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计数
(2013-01-06 19:00:10)
标签:
杂谈 |
分类: 教学设计2012-2013第一学期 |
古人计数
学习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寻找关键问题
数学课研究数学问题,一些小棒会有什么数学问题。
(每张桌子发40-50根小棒,玩小棒时间为3-5分钟)
(目的:练习20以内数的顺序,也可以在玩小棒中发现十根捆一捆)
(在捆小棒这一环节中我没告诉学生怎样捆。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有意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习惯。在摆的过程中,说各部分表示的含义,学生通过手、脑、口、耳的活动有助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试一试,在计数器拔出10。
个位10颗珠子,就是10个一。10个一是1个10,所以在十位上拔上一颗珠子,表示1个十,也表示10个一。
二、自主合作,解决数位顺序。
在解决了10是1个十也是10个一后,还能过度试一试在计数器上表示。接下来就是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数位,组成和算式结合,理解11-20各数。
学生讨论交流,并加以解决,并结合P74的图示表达自己的想法,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实现生生互动。
(这儿注意11-20的表达多样,只要求至少一样,方法选择,方法应用应由学生通过自主交流来确定。)
10+4
三、实践应用,实现知识延伸
游戏报数。(报数时丢一些中间数)
游戏:数数(顺数和倒数)
四、课外实践,拓展知识应用。
板书设计
古人计数
1个十,1个一,是11.10+1=11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