和体会演绎推理的方法和表述,使学生能用方程思想来处理图形的数量关系。
情感目标:通过探索互余、互补角的性质,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促进良好的数学观的养成。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余角与补角的概念及性质
教学难点:余角与补角的性质应用
教学流程:
验收成果
1、概念:
①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
②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
2、试一试:你最棒!
(1)判断:
①∠1+∠2=90°,则∠1是余角
②∠1+∠2+∠3=90°,则∠1、∠2、∠3互为余角。
③如果一个角有补角,那么这个角一定是钝角。
④钝角没有余角,但一定有补角。
(2)找朋友:图中给出的各角,哪些互为余角?哪些互为补角?
10°
60°
设计意图:进一步强化两个角互余或互补的数量关系,使学生对概念的学习得到及时巩固。
设计意图:目的是让学生对余角和补角的概念有更加深化的了解和应用,并且使学生学会用方程思想来解决问题。
3、性质
设计意图:通过填空使学生了解互为余角、互为补角的性质。
思考题:
设计意图:这道题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解答来证明互为余角的性质。着重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思考过程,并归纳性质,培养学生由具体问题抽象出几何命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拓展延伸:
1、如图,已知∠AOC=∠BOC=90°,∠1=∠2,则∠1的余角有那些?
与∠2互补的角有那些?请分别写出来。
2、动手实践探究:
按图所示的方法折纸,然后回答问题: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使我感受最深的是……
设计意图:其目的是让知识形成体系,理
清新知识,培养学生概括提炼能力。
达标检测:
1、如果∠1+∠2=90°,∠2+∠3=90°,那么∠1=∠3的理由是
2、已知:∠A=72°,那么∠A的余角=
附加题:已知一个角的补角是这个角的余角的3倍,则这个角等于
设计意图:使教师得到反馈信息,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能按时做对达标检测就达到学习目标,做到了“堂堂清”,并且将所学知识通过训练,内化为解题能力。
如图,已知直线AB与CD相交于点E,且∠CEF=90°,写出所有互补和互余的角。
课后反思:
学案最后要求学生写课后反思
设计意图:最后学案中安排学生写课后反思,这样可以使学生对照学习目标,知道自己哪些方面没有学透,以便课下及时补救。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