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地区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标签:
泉州校园文化泉州南音品牌之都安溪茶都仑苍水暖水头石头晋江文学 |
分类: 【校园文化】 |
贵州省铜仁地区教育局文件
铜仁地区教育局关于印发《铜仁地区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县(市、特区)教育局、地直中等职业学校: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展现校长教育理念、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平台。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4〕8号)和《教育部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的通知》(教职成[2004]14号)精神,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铜仁地区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附件:铜仁地区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铜仁地区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
实 施 方 案
一、指导思想
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要坚持以党的“十七大”重要精神为指导,以职业道德建设为核心,以学生“乐意来、诚意留、实意学”为宗旨,按照“校园建设营造整体美、绿色植物营造环境美、名人佳作营造艺术美、人际和谐营造文明美”的思路,围绕“办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创人民满意的职业学校,做人民满意的职校教师”这一目的,立足实际,强化“校风、班风、教风、学风”建设,突出职教特点,努力构建具有我区职教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 使各校形成“竞争、合作、求是、创新”的职教新风。
二、主要内容
1、重视校园规划,积极加强校园环境建设。校园环境建设是构建校园文化的前提和基础,在做好硬化、净化、绿化、美化等基础上,建设好文化长廊、人文景观等软环境,着力体现人文气息,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促进其全面发展。
2、加强校风、班风、教风、学风建设,为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氛围。优良的校风是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通过狠抓领导班子思想建设,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形成勤政务实的工作作风,建设振奋精神、努力拼搏、自强不息的优良校风;通过狠抓班级和团的工作,建设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快乐和谐、健康向上、争做主人的良好班风;通过狠抓教师师德师风教育,形成严谨的教风;通过狠抓公共道德和日常行为规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形成勤奋努力、积极向上、充满兴趣的良好学风。
三、具体措施
1、加强物质文化建设,美化校园环境。物质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美的校园环境就像是一部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它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美化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智慧。在校园环境建设上,学校要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使每一个角落都成为学生进行学习、探究、实践的园地,同时,加强校内的文化走廊、绿化带、信息通道等公共设施建设,让墙壁、板报、橱窗、报栏说话,让花园、道路、教室、卫生室、寝室、餐厅、实训车间育人。
(1)从净化、绿化、美化入手整治校容校貌,按学校规划分批完成学校的绿化、美化工作,努力使校园环境象花园一样;将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和公民道德规范、学生守则等布置在学校醒目的位置或学生常去的地方,努力形成健康的教室文化、厕所文化、寝室文化、餐厅文化、专业文化。
(4)在学校和联办企业的重要场所悬挂格言警句,展示学校和联办企业的文化理念,提升校园和企业的文化档次。
(5)加强学校网站建设,通过网络加强师生文化教育,提高文化修养。
2、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学校管理。
各中等职业学校应建立规范有序的管理机制。这些机制是保障职业学校提升学校办学水平的关键,也是搞好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保障。学校在抓校园文化建设时,必须与制度建设同步,就校园文化阵地、环境卫生、绿化美化、校园保卫等进行明确分工,制度落实,责任到人。
3、加强精神文化建设,丰富校园生活。
(1)通过广泛深入讨论,挖掘学校历史文化积淀,提炼出有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办学理念、校训和校标等。
(2)统一校服、校徽及校卡。
(3)校园文化的载体主要是各种各样的活动。因此,各职业学校应结合本校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每学期(年)要以开(散)学典礼和毕业典礼为主题开展活动,以扩大职校影响、产生积极的社会效应为目的,组织大型的校园文化活动,并邀请当地党委、政府领导及教育局局长、社会各界名流、各企事业单位老总及历届优秀毕业生来校出席。
——各中职校要充分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经常组织学生开展各种诸如诗歌诵读、歌咏比赛、专业技能展示等活动,活跃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学生会、团委要充分发挥职能,以广大学生爱好、兴趣为纽带,以专业为导向,增设让全校学生自主参与的活动,丰富第二课堂。例如舞蹈、绘画、声乐及计算机网页制作、动画制作和家电维修等专业兴趣小组,定期举行形式多样的专业技能竞赛活动。
——建设良好的校风。结合学校实际,通过阐释校训、校风、教风、学风、校标等形式,弘扬校风,形成自己的特色,引导学生养成文明、守纪、勤学、上进的良好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积极开展“传统节日”教育活动。通过元旦、“五四”、端午节、教师节、国庆节、“一二•九运动”等重大节日或重要人物纪念日,开展主题校(班)会、团会,请革命先辈和各行业的专家及英雄模范作报告,组织学生观看反映民族精神的影视片,加强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和社区公益活动。结合当地实际,精心组织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祭扫烈士墓、缅怀民族英雄等活动,用民族悠久历史、优良革命传统来教育学生。
——及时展出学生作品。在宣传栏内或校园网上开辟作品栏、特长展示等平台,张挂学生的美术作品、书法作品、电脑作品,陈列学生的焊接作品、电子装配作品、箫笛、服装制作等各专业学生实作成品,让学生在特长展示中充分表现自己的思维和想象,为他们提供展现才华、张扬个性、实践创新的平台。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标语、宣传橱窗、黑板报、布告栏、语录版等信息平台,建设好教室文化、寝室文化、餐厅文化及卫生间文化。与此同时,对校内的文化走廊、绿化带、信息通道等公共设施实行实名认养制,积极组织团支部、班集体、先进个人参与认养活动,增强师生的责任感,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
——与企业联办的班级,应结合实际,冠企业名、着企业装,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应充分融合企业的文化特征,借此来扩大联办企业的知名度,坚定企业和学校联办的决心。
四、有关要求
1、各县(市、特区)教育局要充分认识到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要成立以局长为组长的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每学期到职业学校专项检查指导工作必须1次以上,各县(市、特区)教育局到职业学校检查指导工作以各职业学校的文字和图片记录为准。
2、各中职学校要在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的统一领导和指导下,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小组,具体负责组织开展全校性校园文化建设活动。要明确职责,要有可行性计划、过程督促检查的记录和阶段性的书面总结。要将校园文化建设的具体要求纳入学校和班主任目标管理体系,也要将校园文化建设的成绩列入校领导班子和教师工作业绩考核的范围,积极引导师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
3、各县(校)要认真制定本县(校)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并做好校园文化建设有关资料的收集、归档工作,地区教育局将把各县(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开展情况列入年终教育管理考核的重要内容。对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地区教育局将予以表彰;对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敷衍了事的单位和个人,地区教育局将予以通报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