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儿直肠息肉该如何治疗?

(2011-05-19 11:42:23)
标签:

生活

直肠息肉

肠粘膜

机械性损伤

粪便

戛纳

刘翔夺冠

拉登

故宫

邵氏弃儿

http://s13/bmiddle/7d81c793ta398cfd2f61c&690

直肠息肉是泛指直肠粘膜表面向肠腔突出的隆起性病变。其病因为:

(1)饮食因素:饮食因素与直肠息肉的形成有一定关系,特别是细菌和胆酸相互作用,可能是腺瘤性息肉形成的基础。

(2)遗传因素:一般认为,息肉形成与基因突变和遗传因素有密切关系,从目前研究情况表明,突变基因可以由父母遗传给后代子女,在遗传机会上男女是均等的,没有性别的差异。

(3)炎症刺激:直肠粘膜长期被炎症刺激可引起肠粘膜的息肉生成,这是由于肠粘膜的炎症充血水肿,糜烂溃疡愈合之后,导致疤痕逐渐收缩,形成息肉状,又由于慢性炎症刺激,致腺体阻塞,粘液储留而发病。

(4)粪便、异物刺激和机械性损伤;粪便粗渣和异物长期刺激肠粘膜上皮,以及其它原因造成直肠粘膜损伤,使细胞出现异常增生,形成息肉。

母亲最初所发现婴幼儿直肠息肉的,是大便后有出血现象。新鲜的血液,盖在粪便上,或者从肛门处往下滴。孩子不感到疼痛,也无任何症状,但每次排便都出血。息肉增大后排便时可看到象虫子般的紫色肉块。

通常,会由于幼儿出血而感到不安,会去医院通过直肠镜检查,会很快查清楚。但是连续出血会导致贫血,导致息肉的连续生长,有时会引起肠套叠。小时候有直肠息肉,长大后会完全脱落,痊愈。因此,如出血量不大,不一定非切除不可。手术可从肛门外摘除,但深处有好几个息肉时,需要开腹摘除。作为“家族性多发性息肉病”,多数腺状息肉发生在直肠的一侧。这种婴幼儿直肠息肉现象多发生在10岁上下的孩子,出血比痢疾严重,癌变也较多,必须把病变部位的直肠全部切掉,这需要做优势遗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