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大学新生有什么建议?

http://www.cwbgj.com/advance/ueditor/php/upload/20170817/15029505069672.jpg
对于大学新生有什么建议?
文/高贵的雄鹿
本文系作者授权“清南”发布
我在二线城市一所综合性211院校读了6年本科,经历了转专业休学降级,欠下40几个学分,差点被学校退学,后来发愤图强,以良好的成绩顺利毕业。6年间尽自己所能把大学能做的该做的不该做的事、能参加的组织和活动基本都做了一遍,目睹了一批批叱咤风云的校园人物的更替和结局,虽然比别人多上了两年大学,但我觉得这是值得的。
以下就以我的亲身经历写下这份大学指南,里面的部分内容可能会引起许多人的批评和指责,但这些却是我用自己的无数次地踩雷和失败换来的血泪经验。使用太绝对化的限定词是为了表强调,其实偶尔不严格遵守也是没事的,毕竟人也需要放松,这样反而可以让接下来的努力效率更高。我说不要做的那些事其实先尝试一番再不做可能效果反而会更好,这样可以体会得更加深刻,不是真的像毒品犯罪一样一次都碰不得,人不必活得这么死板。许多过来人的经验当我们初次听的时候可能会觉得不可理喻,直到真正经历后才发现的确如此。
·············正文················
学习方面:
1.一定要学好英语,不要仅仅应付四六级,最好把托福GRE也考一下,但不能只会考试,实际应用能力也很重要,学好英语对以后的发展影响非常大,你会因此得到很多人生机会。
2.最大化地利用学校的资源,特别是专业课老师,老师手上有很多资源,比如保研留学还有找工作之类的,多向老师问问题,老师喜欢这样的学生,尽量和老师搞好关系,会得到很多意想不到的信息,不要看不起老师,最差的老师也都是博士学历,绝大多数的学生至少在学历上是一辈子都没法超过老师的,外面企业想请老师去讲堂课都要花几千上万块钱,而你想听取老师的观点见解只需课后问一问。图书馆的数据库可以免费下载文献资料,这些都是学校花了大价钱买下来的。
3.专业一定要学好,不然都对不起专业这两个字,专业的各个领域都要有所了解并精于某个方向,保研考研留学考公务员以及工作要及早做决定,努力的方向是不一样的。
4.根据所学专业考取含金量高的证书,含金量低的就不要花费时间精力去准备了,比如营养师,普通话,计算机等,还有一些从业类型的资格证比如教师资格证,导游证等,这些只是从事这行的硬性要求,并不能证明你的能力。考一大堆低价值的证是比不过一本真正有含金量的证书的。简单地说,备考时间短且容易考取的证书几乎都是没有什么价值的。驾照一定要在大学期间考过,工作后真的没有时间学,想请个假都很难。
5.绝大部分的师兄师姐以及助班助导辅导员还有行政性质类老师的话都是不值得听的,而高学历的专业课老师说的话还是比较靠谱的。成功人士的经验不一定靠谱,他们的成功除了努力之外运气也占了很大一部分,可能他们刚好没有踩到雷所以成功了,而且他们可能完全不知道是自己运气好并把成功完全归功于自己的努力上,他们往往不知道哪些事会导致失败。而失败人士的话其实更加值得听,他们可能比成功人士更加努力,却不小心踩到雷结果失败了,他们知道哪些东西碰不得。
6.多接触一些高雅艺术并学习几项,要培养自己的高雅兴趣,如油画,古典音乐,芭蕾舞,摩登舞,围棋等,尽量是和国际接轨的艺术。通俗艺术并不是说它不好,而是年轻时痴迷的爵士舞、街舞、吉他、摇滚、民谣、摄影等流行元素大多45岁以后你会变得非常讨厌它。而高雅艺术都需要十年以上的艺术积淀,所以说越早接触越好。简单地说,能在一年内出效果的技能特长都是不建议去学的。
虽然我们总说艺术无高低贵贱,但是上流社会只承认高雅艺术,如果我们的目标是上流社会,就要尽早接触高雅艺术。当然了,不管目的为何,人总要培养自己的一两项兴趣,如果只是作为自己的兴趣,因为自己喜欢才去学那自然是无高低贵贱之分的。
7.如果需要系统学习某个领域的知识,一定要看系统的专业教程书和做题,不要在网上学零碎的知识,碎片化地学习无法形成知识体系遗忘速度很快。如果是想广泛地了解各方面的知识而不是要精专于此的话,就要少看纸质书,那样效率很低,效率最高的是看纪录片和网易公开课视频。
8.常识类的知识一定要广泛涉猎,尤其是人体方面的,这能让你拥有正确且健康的生活方式,而且在与人交谈中出现常识错误会被人看低的,推荐用纪录片和知乎学习这方面知识。
9.人的精力非常有限,在同一段时间内没法同时兼顾太多的事情,一般来说集中精力干的事情不要超过三件,同时做太多事情反而会全部都做不好。偶尔真的需要放松一下自己,严格地要求自己是对的,但是人不是机器,不可能总是充满正能量地全速前进,偶尔放纵一下自己干一些“傻事”是无伤大雅的,劳逸结合是必须的,休息好了才能更好地准备下一次的冲锋,如果总是把自己紧绷着,不但效率会变得越来越低还可能引起心理疾病。学习就要专注地只想学习,玩就要专注地玩,不要学习的时候想其他事情,玩的时候也不要想学习,这样学习效率才会高,玩也才能真正放松地玩得开心。
生活方面:
1.最好顺着高中的生活习惯养成良好作息,11点睡7点起,养成晚睡的习惯后要改真的很难,晚睡晚起会产生负罪感影响心情,并且某个时间点会非常疲惫。保证有一定的锻炼量,但不要在运动上花费太多时间,每周不超过5小时。根据想要达到的目的选择效率高的运动方式,最好是无氧运动类的,尽量避免有氧运动,有氧运动的主要功效是增强心肺功能,时间非常有限,如跑步类的有氧运动投入时间长产出效果少是低效率的运动方式。
2.学会打扮自己,比如穿衣搭配,护肤美容化妆,最低也得达到让人觉得干干净净的程度,外表不达到基本线上的话,真的没人会关注你的内在,知乎在科普打扮这方面做得不错。养成自己动手的习惯,如维修电脑、疏通水管、修理东西等,这对思维习惯是有很大帮助的,而且以后遇到很多事都不必麻烦别人,不仅如此还能给人留下平易近人的好印象,不会给人娇贵的感觉。
3.如果没能力做到一把手就不要参加协会社团及学生会,花费时间多而且学不到多少真正有用的东西。可以体验一下学校艺术团,至少这个要比社团协会专业得多,而且会请专业的老师过来教学,但不要待在里面太久,每逢演出前会占用很多时间。不要花费时间做志愿者,体验一下就行,做善事是要考虑自身能力的,以你现在的能力做出的贡献实在是太小,把时间花费在学习和充实自己身上,以将来的能力做的善事贡献远比现在大得多。
4.不要想着赚钱,兼职体验一下就行,花费大把时间赚一点小钱是不值得的,用这些时间好好把专业知识学精以后赚的钱不仅更多还更轻松。不要羡慕那些创业赚了钱的学生,他们大多都是因为运气好顺应了时代的趋势且没有踩雷而不是因为他们有能力,他们大多数都是撑不过5年的。
5.不要去电影院看电影,因为你通常不会只看电影,而是吃饭+逛街购物+抓娃娃+······+看电影,半天时间就没了、钱也没了,把IMDB排行榜top250的电影都看过一遍能极大地提高观影的品味,然后你就有过滤烂片综艺的能力。不要看跟你毫无相关的新闻,不要追逐现阶段的热点潮流,不要关注赛事,不要跟别人讨论时事,这些基本都跟你的人生无关紧要而且会占据很多时间,并且过了那段流行的时间就是一堆没用的东西。
6.不要喝饮料以及奶茶之类的调味品,不要吃零食以及甜品之类的,正餐多吃点,做到这些不仅健康而且能节约很多钱,控制花费这些小钱你会发现买包买鞋买衣服买口红完全没有压力。学校的食堂是性价比最高的,出了校门是不可能十块钱吃到饱的,千万不要省吃饭的钱。不要嫌食堂饭菜不好吃,至少它的卫生标准是远高于外面的一般餐馆的,不要拿吃出虫子这种小概率事件否定一切,尽量不要吃外卖。
7.旅行并没有大多数人所认为的能增长很多见识,你身上有多少知识储备就只能看得到多少风景,你懂建筑就能欣赏建筑美学,你懂当地的历史文化就能体会民俗民风,你什么都不懂,你就仅仅是跟风看看热闹罢了。不要贪图学生票半价以及穷游经历而花费大把的时间在旅行上,现在好好利用时间学习充实自己,将来有一个成功的人生时,想怎么舒适想怎么不在乎钱地游玩都行。
大多数学生的旅行说难听点就是在浪费父母赚的钱和自己本该用来学习的时间精力,但这并不是让你只知道闷头学习而不走出去看看世界,花费时间做任何事前要权衡效率的高低,旅行作为一种紧张生活的放松途径是极好的,而如果喜欢吹嘘自己去过很多地方为了旅行而旅行当然就不好喽。
8.花几百块买一辆二手的电动车,能节省很多去上课去自习去吃饭的步行时间,还极大地方便平时的生活,不要小看这些步行的时间,四年积累下来还是非常多的,而买来这些时间,仅仅需要几百块。
交往方面:
1.不要把青春耗费在配不上自己的人身上,跟优秀的人谈恋爱你能收获更多。要从每段感情中收获成长,反思什么样的人更适合跟你过一辈子。不要让恋爱占据你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它只能是生活中的一小部分。精力和时间非常有限,应该把它们更多地花费在学习和充实自己身上,这样能上升到更高的社会层次并遇到更优秀的人。大学的恋爱成本是最低的,出了社会每次约会的成本都要几百元,而在学生时代街边撸串看看电影的约会成本每人都不到50元,学校附近的餐厅100元可以吃到超豪华的大餐,所以大学恋爱不必太在意花费多少钱。
2.不必刻意和室友以及同学搞好关系,不同层次的人在毕业后基本都是老死不相往来,他们可能会嘲讽你的上进心,小事不与人争辩,不要得罪身边的人,保持不发生矛盾正常相处即可,有条件尽量自己在外租房住,平时除了睡觉不要待在寝室,多待在图书馆和自习室,学会独处。
3.不要相信所谓的人脉,说白了你们之间互相成为人脉是因为你们之间有相互利用的价值,你自身没有让别人利用的价值谁都不会和你成为人脉,除非别人是可怜你,所以与其到处交际不如静下心好好学习,提升自己永远是最重要的。
4.多去了解和接触不同类型不同社会地位的人,懂得和不同类型人的相处方式,不要局限在自己舒适的小圈子里,出了学校就只能接触到和自己同一层次同一社会阶级的人,而那些层次远高于或者远低于我们的人,只有在大学才接触得到,不要小看校领导和教授还有身边的二代们,出了社会你可能根本就接触不到这些社会地位高的人了。
写在最后:每个人的人生目标和人生态度还有家庭背景状况是不同的,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独特的一条人生道路。感谢评论区的批评指责还有建议,也感谢支持我的人,大家畅所欲言交流思想是非常好的,一个人是不可能考虑得面面俱到的,愿每个人都能在本文中收获适合自己的东西。
突然被点了很多赞,不小心进了前三,随着传播面变广,我也感到了自己的责任,希望本文能帮助到更多的人,如有写得不好的地方请多多指正,评论区我都有认真看并不断修改写得不好的内容,我也不希望误导别人,有时间的话我会接着把我的大学经历也一起贴上来!
来源邀稿:高贵的雄鹿(知乎)
http://www.cwbgj.com/advance/ueditor/php/upload/20170817/15029504874950.jpg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1552453/answer/210938762