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做到知行统一

(2011-08-11 16:12:51)
标签:

杂谈

如何做到知行统一

学校教育和家长教育必须相结合,无论社会怎么发展,家庭的教化功能都是不容忽视的。许多父母在这一问题上存在误区,认为教育完全是学校的责任,或者向孩子灌输不正确的价值观,比如关于金钱、责任等,会使孩子在良莠不齐的价值观中无所是从,甚至选择错误的价值观。

例如“虚假教学”:进行评优课、公开课、表演课,把事先做过的课再上一遍,本身就违背了知行统一,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不能够获得新知识。再比如“课业负担”问题,过重的课业负担严重损害儿童少年身心健康。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必须共同努力,标本兼治,综合治理。但课业负担问题仍然存在,这也是知行不统一的表现。

从教师的视角看知行统一,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必须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即不仅让学生学会知识,还学会动手动脑,学会做事做人,学会与别人共同生活。当前,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重点是加强教学的开放性和实践性,强化社会实践、科研实践等培养环节。

2.要开发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

实践课程是与理论课程相对应的一个课程概念,指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动手实践,由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它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了对知识的综合应用。

3.增强学生科学实验、生产实习和技能实训的成效

实验课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现知行统一的重要途径。在中小学阶段,很多学科都离不开科学探究,特别是物理、化学、生物本身就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科学实验是使学生获得知识,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科学思维能力等的基本途径。

4.开展各种课外及校外活动

校外教育活动与学校教育之间具有互补性,如教育资源、理论与实践、学科教育与活动教育的互补。从青少年成长的角度看,一个人仅仅通过学校课堂上获取的一点知识是远远不够的,需要从各方面去获取知识,培养多方面的技能,参加多方面的实践,锻炼和提高多方面的能力,否则就有被社会淘汰的危险。

5.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和公益事业

志愿服务是指志愿贡献个人的时间及精力,不为任何物质报酬,为改善社会服务、促进社会进步而提供的服务。通过志愿服务具有的社会意义是传递爱心,传播文明,有助于建立和谐社会。通过志愿服务,志愿者本人不仅实现了奉献社会、帮助他人的理想,还能丰富自己的生活体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