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虽然弗里德曼说“通货膨胀永远是一个货币现象”,但政府还是可以通过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来引导、调控通货膨胀,并采取前瞻性的政策来实现稳定物价的宏观调控目标。对我国财政政策和通货膨胀关系的实证研究表明,财政支出政策总体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微小,而财政收入政策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通货膨胀。
国内外学者对财政赤字对通货膨胀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主要有两种研究结论,一是认为在一定条件下,财政赤字会引起通货膨胀,并且有可能导致较长期或显著的通货膨胀;二是认为财政赤字与通货膨胀没有直接关系。
目前我国关于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影响的研究比较多,但关于财政政策对通货膨胀影响的研究比较少。国际上的研究表明,以不同国家作为研究对象,有可能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这表明财政政策与通货膨胀相互影响的关系可能非常复杂。大部分学者在论述财政政策与通货膨胀的关系时,主要是以财政赤字代表财政政策变量,但实际上,财政赤字是财政政策运行的结果,当年财政赤字是当年财政收支的差额,分析通胀的财政政策原因,必须充分理解财政结构。在此基础上,笔者对我国财政收入、财政支出与通货膨胀关系进行了研究。
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我国财政支出政策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微小,财政收入政策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通货膨胀。第二,在我国减间接税,对抑制通胀的效果最明显。第三,增值税的下降总体上会带动构成CPI的七大类指标价格的降低。第四,CPI上升会带动名义税收和宏观税负的增加。近20年我国CPI涨幅绝大多数为正,我国的宏观税负处在不断加重的进程中,这会影响我国国民收入分配的格局,也是我国税收持续超GDP增长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因此,在CPI持续上升的经济环境下,政府有必要建立定期减税机制,以减小通胀对宏观税负的影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