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失去灵魂的卓越》一书中那些让人深思的话

(2011-12-07 21:59:10)
标签:

杂谈

http://s1/middle/7d89090egb39096761f20&690

《失去灵魂的卓越》中有这些话:

    不是每一个人都需要进入研究型大学接受高等教育。

    真正的教育并不是简单地跟在市场变化后面亦步亦趋。

    教授可以帮助研究生达到某个教育目标,但不能告诉他们为什么需要这样的目标。

    事实上,很多在通识教育方面卓有建树的教师,并不一定是那些著作等身的大学者

    如果大学领导人自己不能明辨方向和目标,那么伟大的课程就不可能诞生于官僚人员的片言只语或者教授们喋喋不休的争论中。

    如果人类能分工合作,就能达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效果。

    要开发年轻人的头脑,让其形成思维的习惯,最糟糕的办法莫过于仅仅通过讲座,而不辅之以进一步的师生交流。

    好的课程背后隐藏着好的理念。

    每所大学都在标榜自己的教授水平,并保证他们会进入本科生的课堂。但每所大学私底下都承认,学生对师生交流匮乏的抱怨从未间断过,这一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

    学生之所以喜欢课外活动,是因为课外活动要求学生通过集体努力,以实现他们共同的目标,而学术生活则很少为学生提供这样的机会,以体验这种人类特有的冲动。

    学生经常必须面对很多现实的问题――这不是可以事先计划和预料的。

    教授往往只是某一狭窄领域的专家。他们大部分的工作时间(如果不是全部时间的话)在大学度过。他们自己没有丰富的生活阅历,他们曾接受的训练可以帮助他们为学生指点专业本身的问题。

    追求卓越会导致追求完美,追求完美又使各种借口变得可以接受。

    “同等对待所有学生”的呼吁,使遇到问题的学生和看出问题的教师难以直面交流。

    由于教授们在评价不同学生时使用各个等级的方式可能不同,因此实际上,比较平均成绩的意义并不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