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河伯,水伯,雨师

(2017-12-26 09:43:29)

[按:原创博文,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7/mw690/002ivaY5zy7gSgOyhjo86&690

黄河运河图(局部,明)

  在我们的众多的神祗里, 最为人熟知的当为河伯, 早前治邺的西门豹被划入法家表扬,河伯附骥,比儒家还臭。都知道河伯,但不见得都很了解这一年娶一位夫人的“猛”神。研究河伯的文章大都征引《山海经》,但河伯的恶名在《山海经》里其实只出现过一次:

“有困民国, 勾姓而食。有人曰王亥, 两手操鸟, 方食其头。 王亥托于有易,河伯仆牛。有易杀王亥, 取仆牛。河念有易, 有易潜出, 为国于兽, 方食之, 名曰摇民。帝舜生戏,戏生摇民。”(《大荒东经》)

天书《山海经》这段文字不好懂,但说河伯是位给人驯牛的明白,没与河(黄河)扯关系,没说是河的总管。《山海经》还提到一位水神, 但不叫河伯:

“朝阳之谷, 神曰天吴, 是为水伯。 在北两水间。其为兽也, 八首人面, 八足八尾,

青黄。”(《海外东经》)

这位水神八只脑袋, 八只足, 八根尾巴, 好生了得。茅盾《神话研究》认为水伯是普泛的水神,佐证材料不足,仅为臆测,关于这位水伯, 《山海经》再没说什么, 后来的著作也没有加以发挥, 不能说茅盾理解有错。人们认准的河伯据说住在深百仞的“从极之渊”, 叫冰夷, “人面, 乘两龙”(《庄子·大宗师》)。冰夷多写作冯夷, 还有写作无夷、伯夭、吕夷、冯逸、冯迟的, 当为传闻、传写之异。不好说水伯为普泛水神错,同样,也不好说水伯即河伯错了,臆测嘛。《山海经》仅说“人面”, 不好捉摸,《酉阳杂俎》、《尸子辑本》添上“鱼身”,美鱼人,具体了些。

神灵无论生死, 更见其神秘, 但后人不甘, 非要编造河神的出生地不可,于是有说冯夷本为凡人,得道成仙之说(《淮南子》),宋代道学先生洪兴祖《〈楚辞〉补注》编得更具体,说冯夷是华阴潼乡阳首人, “服八石, 得水仙, 是为河伯”,“冯夷以八月上庚日渡河溺死, 天帝署为河伯”。殷墟卜辞屡有“于河”等记述, 河神的传说由来久远,卜辞简单,不好妄说, 但如果河伯需要出生证, 似乎也不该迟于殷,不该洪兴祖说的平凡, 神灵,该出生得瑰丽诡谲些才是,乏味是道学家的通病。

字词典释“伯”均为阳(雄)性 , 《山海经》《庄子》没说冰夷男生女生,故意捣乱似的,《龙鱼河图》咬定“河伯姓吕, 名公子, 夫人姓冯, 名夷”,河伯别有人在,说好的河伯“冯夷”成了女生!《龙鱼河图》原书佚,话为《后汉书》注释引语, 具体说法无从稽考,这可乱成一锅粥了。假如《龙鱼河图》所言属实, 河神恐为阴性而非阳性, 河伯吕公子只是黄河的掌管者河神冰夷(冯夷)的先生。为什么这样说呢?神话基本上均为母系氏族时代产物, 女娲、洛神、羲和等原均为阴性, 而历史上,她们又都曾被企图变性。再者,尽管字词典释“伯”均为阳(雄)性,时下现实中以“伯”为阴(雌)者多有,博主乡下即有不少称母亲为“阿伯”的,笔写的字词够不着的还多,难说《山海经》的“河伯”“水伯”不是女士。

《韩非子》有“河伯, 大神也”的歌颂, 但从《山海经》判断,开始时的河伯只是河神中的一位, 顶多算主管黄河的神, 但由于其为殷人的河神, 随着殷人成为华夏骨干, 也就成了诸河之主。传说开的河伯威风神秘, 出门乘雷车, 腾云驾雾,走过霜雪而不留踪迹, 阳光照耀不出影子。河伯可以驾旋风直上苍天, 推天门, 入天庭。后人甚至认为只要喊一声神通广大的河伯名字,鬼怪就会鸡飞狗走。百姓干什么都请河伯帮忙, 抗敌请河伯帮忙, 搬家请河伯帮忙, 祈雨更请河伯帮忙,《酉阳杂俎》有说:

“太原郡东有崖山。天旱, 土人常烧此山以求雨。俗传崖山神娶河伯女, 故河伯见火必降雨救之。”

 这故事逗,吵架“我是你爹!”占不上便宜,因为对方不是河伯,没有河伯的神力,吵架“河伯是我丈人!”能把人吓死。火烧河伯女婿的家而河伯至,围魏救赵, 折射了古人从拜倒仆服自然到力图左右自然的愿望, 自是思想进步的表现。

 祈雨请河伯而不请主管的神祗——雨师, 未免奇怪, 可能的解释要么河伯的名气远较雨师大, 要么其时雨师大神尚未制造出来。《山海经·海外东经》有“雨师妾”,释经者两读, 释为“女雨师”或“雨师首领” ,均误, 郝懿行断为国名, 是。这就是说《山海经》并没提及“雨师”这神 。要分出河伯与雨师出现的先后不容易,《殷墟书契前编》有“帝令雨足年”等语,《殷墟文字乙编》又有“庚寅, 帝不令雨”等语, 可见雨神的出现也十分早。农业社会 雨水相当重要, 所谓“有收无收在于水” , 左右雨水, 也就左右农业收成, 这也就难怪韩非称河伯为大神了。《礼记》载, 先王祭川都是先祭黄河, 直到清朝, 顺治和康熙还先后给河伯加封。河伯虽被目为能神, 但因为古人抵抗自然灾害能力薄弱, 对洪水无能为力, 受惠不多,河伯因此经常只好以反面人物的面目出现。

“ 河祟我。”

“ 冯夷之虐, 风波覆舟。”

“ 黄河之神欲毁我城, 以端河路。”

这都是对河伯的不满。《楚辞·天问》有“帝降夷羿, 革孽夏民, 胡射夫河伯而妻彼雒嫔?”一问, 语义明白, 责备天帝派下来为民除害的羿做了错事,作为大学问家的王逸在作注时居然无视屈原的原意, 这样编派河伯:

“河伯化为白龙, 游于水旁, 羿见而射之,眇其左目。 河伯上诉天帝,:`为我杀羿。'帝曰:`尔何故得见射?' 河伯曰:`我时化为白龙出游。' 天帝曰:`使汝深守神灵, 羿何从得犯? 今为虫兽, 当为人所射, 固其所宜也 , 羿何罪欤?'

《说苑》有这样一则寓言:“吴王从民饮酒。 子胥谏曰:`不可, 昔白龙下清冷之渊, 化为鱼。 渔者豫且射中其目。白龙上诉天帝。 天帝曰:“ 当是之时, 若安置而形?”白龙对曰:“ 我下清冷之渊, 化为鱼。”天帝曰:“ 鱼固人之所射也。 若是 , 豫且何罪?”夫白龙, 天帝贵畜也;豫且, 宋国贼臣也。 白龙不化, 豫且不射。 今弃万乘之位, 而从布及饮酒,臣恐有豫且之患。' 王乃止。”

 显然, 王逸只是将这故事改了一下。河伯蒙冤了,不过, 河伯如此的让王逸痛恨, 倒也不是没有缘由, 河伯娶妇的故事由来久远、流布广泛, 《史记·滑稽列传》描写的人们惧怕自家女儿给摊派上的凄凄惶惶的场面颇有代表性。河伯娶妇事源于人祭, 但与一般的人祭又不太一样。

“ 丁巳卜, 其 于河,, 沈嬖。”

 “ 河三十牛, 氏我女。”

只用女性不用男性, 上古人民一开始就用“嫁娶”这种喜剧的形式来掩盖悲剧的本质———丧女。 说文饰也好, 说阿 Q 精神也好, 在万般无奈之中总是一种安慰。

http://s11/mw690/002ivaY5zy7gSgSPlIC6a&690
                                                    河防一览图卷(明,张居正时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